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案例导入
•红红3岁,她最喜欢小鸭子玩具了,但有一次不小心将一只玩具小鸭子打碎了,红红伤心地哭起来,这时,妈妈给她一块巧克力糖,她立刻又笑了起来;有一天,在幼儿园里她看见一个新来的小朋友哭了,她也跟着哭了起来。

•为什么红红正哭着突然又笑起来?
•为什么她看见别人哭自己也哭起来?
一、婴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一)新生儿原始的情绪反应
1.与生理需要相联系
2.是本能反应
(二)婴儿情绪的分化和情感的发展
基本情绪在个体生活中的新生儿情绪反应:愉
新生儿情绪未分化显现不是同时的,它们的发生有一个时间顺序。

这种顺序服从于婴儿的生理成熟和适应的需要。

基本情绪的发生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差异
3岁前儿童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探究反射被认为是一种最初的
好奇心;婴儿喜欢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洁的环境
婴儿情感的发展
总之,婴儿期情绪逐渐分化,情感开始萌芽
快和不愉快。

1.5-3个月-欲求、喜悦、厌恶、忿急、烦
闷、惊骇。

4-6个月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情感。

3岁到入学前,陆续产生了20多种情感。

3月-快乐和痛苦6月-愤怒、厌恶和
恐惧
12月-快乐分化为高
兴和喜爱
18月-喜悦和嫉妒。

婴儿情绪的分化
孟昭兰
林传鼎
布里奇斯
人物
(一)幼儿情绪的发展
思考:该片段体现了幼儿情绪的哪些特点?
二、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情绪从易冲动到逐渐具有调控性
好疼啊,但我一定
要忍住,不能哭,Array我是大哥哥啊
注意:要理解和正确对待幼儿情绪的易冲动性
2.情绪从不稳定到逐渐稳定
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有:
(1)易受情境支配
(2)易受感染与暗示
注意: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成人在幼儿面前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3.情绪从外露到逐渐内隐
事例:
一大班幼儿在幼儿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努力控制不哭,但家长来园接幼儿时,幼儿立即大哭。

注意:要细心观察和了解幼儿内心的情绪体验
4.情绪从生理需要逐渐到与社会性需要联系(1)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岁前儿童,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情绪反应的主要动因。

3~4岁幼儿,处在生理需要向社会性需要过渡的阶段
5~6岁幼儿,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非常明显。

•3岁以后,引起幼儿悲伤的原因:
①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批评和惩罚;
②老师或者家长不喜欢我了,或者自己惹老师、家长生气了;③父母吵架、关系不和;
④小朋友不喜欢我,不和我玩,或者和小朋友发生争吵……
启示: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
•主要是与老师、家长及同伴的关系中的问题
(2)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1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较
自己笑对教师笑对小朋友笑总数年龄
次数%次数%次数%次数%
1岁
6755.34738.847 5.79121100半
3岁11715.6233444.5929839.79749100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

•一般而言,辨别表情的能力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
幼儿情绪发展趋势
易冲动具有调控性不稳定
稳定
外露内隐
生理需要社会性需要
(二)幼儿情感的发展
•复习:情感的种类有哪些?
1.道德感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

3岁后,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

•小班幼儿的道德感是指向个别行为的。

•中班幼儿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告状”
•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产生了鲜明的道德情感。

2.理智感
•5岁左右,理智感明显地发展起来。

•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

表现形式:好奇好问和喜欢“破坏”
3.美感
•幼儿初期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

•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中体验到美。

理智感道德感
美感
幼儿情感发展真、善、美
案例分析
红红3岁,她最喜欢小鸭子玩具了,但有一次不小心将一只玩具小鸭子打碎了,红红伤心地哭起来,这时,妈妈给她一块巧克力糖,她立刻又笑了起来;有一天,在幼儿园里她看见一个新来的小朋友哭了,她也跟着哭了起来。

案例中红红的行为体现了幼儿情绪的什么特点?
小结
新生儿的原始情绪反应
婴儿期情绪逐渐分化,情感开始萌芽
幼儿情绪的发展
幼儿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从易冲动到具有调控性
从不稳定到稳定从外露到内隐
从生理需要到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道德感
理智感美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