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复习资料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基本功:在进行专门套路技术修炼之前需掌握的基本素质要求。
长拳:是现代武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之一。
它是在吸取了查、华、炮、红、少林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
功法运动: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四击八法:指踢、打、摔、拿四种竞技方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为八法。
对练: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的套路形式。
集体演练:指多人(要求六人以上)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演练的套路形式。
武术教学: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在对学习效果及时评价的基础上的再指导,再学习,逐步掌握专项技术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过程。
劲力:指演练武术时完成技术动作所需力量的表现。
武德:即武术道德,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主要表现在“仁、义、礼、信、勇”等方面。
拳:拳如卷饼紧握牢,中指食指拇指靠。
基本技法:四击,八法,十二型。
节奏:指演练武术套路时的动作速度、力量等呈现的特有规律变化。
十二型:是用自然景象和动物来比喻武术中的12种动静之势,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进行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
填空1:有关武术的著作《汉书·艺文志》中收录了《手搏》6篇、《剑道》8篇。
:2:明清时期迎来武术集成发展时期其标志为(1)武术拳种流派的形成(2)武术内功的形成(3)武术套路的形成(4)内家拳的出现(5)对武德有明确的要求。
3:武术器械分为长、短、双、软器械四大类。
4:武术眼法分为随视与注视。
5:长拳的呼吸方法为提气、托气、聚气、沉气,总的要求“气宜沉”。
6:武德一词最早出现《左传》。
7:长拳一词最早见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的“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
8:长拳姿势要求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立腰。
9:武术讲解:术语化讲解、形象化讲解、单词化讲解、口诀化讲解。
10:单练与双练场地长14m,宽8m。
集体项目无限制。
11:踢腿的方法:直摆性腿法、伸屈性腿法、扫转性腿法。
12:器械的技术特点和运动风格:“刀如猛虎”、“剑似飞凤”、“棍打一大片”、“枪扎一条线”。
13:太极拳的流派: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14:有关太极拳的著作: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何良成的《震纪》。
15:武术从美学思想、兵法思想、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等四个方面表现出了传统文化。
16:刀的结构:刀尖、刀刃、刀背、护手、柄首(刀身与刀柄前三为刀身后二为刀柄)。
17:传统武术一般把人体分为三节:上肢为梢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
18:长拳六合指:手、肘,肩、脚、膝、胯六个部位的配合为"六合"。
19:长拳传统技法:四技、八法,十二型。
20:套路运动的主要内容: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21:攻法运动分为:外功、内功、轻功、柔功。
22:太极拳在古代由阴阳结合并且有明末清初河南温县的陈王廷创造。
23:散打技术对进攻技术的要求:1、速度快2、力量重3、力点准4、预兆小5、方法巧。
24:内家拳强调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25:1953年11月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的内容的全国名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标志着武术作为体育项目开始进入竞赛领域1958年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出台;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武术推向世界;1960年中国武术队出访捷克斯洛伐克这,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出访。
26.武术的教学方法:指导法,练习法,评价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简答题太极拳的基本姿势与要求答:(一)基本姿势:1).头部要求练者头向上顶,避免颈部肌肉硬直,更不要东偏西歪或自由摇晃;.眼神要随着身体的转动,打拳时,神态力求自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否则会影响锻炼效果。
2)躯干部1.胸背:指出在"含胸拔背",或者"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意思是说在锻炼过程中要避免胸部外挺,但也不要过分内缩,应顺其自然2.腰脊: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身体要求端正安舒,不偏不倚,腰部起着重要的作用。
注意腰腹不可用力前挺,以免影响转换时的灵活性。
这样腰部向下松垂,可以增加腿力量,使下盘得到稳固,使动作既圆活又完整。
3.臀部:练太极拳时要求"剑臀,注意臀部自然下垂,不要左右扭动。
在松腰、正脊的要求下,臀部肌肉要有意识地收敛,以维持躯干的正直。
3)腿部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进退的变换,发劲的根源和周身的稳定,主要在于腿部。
炼时,要特别注意重心的移动、脚放的位置和腿弯曲的程度。
腿部2活动时,首先要求胯和膝关节放松,这样可以保证进退灵便。
