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分析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分析

作用: (1)积极作用
升华和补偿 (2)消极作用
攻击行为:直接攻击、间接攻击。 (3 )妥协
合理化和逃避
高级的社会情感
1、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
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道德标准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中是不同的。 如果个体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 验,并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 如爱国心,同情心和社会责任心等。
积极乐观的心境可提高人的活动效率;消极悲观 的心境会降低认知活动效率,使人丧失信心和希 望。
3、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
是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 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 现压力。
例如:急驶中的司机突然发现距车很近的地方有 个障碍物,就会产生应激状态,用急刹车防止事故 的发生。
3、应激——面对危险状况或出 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时所引起的 情绪状态。 4、挫折——因欲求的目标受到 阻碍而无法满足所造成的心理 困境。
1、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有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 绪状态。 例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通常由重大事情引起,如重大成功后的狂喜,突 如其来的危险引起的异常恐惧等。
一、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的易冲动性.(情绪“暴发户”)
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猛烈,不能自制 ,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
如:“当班长”,想要什么东西得不到,就会大哭 大闹。
家长和老师不妨采取冷处理,冷静。
2.情绪的不稳定性(一会哭一会闹)
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会经常互 相转换。 如:要什么东西得不到马上哭起来,如果 及时的递到幼儿手里,他又会笑起来。 并且脸上还带有眼泪。这种“破涕为笑 ”的现象在小班尤为明显。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 尊严感,这又属于什么?情感, 内隐的、稳定的
2、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 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 达,如对母亲的感激,往往在特殊的时候表现出 来。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 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例如接受喜欢的花很 兴奋,就蕴含着对美的欣赏之情。
作用:也有积极消极之分。
(1)积极反应:急中生智,力量倍增,个体智力 、体力都超水平发挥,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及其摆脱困境,人们通常在此时可做出平常做 不到的事情。
(2)消极反应:则表现为惊慌失措,意识狭窄, 动作紊乱,四肢瘫痪。
持续应激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一般说来, 应激状态的某些消极影响可以调节:过去的知识 经验,良好的性格特征,高度的责任感等,都是 在应激状态下防止行为紊乱的重要因素。
领 ……
【案例分析】
请结合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分析下面这个案例反 映了幼儿什么样的情绪发展特点?说说老师应如何 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中班的伟伟吃饭时不乖,老师要他周围的小朋友 都不要跟他玩,结果小朋友们真的不再理他,不 论伟伟怎么讨好都不行,伟伟很生气,他趁大家 睡午觉时把小朋友的鞋从窗户扔了出去。
三、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情绪的分类
《礼记》七情说:喜、怒、哀、惧、爱、恶 和欲。
中医七情说:喜、怒、忧、思、悲、恐、惊
情绪
情绪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 行为方式。喜、怒、哀、乐、忧、愤、爱、 憎
情绪的种类
一、四种基本情绪 1、快乐——满足 2、愤怒——无法满足 3、恐惧——无法摆脱和控制 4、悲哀——失去
愉快而稳定的情绪,能使人精力旺盛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促进人际交 往,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事业成功。
相反,如果受消极情绪的影响,不仅 会降低学习工作效率,而且会给身心 带来危害。
情绪与身心健康
怒“气”
曾有个简单的实验,研究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美国生理学家艾尔玛·辛吉斯将一支支玻璃管插 在摄氏零度、冰与水混合的容器里,以收集人 们不同情绪时呼出来的“气水”。结果发现, 心平气和时呼出来的气,凝成的水清澈透明、 无色、无杂质。如果生气,则会出现一种紫色 的沉淀物。研究者将这“生气水”注射到小白 鼠身上,几分钟后,小白鼠竟然死了。
基本情绪
1.快乐: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的目的。 满意-愉快-欢乐-狂喜
愤怒
妨碍目的达到产生的情绪 不满-生气-愤怒-暴怒
悲哀
所热爱事物丧失和希望破灭时产生的情绪 体验。
恐惧
恐惧:面临危险情景或预感到某种潜在 威胁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绪的基本状态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 和紧张度分四种状态。 1、激情——一种强烈的、短暂 的情绪状态。 2、心境——一种具有持续性、 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心平气
悲伤
和4、Biblioteka 调控功能情绪和情感是心理活动的调控者。它不仅对其他心理活动诸如 知觉、记忆、思维等具有调控作用,也影响个体行为。情绪对 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表现为:
