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专题讲座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 说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
说 (在此期间达到鼎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强调知识单元或技能 成分之间联结的的增 强,倾向于根据技能 获得来表述学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以斯金纳的操作学习为例
学习实质
刺激与反应之间、条件与动作之间、语义网络中节 点之间的联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几种不准确的认识(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究竟学会了什么?我 们教师应该教给他们什么?这是每个教 师都应该考虑并弄明白的问题。
直到现在,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在学校 应该学的和教师应该教的,都是“双 基”,也就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 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代表观点: 格式塔学习理论 托尔曼符号学习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理
论 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
着重关注特定内容领 域的概念理解和一般 认知技能,倾向于根 据概念理解的成长和 思维推理的一般策略 来表述学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一)
对标准答案的刻意追求
10除以5,得多少?(中国青年报,1998年1月21日)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中外学生的对比
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 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 能力。(高钢,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南方周末》 1997,6,20)
特点: 1.小的步子 2. 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 4.自定步调 5.低错误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程序教学范例
教学流程:
解释
下一步 正答
问题(提问) 解答 确认 误答
重复上一步
教学内容:电流 程序:①电灯泡发亮的原因是灯丝——(发热)
②电灯丝发热的原因是灯丝通过——(电流) ③电灯变亮的原因是电流强度——(增大) ④电灯变暗的原因是电流强度——(减少) ⑤当电压增大时,电流强度就——(增大)
几种不准确的认识(二)
我国许多学者和很多中小学教师, 在界定教育目标中的智育目标时,都把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 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作为五大标准。这个 标准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已 经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误导性的负面影 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为什么没有了为什么?
——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教学理论要点
①强调以学科的基本 结构作为教材,强调 基本结构的早期获得.
②强调发现学习,让 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 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 思考,自行发现知识, 掌握原理和规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发现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平方和公式:a2+2ab+b2=(a+b)2 学习者:小学二年级学生 材料:积木块 程序:先向学生呈现一些由积木拼成的图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讲 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导言 什么是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要回答什么? 学习理论的取向划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导言
学习的异化
– 学习的本意 – 某些教育者的学习观
教学的失能
– 为什么没有了为什么? – 有奥林匹克没有诺贝尔?
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学习与教学理 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揭示人类学习活动的本质和 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 指导人类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学习 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习理论所回答的问题
学习实质
有机体是如何获得个体经验的?
学习结果
告诉他们,大正方形是正方形,它的边长不知 道,可以用x表示,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长方 形的长边边长为x,短边边长为1。然后让学生 用这些积木块搭成比x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 并要求儿童记下每个大正方形所需各种积木块 的数量,儿童会搭出一系列正方形并进行记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X
X
1
布鲁纳发现教学中用的积木组合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实质:
概念理解的获得,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加工之间的相互作 用。
学习结果
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
学习过程
主动积极地进行类目化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类目化活动就是将新知识形 成新的类目,并将新类目纳入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中去。
学习规律与条件
类目化过程应该是自下而上,从具体到一般,从低层到高层。应该向 学生提供较、较低层次的类目或事物,让他们去“发现”新的类目与类目 关系。
学习要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什么?
学习过程
为了实现学习的结果学生头脑中所进行什么样的加工活动?
学习的规律与条件
为了顺利完成学习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认知观 情景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取向之一:联结观
主要代表观点:
学习结果
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系,使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能 作出相应的反应行为。
学习过程
通过强化使学习者建立情境与反应的联系。
学习规律与条件
连续接近法与强化程序的安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程序教学法
基本做法: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 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 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 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 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共同特点
在过程上,简化了有机体学习过程的内 部操作活动,将其看成是由此到彼的联 结。
在结果上,简化了有机体学习的结果, 将他们看成是若干兴奋点形成的通道。
在条件上,注重学习的外部条件而忽略 了内部条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取向之二:认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