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初步认识
• 混合结构 • 框架结构 • 空间结构
h
65
平面组合设计的造型要求
• 在进行平面组合设计时,应考虑建筑的造型要求, 注意对建筑造型和立面处理效果的影响。
h
66
建筑物平面组合形式
• 建筑物平面组合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
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
混合式组合 • 根据房间和走廊的布局关系以下几种形式:
• 外廊
• 内廊
• 内外廊混合
• 复廊
h
67
走道式平面组合形式
h
68
走道式平面组合形式
h
69
走道式平面组合形式
• 内外廊混合式: 上述二种方式的结合
h
70
套间式平面组合形式
h
71
单元式平面组合形式
• 单元式的空间组合: 按功能使用要求将建筑物划 分为若干个单独体量的使用单元,再将这些独立 体量的单元以一定 的方式组合起来。
h
36
公共建筑的厕所设计
h
37
任务三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h
38
交通联系部分—走道
一、走道的设计 1.走道的分类--- 使用性质 1)交通型-- 2)综合型-2.走道的宽度:人流通行;家具设备的运行; 安全疏散;走道性质; 门的开启方式;空间观感 3.走道的长度:组合房间的需要 防火要求 4. 走道的采光与通风
2.设计要求与布置方式
二、专用卫生间的设计
三、专用厨房设计
1.厨房设备---洗涤池、案台、灶台及排烟装置等
2.设计要求
足够的面积,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
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
3.布置方式----
单排、双排、L形、U形
h
32
住宅厨卫的设计
h
33
住宅厨卫的设计
h
34
住宅厨卫的设计
h
35
公共建筑的厕所设计
2.楼梯的宽度 1)人流通行 2)安全疏散
3.楼梯的数量和位置
1) 使用要求 2) 防火要求 表2-5
4.楼梯平台的宽度
1)人流通行 2)搬运家具的方便
3)平台的宽度不应小于梯段的宽度
5.楼梯形式的选择:
主要以房屋的使用要求为依据
h
47
交通联系部分—楼梯
h
48
交通联系部分—楼梯
h
49
交通联系部分—楼梯
h
102
任务二 建筑体型组合
h
103
建筑体型的组合设计
• 组合原则 1. 完整均衡、比例恰当
2. 主次分明、交接明确
直接连接;咬接;以走廊或连接体连接
3. 体型简洁、环境协调
(一) 单一体型
4.设计要求 1)明显突出的位置 2)导向明确,交通流线简捷畅通,避免人流
交叉干扰 3)良好的天然采光,适宜的空间比例关系 4)良好的疏散能力 门厅对外出入口的总宽度 ≥通向该门厅的走道宽+通向该门厅的楼梯宽 5)较好的空间过渡功能
h
55
交通联系部分—门厅
h
56
交通联系部分—门厅
h
57
交通联系部分—过厅
3.矩形平面布置的优点:
1)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提高面积利用率 2)房间的开间进深易于调整统一,便于平面组合 3)结构布置和预制构件的选用较易解决,便于结构设计与施 工。
h
8
房间的平面形状
h
9
房间的平面形状
h
10
房间的平面形状
h
11
房间的平面形状
h
12
房间的平面形状
h
13
房间的平面形状
h
h
72
大厅式平面组合形式
h
73
大厅式组合形式
h
74
学习单元二 建筑剖面设计
h
75
任务一 剖面形状和各部分高度确定
h
76
剖面形状和各部分高度确定
• 房间的剖面形状
(一)房间的使用要求 1.视线要求 2.音质要求—顶棚形式的确定
(二)室内的采光和通风要求 (三)结构、施工等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 (四)室内装饰要求
(一)基地的大小、形状和道路布置 规则与不规则
(二)基地的地形条件(依山就势) <25%----平行等高线
>25%----垂直等高线 (三) 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
1.朝向 日照 ---高度角与方位角 冬暖夏凉 风向 ---冬夏季风向
h
62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要求
▪ 功能要求 ▪ 结构要求 ▪ 设备要求 ▪ 建筑造型要求
2.房间尺寸的确定
1)房间的使用要求---家具设备的布置要求 良好的视听效果
2)采光通风等室内环境的要求 3)精神和审美要求 1:1~1:2 4)技术经济方面的要h求 结构布置和施工方便 19
房间的平面尺寸-开间及进深的确定
h
20
房间的平面尺寸-开间及进深的确定
h
21
房间的平面尺寸-开间及进深的确定
h
89
任务三 建筑剖面组合和建筑空间利用
h
90
建筑剖面组合和建筑空间利用
•建筑剖面组合 (一)单层建筑的剖面组合
1.等高组合 2.不等高组合 3. 夹层组合 (二)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剖面组合 1. 叠加组合 2. 错层组合 3.跃层组合