脚的起落,要轻巧灵活;前进时脚跟先着地,后退时脚掌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
4)臂部太极拳术语中讲"沉肩垂肘",就是要求这两个部位的关节放松。
肩、肘两个关节是相关联的,能沉肩就能垂肘。
运动时应经常注意肩关节松开下沉,并有意识地向外引伸。
(二)要求:1.太极拳对手掌部位的要求是:凡是收掌的动作,手掌应微微储含蓄,但又不可软化、飘浮;当手掌前推时,除了注意沉肩膀垂肘之外,同时手腕要微向下塌,但不可弯得太死。
手法的屈伸翻转,要力求轻松灵活。
出掌要自然,手指要舒展(微屈)。
源要松握,不要太用力。
2.手和肩的动作是完整一致的,如果手过度向前引伸,就容易反臂伸直,达不到"沉肩垂肘" 的要求;而过分地沉肩垂肘,忽略了手的向前引伸,又容易使臂部过于弯屈。
总之,动作时,臂部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推掌、收掌动作都不要突然断劲,这样才能做到既有节奏又能连绵不断,轻而不浮、沉而不僵、灵活自然。
中学武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答: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2合理安排教学时数;3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4以集体教学为主;5加强安全教育;6注意培养骨干;7静耗动作练习时间不宜过长;9精讲多练。
冲拳的技术要领、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技术要领:拳线直线冲击,肘关节内侧要贴肋运行,一拳冲出和另一拳的回收要同时进行。
易犯错误:1动作连贯性、完美性差;2冲拳犯有砸拳、撩拳、拳面不平、握拳不紧、耸肩、斜肩、弓背等错误;3力发不足,神不足纠正方法:1强化整体意识,明确动作顺序;2采用分解练习方法分别纠正手型,冲拳的错误;3采用慢速练习法,掌握冲拳用力顺序后再以常速练习;4练习时要进一步强化基本动作的规范,组织教学要严密,反复练习四:何为武术中的“四击八法”答:四击为踢、打、摔、拿;八法指手法、身法、眼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
五:武术基本功的分类3答:分为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四大类。
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性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六:简述武术的特点答:1.动作具有攻防技击含义 2.动作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 3.内容丰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注:答题时需扩充内容)简述武术的作用。
答:1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2提高防身自卫能力;3培养道德情操;4娱乐欣赏和丰富文化 5.增进交流武术教学的特点答:1注重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2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3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4强调动作规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5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问答题一:武术套路教学步骤和要点答:教学步骤1基本动作学习;2基本功练习;3组合动作学习;4套路学习;5技术创新实践要点:1重视基本技术动作和基本功教学;2研究技术动作的趣味性;3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4围绕重点动作分节施教;5结合攻防技术解析动作;6突出器械的基本技法教学二:试述武术教学中的讲解内容、方法有哪些,什么情况下使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答:讲解内容:1.基本技法;2.动作规范;3攻防意义;4关键环节;5易犯错误;讲解方法:1术语化讲解;2形象化讲解;3单词化讲解;4口诀化讲解。
完整示范在以下情况使用:1首次作为教学内容的武术动作;2教学内容为结构简单、难度不大的武术动作;3教学对象有一定武术基础的学生分解示范在以下情况使用:1结构、方向和路线较为复杂繁难的动作;2含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3不易完成的跳跃动作、翻滚动作、滚翻动作、跌扑等动作;4展示难度动作、复杂动作、节奏、风格。
三:试述刀、剑、棍的演练特点答:剑的演练特点:轻快敏捷,把活腕灵,潇洒飘逸,刚柔相兼,富有韵律,有“剑似飞凤”的美誉。
刀的演练特点:勇猛快速,刚劲有力,凶猛剽悍,气势逼人,有“刀如猛虎”的比喻。
棍的演练特点: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动如疾风骤雨,产生“棍打一大片”的功效。
四:请以黄冈师范学院武术竞赛为名称编制一份竞赛规则2013年黄冈师范学校武术竞赛通知名称:2013年黄冈师范学院武术竞赛主办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承办单位: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参赛单位:黄冈师范学院各院系比赛组别:甲组(非体育院系)乙组(体育学院)比赛项目:拳、刀、棍、剑、单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对练(每院系限报3对)、集体项目报名方法:各学院每人必须报拳术和器械各一项(限报5人),对练限报3队,各学院按相关要求把报名表在规定时间上交大赛主委会比赛时间:2013年1月22日(视天气而定)比赛地点:老校区田径场竞赛办法:1各单项比赛运动员按抽签顺序上场2比赛执行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录取方法:根据参赛队员得分高低,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根据各参赛队得分评选出团体前三名奖励办法:凡参加者均发纪念品,并颁发相关证书比赛目的:通过比赛促进各院系的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同时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