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ppt课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ppt课件

10
看难点:
从去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中 考批卷情况来看,以下两种题型失 分最为严重。 难点1:整合信息、归纳要点的题型。 难点2:结合材料,说启示(谈观点、 说想法)的题型。 攻克难点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11
突破难点:
如何整合信息、归 相关问题。
关于“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 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年画, 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 【材料二】中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晶莹 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 艺术的奇特魅力。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 【材料三】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 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 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 ▲根据材料归纳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
21
又如:关于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主题阅读 (2012年嘉兴市、舟山市语文中考卷)中的 第4题: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就“文化保护 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观点,并 作简要阐述。(80字左右)(5分)
再如:关于“今天,我们怎样阅读”的主题阅读 (2012年宁波市语文中考卷)中的第4题:
阅读【它山之石】,结合前几则材料, 说说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4分)
分析:这类考题一般安排 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最 后,分值在5分左右,考查 综合比较、分析、归纳能 力,属于较难题。
20
如: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2011 年绍兴市语文中考卷)中的最后一题:
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有人提 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 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 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说说你的想 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 适当阐述。(5分)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记得 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 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 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 稀罕品种。 2楼:我女儿 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 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 的, 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 规律。 绍兴话太土 ,他们听不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 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承的原因。(4分)
13
这三个材料分别以年画、灯彩、剪纸 为对象,说明它们得以传承的原因。三则 材料说明的对象不同。 因为年画、灯彩、剪纸是中国老玩意 儿的代表,从它们传承的原因可以推断出 老玩意儿传承的原因。从不同对象中找出 相同之处。 方法:先分析每个材料涉及的对象 得以传承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进 行整合归纳,最后分点表述出来。
7
非连续性文本:
是相对于句子和段落组成的 “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 几个材料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常以图表、图画和数据等形 式呈现。
▲近年来,这类考题常常出现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8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看变化:(P3)在现代文阅读的非文学
类作品阅读中增加了“对非连续性 文本阅读,能综合比较,分析、归 纳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呈现的文本以说明、议论性文字为 主。
17
解题关键:从讨论帖的论述角度而言,可 以将1楼、2楼陈述的原因合并起来,将4楼、 5楼陈述的原因合并起来。
归纳原因:
1、孩子们缺少讲绍兴话的语言 环境。 2、绍兴话比较土,外地人听不 懂,绍兴话逐渐失去了交流沟 通功能。
18
突破难点:
如何结合材料,说 启示(谈观点、说想法)?
19
结合材料,说启示(谈观点、说想法)
14
解题思路:
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 的原因有: 1、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或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5
如何整合信息、归纳要点?
教你两招
1.“求同存异法” 2.“合并同类法”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2011年绍兴中考卷) 一、民间的声音 很多孩子不会讲甚至听不懂绍兴本地话的原因
9
近两年我省各地中考试卷中非连续性文 本阅读时有出现:
如:2011年绍兴市考查了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 主题阅读。 2012年宁波市考查了“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的主题阅读;嘉兴市、舟山市考查了关于“文化保 护和经济发展”的主题阅读。
看走向:各省市对非连续性文本阅
读的尝试成果加以肯定并有继续扩大 的趋势;同时由“综合性学习”转向 “非文学作品的阅读”中。
5
告类文本试题
【广告美景】在“2011灵秀湖北十
大旅游名片”入围的候选名单中, 黄冈占有五个:麻城红杜鹃、红安 烈士陵园、浠水三角山、黄梅五祖 寺、英山桃花冲。作为家乡人,请 选一处景点仿照以下示例,拟一条 广告语以吸引天下游客。
6
说明书文本试题
【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 【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 调味剂的芳香。 【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 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 度疼痛。
22
做这一类题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字是:
结合材料
(切忌脱离材料)
23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12分)
【百家争鸣】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 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 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 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 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 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 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 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 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 阅读。 (引自互联网) 24
—— 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指导
1
你一定不会陌生!
图表类文本试题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 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 两则信息。
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① ②
3
画类文本试题
仔细观 察右边的漫 画,说说它 的含义。
4
标类文本试题
右图是“中国旅游 日” 标志图案,标志的 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 骨文的“旅”字及传统 的印鉴艺术。请描述变 形的“旅”字所展示的 画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