h
91
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单层
h
92
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单层
▪ 过厅
(一)设置
(二)作用
雨篷、门廊、门斗:
(一)设置: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出入口。
(二)作用:
(1)防止风雨或寒气的侵袭。
(2)突出建筑物的出入口,进行建筑重点装饰
和细部处理的设计内容
h
58
任务四 建筑的平面组合设计
h
59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要求
(一)功能要求(合理紧凑)
1.功能分区→功能分析图→平面组合设计 住宅功能分析图 学校功能分析图
h
50
交通联系部分—楼梯
h
51
交通联系部分—楼梯
h
52
交通联系部分—楼梯
h
53
交通联系部分—门厅
▪ 门厅: 门厅是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处的内外过渡、人
流集散的交通枢纽。 1.门厅的类型: 交通型 综合型 2.门厅的面积(使用性质、规模标准) 3. 门厅的布置形式(对称式和非对称式)
h
54
交通联系部分—门厅
h
81
视线设计要求
h
82
音质设计要求
h
83
采光、通风方面的要求
h
84
采光、通风方面的要求
h
85
采光、通风方面的要求
h
86
结构类型的要求
h
87
任务二 建筑物的层数确定
h
88
建筑物的层数确定
一、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大型公共建筑---单层 幼儿园、疗养院 –低层 住宅、办公楼—多层、高层
二、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的要求 三、建筑结构、材料、施工等技术条件的要求 四、建筑防火要求 五、经济条件要求
2)影响室内通风性能
3)影响结构布置
4)影响建筑立面效果
h
25
房间的门窗设置
h
26
房间的门窗设置
h
27
房间的门窗设置
h
28
房间的门窗设置
h
29
任务二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h
30
任务二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一、公共卫生用房的设计 (一)厕所设计
1.卫生设备的类型—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 2.卫生设备的数量
h
77
剖面形状和各部分高度确定
二、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一) 房间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层高
1.层高----
2.净高----
3.房间高度的影响因素
1)使用活动特点、家具设备配置等使用要求
2)采光、通风等环境和卫生要求
3)室内空间比例要求
4)结构层的高度及构造方式的要求
5)经济性要求
(二) 窗台高度
(三) 门的高度
h
39
交通联系部分—走道
▪ 走道的布置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中间走道和单面 走道。
h
40
交通联系部分—走道
▪ 设计过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 和过道中通行人数的多少,进行防火要求最小宽度 的校核。
h
41
交通联系部分—走道
▪ 过道从房间门到楼梯间或外门的最大距离,以及袋 形过道的长度,从安全疏散考虑也有一定的限制。
h
63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要求
• 功能分区的原则:
• 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
• 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 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 • 处理好“清”与“污”的关系;
• 功能分区的方式:
• 分散分区;
• 集中水平分区;
• 垂直分区;
• 综合分区;
h
64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要求
• 常采用的结构布置方式:
• 阅览室的跨度则根据采光方式而定,单面采光不 应大于9M,双面采光可在15~18M,甚至更大一 些,如21~24M。
h
22
房间的门窗设置
(一)门的设置 作用 1.门的宽度: 门的宽度— 人流通行、家具设备搬运、防火疏散 门宽与扇数— 单扇门 ≤1000mm 双扇门1200-1800mm 多扇门≥1800mm
1. 房间的面积组成—家具设备所占面积 使用活动面积
房间内部交通面积
2.房间面积的确定 房间使用要求—使用活动特点 使用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