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题50题满分100分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此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社会秩序的稳定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2.《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处徒刑二年。
”这表明唐朝时期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严格维护市制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D.允许群、县开设市场3.宋朝士大夫热衷收藏,下列物品中可能被其收藏有是A.青花瓷B.顾恺之的《女史箴图》C.五彩瓷D.郑板桥的《墨竹图》4.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商”。
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
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5.“今天(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们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孟买棉纱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D.民族工业举步维艰6.“打倒列强,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奋斗”。
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时期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7.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经合作两次。
这两次合作分别是为了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B.建立中华民国,反帝反封建C.反帝反封建,抗击日本侵略D.抗击日本侵略,完成祖国统一8.中国某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夫—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这一婚姻法应颁布于A.民国初年B.新中国建立之初C.改革开放后D.维新变法时期9.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多达570多万。
参考人数如此之多,主要是因为A.“文革”时期出生人口多B.高校扩大招生吸引大量考生C.“文革”十年对高等教育的严重破坏D.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0.《十二铜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规定旨在A.保护私有财产 B.保障平民利益 C.促进社会公平 D.维护法律尊严11.“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
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
”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下列哪两个国家A.葡萄牙与西班牙B.英国与西班牙C.英国与荷兰D.英国与法国12. 1819年一位伟人去世,人们在讣告中这样赞颂他的科技成就:“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请判断,他的科技成就是A.改良了蒸汽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利织布机 D.研制了发电机13.一位画家说:“把自然当作圆锥、圆筒和球体处理。
”他的绘画风格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14.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15.亚洲会议上,西方势力操纵亲西方国家的代表提出,亚非国家“选择中间路线政策含有严重的危险”。
其意图包括:①阻止亚非国家走独立发展道路②控制新兴民族独立国家③抵制亚非国家的不结盟运动④孤立新中国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这样描述:“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7.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十分发达④传统的“南稻北粟”格局改变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④18.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19.史学研究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
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中的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D.历史解释20.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
……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l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
材料表明他: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21.辛亥革命期间,南京临时政府颁发一系列法令法规。
其中能体现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是A.《大总统令禁烟文》B.《剪辫通令》C.《慎重农事令》D.《大总统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22.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认为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
中国走俄国式革命道路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B.近代前期中国革命失败的教训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俄国革命道路的先进性23.普朗克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于1913年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
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
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
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
这说明爱因斯坦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B.坚持“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D.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24.“早在1945年人心的天平就开始倾斜,国民党在抗战中赢得的支持却在接收大员的腐败中一点点消失,而共产党却逐渐赢得了民心”。
你认为下列与共产党赢得民心无关的是A.“民主建国纲领”的提出B.参加重庆谈判C.推动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拒绝国民党对军队的整编.25.标语,就是人们书写在墙上,张贴或张挂在公共场合的文字简短的宣传鼓动口号,—些标语经过无数的春秋忠实地记录着某段历史。
“总路线光芒照,大跃进快步跑,人民公社办的好”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标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6.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合作方针,主要目的是A.建立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D.明确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27.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进程。
罗马法合乎逻辑的演变过程是A.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D.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28.参与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的汉密尔顿说:“美国的繁荣取决于自己的联合”。
这说明A.美国经济发展得益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美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内战维护了国家的C.美国经济发展得益于种族歧视的消失D.美国的邦联制有利于美国经济的繁荣29.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30.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是18世纪对西方社会影响最为深刻的两场革命。
以下情景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美国最高法院宣布种族隔离违宪,黑人民权运动取得根本性胜利B.英国通过议会改革,使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C.杰克从巴黎坐飞机去纽约与父母欢度圣诞节D.在开往曼彻斯特的火车上挤满了达官贵人、工人、农民甚至流民31.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
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A.民主运动的推动 B.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大握高32. 1931年经济学家凯思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
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
”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A.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认为消费是生产的动力C.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来拉动经济发展33.越王勾践曾规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秦国则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中国古代政府推形早婚、析户的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繁殖人口B.发展生产C.增加赋税D.巩固统治34.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①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②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A.①B.② C.①②都是,是不同时期的相貌 D.有待考证35.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6.法国对华远征军的一名翻译官曾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
该行径发生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37.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下列代表英美观点的是.A.“这次事件与其说增强无宁说削弱中国抗御外侮的力量.”B.“恐怕对于中国民众抗日激昂的感情有火上添油的危险.”C.“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D.“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西安事变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