一方面,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 用。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 效果。
另一方面,情绪还常常支配个体的的行为,处于积极乐观 的情绪状态之下,人容易注意到事物好的一面,其行为比较开 放,愿意接纳外界事物,倾向于和善、慷慨和乐于助人;而处 于消极悲观的情绪状态时,则会万念俱灰,容易放弃自己的愿 望,对他人也会变得冷漠、不关心,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幼儿晚期,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力有所发展。孩子在父 母面前较少的克制,而在他人的面前时,则有能有一 定的控制力,即使有要求,也表达的较委婉。
4、情感不断丰富
1.情绪情感越来越分化,种类不断增加
新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舒服和不舒服两种情绪 逐渐产生高兴、生气、悲伤、喜欢、羡慕…… 幼儿阶段不断产生嫉妒、自豪、友谊、羞愧、责任感
作用
(1)积极:可化为巨大的激励作用:科学 创造、文学创作、战斗激情。
(2)消极:一失足成千古恨。 应注意控制。
方法:合理释放、艺术升华、适当转移注 意力、运用心理换位、加强自我修养与 学会制怒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 、调节或控制激情的消极影响。
激情
迅猛爆发的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2、心境
T.Holmes&R.Rahe(1967)的生活改变与压力感量表。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4、挫折
是在实现社会目的和个人抱负的过程中,目标活动遇 到障碍或干扰,致使目的不能实现,需要和愿望不能 满足时的消极情绪状态。
如吃一堑,长一智 自古雄才多磨难,历来纨绔少伟男
原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
情感可能具有情境性,但更具有稳固性和 长久性。一般不随情境变化而变化。
(4)从行为表现的角度来区别
情绪由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具 有直观性,冲动性,明显的行为表现。
情感与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 具有较少的冲动性,而有内隐性。
思考
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 分兴奋,这属于什么?情绪,是外 现的、暂时的

2.情绪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婴儿——生理性因素 幼儿——以社会性因素为主
5、情感日益深刻
情绪情感由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内在
你们喜欢张老师吗? 小班:喜欢,因为老师今天发给我一个大苹果。 小班:喜欢,因为张老师眼睛大大的,很漂亮。 大班:她爱我们,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还教我们学本
3.情绪的外露性.(面部的晴雨表)
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表现为不会控制自
己的情绪,心里怎么想的就会表现在脸上。想哭就哭 ,想笑就笑。 如,爸爸出差回家,送给他一件礼物,如果礼物不合 意,会在脸上显现出不高兴的表情。 一个大班的小男孩在不小心摔倒以后,他会马上爬起 来,揉着眼睛对自己说:我是男子汉大丈夫,我不会 哭的。
客观事物不符合人需求—消极的情绪 情感:悲伤、恐惧、愤怒。
情绪情感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有反映 。认识反映客观事物本身是什么,情 绪情感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 的关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来区别
情绪是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 验。
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即心理性)需要相 联系的主观体验。(例如:友谊)
儿童在与父母、教师的交往中, 更多的是从父母、教师的言行中 获得一种感情的信号,喜爱或不 喜爱。
由于情绪、 情感具有信 号功能,因 此,父母或 教师应该注 意孩子的感 情信号。
3、 健康功能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 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 。情绪调控的好会会 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 。
情绪是诸多心理因素中对身心健康影 响最大、作用最强的成分。
【案例分析】
一群客人到某小班参观,一个幼儿高兴地对一个客 人叫“叔叔好”,其他孩子也围上来,争先恐后地 喊“叔叔好”。
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社会方面:工作、学习、事业、人际关系,生活
条件的优劣,个人健康状况的好坏,乃至自然环境 (温度、气候等)都可能是导致心境的原因.
心境也受人格特征的影响,同样的环境条件,不 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心境。
如:人逢喜事精神爽; 触景生情; 作用: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均有重要影响。
第六章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第一课
基础知识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1、情绪和情感: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
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和行为反应(态度)和(相 应的行为反应)。 如幼儿见到妈妈高兴,见到 医生恐惧。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 求、愿望而产生的体验。
客观事物符合人需求—积极的情绪情 感:愉快、欣喜、兴奋。
——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 ,它使个体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态度体验。
例如:一个人高兴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仿佛变得清晰明亮、 赏心悦目。反之,当一个人心灰意冷的时候,良辰美景也 有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心境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这取决于客观刺激和人格特 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