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新学期来暂歇了两、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又将重新开始,对我来说,还真是个小小的挑战,因为眼下的班级管理工作事物越来越多,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来说都比较弱,管理起来难度好像更大。
为此,开学前我就阅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想从中取取经,借鉴一些理念和做法。
对于魏书生提到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我非常赞同,虽说他所带的学生是80年代的初中生,但很多做法,我觉得也适用在我们高年级学生班上。
于是我就摸索着在新学期对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做了点尝试。
新课程理论认为,在班集体中,班主任是导演,学生才是主角。
在班级的组织和活动建设上,要把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通过班主任的导演,为学生创造一个自我管理的空间,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呢?
(一)建立一支负责能干的班干部队伍
魏书生老师说过,“班级要实现管理自动化,先要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
是的,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
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其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
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
通过自荐或推荐、民主评议、竞选演讲三个步骤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
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但这其中,常务班长却是我提名,同学投票通过的。
因为常务班长是最为关键的职务,其实就像一位班主任,要求他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交往能力都比较高。
我们班级的王圆圆同学就是我经过上个学期的考察之后选定的。
一旦班委会组阁完毕,就要充分的放权给他们,同学的文明礼仪,他们自觉督促;班级图书角、生物角,他们自己管理;班级的卫生角,他们自己整理;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他们自己评比。
并在每周五的第八节课召开例会,总结本周,计划下周的工作。
就连每周一的班会,除了传达一些学校的要求以外,基本上我每次都只是列席会议。
制定会议内容,主持会议,甚至表扬先进,找出不足,也完全由班委会负责。
在这个过程中我并非真正不管,而是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表扬,以增强班委会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建立人人岗位责任制
设立“五岗十员”,增加管理岗位,赋予相应权限,落实岗位职责,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负一定责任,既管理别人,又被别人管理,在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同时,形成班级事务“人人都有机会管”的格局。
“五岗”职责:
文明礼仪岗——负责早晨、中午及小课间室前楼道秩序及地面卫生的维护;学生个人卫生、红领巾佩戴情况的检查。
秩序维护岗——室内秩序的维护和记录。
纪律督查岗——流动检查班级学生在校遵纪情况,并记录。
卫生督查岗——流动检查室内和卫生区卫生状况,并督促值日生及时清扫。
公务管理督查岗——负责班级公物管理情况的检查,并督促责任人及时整改。
“十员”职责:
花鱼管理员——负责班级花草鱼虫的管理。
门窗管理员——早来晚归,负责教室门窗的开关和保洁。
图书(阅读)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角图书的登记整理、同学交换借阅的登记。
灯具管理员——负责教室照明灯具的开关及灯具维修的上报。
桌登管理员——负责桌凳的摆放及桌凳维修的上报。
墙面保洁员——负责教室墙壁和室前楼道墙壁的保洁、课间擦黑板、黑板槽的清扫。
地面保洁员——负责室内和室前楼道地面卫生的维护。
放学路队管理员——负责督促路对小组成员遵守纪律和交通规则。
卫生工具管理员——负责班级卫生工具的摆放整理。
校训、班训领读员——负责每天校训、班训及有关规则的领读学习。
“五岗”负责检查督促,“十员”负责具体实施。
“五岗十员”可根据具体岗位工作的多少由一人或多人组成。
三、实行值日班长督查制
值日班长制即按学号人人轮流当班长。
具体操作是:班长任任“总班长”,负责与班主任联系,汇报情况和监督、辅助“值日班长”抓好一日常规工作。
“值日班长”做好督促、检查、记录工作。
督促,即督促同学做好打扫卫生工作,按时交作业,自觉进行早读和午读,准备好学习用品,做好两操,小组放学,遵纪守规。
如有违纪现象,要马上加以提醒纠正。
检查,就是检查“五岗十员”的到位和工作情况。
记录,是将当天的情况,如:出勤、作业、卫生、两操、放学路队等逐一进行详细记录,下午“日小班会”向全体同学进行汇报总结,对违纪现象进行批评,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
四、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班集体创建活动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1、十分钟午谈特色化。
以往的午谈课是班主任的“一言堂”,现在的午谈课已经成立学生的一道“精美可口的营养品”。
午谈由学生自主组织,对10分钟午谈进行承包制,专人负责,全员参与,形成特色。
比如内容有:周一新闻综述,周二好书推荐,周三综艺活动,周四安全健康伴我行,周五一周小结等。
2、班队会自主化
主题班会活动也作了相应的改变,尽可能让多一些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准备和组织中来。
班主任提前将活动的时间、主题、范围
告诉大家,让同学们自己去收集材料,自己去设计方案,自己去分工准备,班主任则是同学们的顾问和教练。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主持等进行评议,促使下次活动搞得更好。
五、建立一个实用的管理评价机制
班级管理的规范和制度是管理的核心,是管理有效性的保证,为引入竞争机制,我班采用了“优胜小组评比制”,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各组按校纪、班规,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
评选出2个周优胜小组、月优胜小组,根据奖惩条例实行奖罚。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行,感觉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逐步增强,集体荣誉感也在提升。
我理想中的班级自主管理运行模式,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在班主任老师的参与指导下,由班委负责班级事务的总体谋划,如分析班风班纪状况,制定学年、学期班级工作计划,其次,值日班长在总班长的协助下,具体搞好《一日常规》的落实督导,特别是对“五岗十员”工作的督导;“五岗十员”在值日班长的督导下,具体落实各自分管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