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9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九讲
09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九讲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抗战爆发后新闻统制制度的日趋强化
(4)新闻统制制度在战后的变化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虽然在表面上多次作出给予人民言论出 版自由的许诺,但并不准备将这些许诺付诸实践,而是继续实施其对 新闻界全面统制的反动政策,制订与颁发新闻统制法规,强化新闻统 制制度。 在广大的收复区,国民党政府则以“除奸”为名,堂而皇之地实 行新闻统制政策,重建新闻统制制度。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行政 院颁布《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 法》。 1946年内战爆发后,特别是1947年内战发展到最后激战阶段后, 国民党当局借口非常时期,颁布了一大批非常法规,将人民的言论出 版自由权利剥夺殆尽,将新闻统制制度强化到令人恐怖的程度。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二、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进一步强化(4)中央广播电台的扩建与“中广 Nhomakorabea”的建立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
(7)广播法规的制定与颁行
1928年7月,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公布《无线电台管理条例》,并设立无 线电管理处,管辖中国境内和国际间包括广播电台在内的全部无线电事业。 1929年8月1日,国民政府交通部接管无线电事业,并在上海新建无线电 管理局(后改名国际电信局),统管全国无线电事务。 1936年,国民党当局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广播事业的管理和控制,于2月20 日成立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由国民党中宣部、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 理处、国民政府交通部、教育部、内政部等有关部门联合组成,陈果夫为 主任委员。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网基本格局的形成
(1)以《中央日报》为中心的党报网
《中央日报》: 1929年2月1日在南京正式出版,成为国 民党中央机关报。 党报系统的构成: 中央机关报(南京《中央日报》) 中央直辖党报(北平《华北日报》、《武汉 日报》等) 省级党部机关报(上海《民国日报》等〉 地市县级党部机关报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网基本格局的形成
(3)以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的新闻广播网
中央广播电台,全称为“中国国民党 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英文 呼号为“XKM”。1928年2月陈果夫等提 议筹办,徐恩曾担任具体筹建事务工作 并成为首任社长。 1928年8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正式 播音。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抗战爆发后新闻统制制度的日趋强化
(2)新闻统制制度在战时的发展
抗战爆发之初,国民党政府于1937年7月8日颁布酝酿以久的《修正出 版法》,并于同日施行。7月28日,国民政府内务部又配套修正公布了 《出版法施行细则》。 为了加强对新闻记者的控制,国民政府还于1943年2月15日颁布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管制新闻记者的法律《新闻记者法》,后又颁布《新闻 记者法施行细则》,但未正式施行。 战时新闻检查法令的大量颁布和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的日趋完备,是抗 战时期国民党政府新闻统制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黄 瑚
博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两极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概述
第三编:两极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1927-1949)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十讲 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成熟与全面胜利 第十一讲 新闻统制下民营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十二讲 日占区、上海租界和香港及海外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
萧同兹
中央通讯社遗址, 南京新街一带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二、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进一步强化
(3)中央通讯社走向世界 自1932年7月开始,中央通讯社先后与英国路透社、美国美联社、 法国哈瓦斯社、苏联塔斯社订立交换新闻条约。 1933年夏,“中央社”创建英文部,供给英文报纸新闻稿。 至1936年,“中央社” 在东京、日内瓦、新德里设有国外通讯 员办事处。
1931年10月7日,国民政府内政部公布《出版法施行细则》,将 《出版法》中的条款进一步具体化。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
(6)新闻检查制度的建立
自1932年起,国民党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新闻检查的法令,将出版后 审查制度改为出版前检查制度。1932年11月24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务 会议修正通过了《宣传品审查标准》。1933年1月19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 常务会议又通过了《新闻检查标准》、《重要都市新闻检查办法》两个文 件,同年9月、10月又分别进行修正。据此,国民党当局先后在上海、北平、 天津、汉口等大都市设立新闻检查所,要求各报必须在发稿前将全部新闻 稿件一次或分次送请检查。 1934年6月1日颁布了《修正图书杂志审查办法》,并根据上述《审查办 法》的规定,专门成立了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实行图书杂志原稿送审制 度,并决定先在上海试行。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网基本格局的形成
(2)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的新闻通讯事业网 中央通讯社,1924年4月在广州创建,1927年5月初由广州 迁到南京,直属国民党中央党部管辖。5月6日起,中央通讯 社开始在南京发稿。 1928年后,中央通讯社开始向外扩展,于8月在北平创建中 央通讯社北平分社,随后又创建了武汉分社。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发 展 一、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
(2)法西斯主义新闻观的引入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统治集团大量 汲取了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法西斯主 义的新闻思想与经验,以进一步严密控 制新闻界。 效法法西斯主义的“国家至上”的 原则,利用民族危机,大肆鼓吹和提倡 “国民”、“国家”、“民族”等抽象 观念,进行所谓的“民族主义的新闻建 设”。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抗战爆发后新闻统制制度的日趋强化 (3)新闻统制政策在战后的新变化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打出“和平建国”的旗帜,继续鼓吹 “国家统一”的论调。1946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元旦广播演 说《告全国军民同胞书》,强调要“巩固国家的统一,实现全 民的政治,以竟建国的全功”。根据这一论调,国民党的新闻 统制思想和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以政府名义管制新闻出版事业,是战后新闻统制在制度上 的一项重大改变。
邵元冲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
(4)新闻统制制度的建设
1928年2月国民党召开二届四中全会,党内各派达成统一协定后不久, 国民党当局颁布《暂行反革命治罪法》、《中华民国刑法》,严惩一切不 利于国民党统治的宣传出版活动。 1928年6月后,国民党当局开始制定与颁行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规, 并根据这些法规建立起新闻宣传审查制度和新闻出版登记制度。 1928年6月间,国民党中央制订与公布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指导党报条 例》、《指导普通刊物条例》、《审查刊物条例》。1929年1月10日,国民 党中央执委会常务会议通过了《宣传品审查条例》 、《出版条例原则》、 《日报登记办法》等。
的改组方针。
程沧波书法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迅速 建成
二、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进一步强化 (2)中央通讯社的改组
1932年5月,“中央社”进行改 组整顿,萧同兹担任社长并提出 “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 “经营企业化”3条办社方针。 至1936年,“中央社”在全国建 立了11个分社,另有通讯员办事处 20多处,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 新闻通讯网。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抗战爆发后新闻统制制度的日趋强化
(1)新闻统制政策在战时的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在1938年10月武汉等地沦陷、进入相持阶段后,新
闻统制思想与政策又开始继续发展。
1939年3月,国民党制定与公布了《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国民精神总动 员实施办法》,提出“意志集中,力量集中”、“民族至上,国家至上”、“军 事第一,胜利第一”等口号,大力开展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宣传, “要求国民全体的思想,绝对统一集中于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与军事第一胜利第一 两义之下,不容其分歧及怀疑,不容作其他之空想空论”。要求一切思想言论和 行动,不能“违反国民革命最高原则之三民主义”,不能“鼓吹超越民族之理想 与损害国家绝对性之言论” 。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三编 第九讲 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