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职业社会的认知
1
1
1
1
细类(职业) 25 379 45 147 121 1119 1 1
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0个行业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
农林牧渔业;
房地产业;
采矿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制造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职业分类
类别
中类
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5
2、专业技术人员
14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
小类 16 115 12
4、商业、服务业人员
8
43
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6
30
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27 195
7、军人 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我国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十大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 城乡无业、失业
经理人员2%
者2%
私营企业主1%
、半失业者阶层 3%
专业技术人员5%
办事人员5%
个体工商户4%
商业服务员12%
农业劳动者 43%
产业工人 23%
图 十大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比例
4、我国职业的分布特点
第一,技术型与技能型职业占主导 第二,第三产业职业比重较小 第三,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职业过少
常见的职业岗位及要求
1、企业单位 ①国有企业 ②集体企业 ③私营企业 ④乡镇企业 ⑤三资企业 ⑥股份制企业
2、事业单位
一般是指主要由国家财政经费开支、不从事独立经营 而从事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单位。事业单位中的许多单 位都是由国家拨款,是非赢利性组织;另外一些单位 是国家非全额拨款,自身在业务活动中收取一部分业 务费用。有许多事业单位已经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 管理”的体制,完全靠自收自立维持活动。
在政府部门中工作的人员,除去少部分专业技术人 员(如医生、计算机操作人员)和工勤人员(如清 沽工人、司机、炊事员)外,主要是国家公务员。
4、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是社会上各种群众性组织的总称。包括工会。 团委、妇联、青联、学联、科协、各类学会、各行业 协会等。社会团体作为一种群众性组织,由各特定领 域的代表所组成。社会团体种类繁多,拥有一定数量 的就业岗位,社会团体的就业岗位,要求从业者有一 定的文化水平、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 力。
二、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一)各类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第四,职业分类为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服务。
职业分类: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 8大类,83小类、284细类、1506个职业项目 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 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 事务性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 销售工作者 服务工作者 农业、牧业和林业工作者,渔民和猎人 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 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
5、居家办公的新潮流― SOHO
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 写,译为“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泛指以家 庭或个人工作室为主要工作场地的工作模式。国内 也将其称为‘自由职业者”,它是伴随职业岗位进 一步细化、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产 生的,2003 年的“非典”又进一步催生了它的发 展,同时SOHO在降低办公成本、节省交通时间等 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SOHO适合的职业主要 包括自由撰稿入、图书策绷人、编外记者、新闻线 人、广告策划人、职业游戏玩家等。这些职业多数 对智商(情商)、创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2、我国国家职业分类
相关文件和标准 《职业分类和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台湾职业分类典》
3、我国职业的分类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8大类、66中类、413小类、1838细类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七大类:军人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1. 职业的特性与分类 2. 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3. 职业的发展趋势与职业信息的收集
引言
前面我们通过自我认知,解决了“我选择干什么”的 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有知道“社会和环境允许 我干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对职业世界的探 索。
一、职业的特性与分类
(一)职业的特性
1.产业性 3.职位性 5.时代性 7、社会性 9、技术性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环境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Hale Waihona Puke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批发和零售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住宿和餐饮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金融业;
我国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十大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2、经理人员阶层 3、私营企业主阶层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办事人员阶层 6、个体工商户阶层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8、产业工人阶层 9、农业劳动者阶层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事业单位一般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我国的事业单位 包括:文化教育事业、文艺体育事业、科研单位、广 播电视事业、新闻出版事业、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社 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事业、农林水利气象事业、城市公 用事业等等。
3、政府机关
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总称。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规划, 对社会进行立法、监督、检查和服务;对社会活动 进行组织和实行日常性工作管理的组织,它对社会 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
2.行业性 4.群体性 6.稳定性 8、经济性 10、规范性
(二)职业的分类
1、职业的分类标准
按产业划分 按职业横向划分 按工作特点划分 按就业人格类型划分
职业分类规范化的意义
首先,对于劳动力管理部门来讲,它是劳动力社会化 管理的依据。
其次,职业分类为教育提供基础服务。
第三,职业分类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提供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