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第二章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园林设计的过程:相地(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2)视线分析和景观质量评价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视线分析和景观质量分析实际上是人对场地的主观感受。包括: 视线观赏的舒适程度、景观的舒适程度和观赏程度。通过实际踏查 后得出评价,常用照片、速写、拍照片和现场记录一些现场的视觉 印象。 现状景观:基址内的景观的优劣程度可用图纸的方式表示,标出 主要观景点的平面位置、标高和视域范围。 环境景观(介入景观):基地外的可视景观,同样在图纸中标出。 此外还包括:知觉环境。 知觉环境主要是指外界对场地的间接和直接的影响。比如:噪音和 外部空气污染源等。 这些往往和视线分析和景观质量评价一起进行,通过打分的形式 进行或者图示表现。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过程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园林设计程序
1:相地 2:立意 3:布局 4:理微
园林设计的过程 一: 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过程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园林设计就是在选定原址或在“相地”的基础上,根据园林的性质、 规模、地形特点等等因素,进行全园的总体布局,通常称为总体设计。 1 园林艺术的构思过程 2 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过程 相地、立意、布局、理微四个方面。
园林设计的过程:相地(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基地的影响因素: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园林设计的过程:相地(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2.2.2 基地分析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 尽量用图表、图画、图解方式表示,用基地资料图记录调查 的内容,用基地分析图表示分析的结果。 2 主要的分析内容有: 物质因子和精神因子 (1)基地区位及范围,场地文脉(沿革) (2)基础资料分析(自然因素、人工设施、现状景观等) 采用分层叠加法。 (3)视线分析和景观质量评价。 (4)SWOT分析 (5)情感分析(使用人群) 等等。
园林设计的过程:任务书阶段
2.1 任务书阶段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此阶段,设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设计委托方的具体要求,有
哪些愿望,对设计要求的造价和时间期限等内容。 这些内容往往是整个设计的根本依据,从中可以确定哪些值 得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哪些只要做一般了解。主要以文字为 主。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采用分项叠加法进行综 合性评价。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园林设计的过程:相地(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1)基地区位及范围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 区位:基址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 2 范围:基址用地的界限或者规划红线的位置。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园林设计的过程
二:实际项目中的设计过程: 1:任务书阶段 2: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相地) 3:方案设计阶段(布局) 4:详细设计阶段(理微) 5:施工图阶段 (理微)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立意)
各个项目的设计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粗到细,从宏观到 微观,不断完善,设计者应当先进行基地的调查,熟悉物质环境,社 会文化环境和知觉环境,然后对所有与设计有关的内容进行概括、分 析,最后,拿出合理的方案,完成设计。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并且对图纸也 有不同的要求。
园林设计的过程:相地(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2 相地——基地调查和分析 收集与基地有关的资料,补充并完善不完整的内容,然后整理 资料,对整个基地及环境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2.2.1 基地现状调查内容 1 通过相关部门可以获得的资料: 气象资料、基地地形和现状图、管线资料、城市规划资料等。 2 需要实地踏查和测绘得到的资料: (1)基地自然条件:地形、水体、土壤、植被 (2)气象资料:日照条件、温度、风、降雨、小气候 (3)人工设施:建筑及构筑图、道路和广场、各种管线 (4)视觉质量:基地现状景观、环境景观、视域 (5)基地范围及环境因子:物质环境、知觉环境。
园林设计的过程:相地(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基础资料分析——分层叠加法 1 自然因素 地形基础上进行坡级分析、排水类型分析。 土壤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承载力、种植适宜度和种植类型的分 析。 植被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植物种类和植物种植选择分析等。 在气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日照分析、小气候分析等,影响到是否 适合居住用地的布局或者植物种类的选择。
如:武汉某工业园区任务书。
园林设计的过程:相地(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园林设计 —— 设计的基本程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绘画与造园——《画论》:巧密于静思,神仪在心。 中国画写意,造园亦是如此。 1 古代“相地”,即造园的选择园址,主要含义为:园子主人经过 多次选择、比较,最后“相中”,即园主人所认为理想的基址。 古人在选址过程中,已经把他的造园构思与园址的自然条件、社会 状况、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比较、筛选。先立意后相地。 2 当今“先相地后立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有关部门确定园林项目,不 能做到理想地选择园址,而是在城市建设中,将不宜建房,地形条 件较差的区域确定为园林绿地。因此,因地制宜,达到构园得体, 则是园林规划设计师的重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