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4)一、学科简介戏剧与影视学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也有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现代气息。
它体现了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而且广泛吸收了文学、美术、音乐等各门艺术中的精华,实现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综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加强戏剧与影视艺术的研究,可以追前贤励后学,深入了解戏剧与影视这一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门类的历史脉络,拓展创造戏剧与影视学的未来发展。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中国戏剧与影视事业和影视产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要求是: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有为国家的戏剧、影视事业献身、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丰富的社会、文化、艺术知识和较强的戏剧影视创作研究能力;具备独立从事戏剧影视专业教学工作和戏剧与影视学理论研究工作。
3.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4.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完善的人格。
三、研究方向1、戏剧创作及理论研究戏剧的发展与演变,重点研究戏剧文本创作与理论脉络。
2、电影剧本创作及理论研究电影文学创作,以及小说的电影改编。
四、学习年限学习期限为三年。
一至二年为硕士必修课程和指定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少修满35学分,三年级进行教育实习、撰写毕业论文与进行论文答辩。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表)六、课程介绍(附录)七、教学与社会实践一至二年级各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艺术创作实践、参加学术会议、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应课题研究或赴外地进行学术交流等),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教育实习两周。
八、学位论文1.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中段初步确定论文题目。
论文选题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可行性以及一定的前瞻性。
2.第二学期末向指导小组成员作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证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具体方案、时间安排。
3.开题报告通过,撰写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立论应以文献为基础,论证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撰写应该遵循严谨的学术规范,研究应遵守基本的学术道德。
论文的基本观点应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者实用价值;论文的内容应能表明作者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系统的专门知识;论文的整体框架应表明作者掌握了本研究课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的能力。
至迟应在毕业前两月完成论文的定稿。
4.毕业论文的评阅和答辩工作。
学位论文经导师审查达到要求后,提交答辩委员会。
答辩表决通过,方可授予硕士学位。
九、培养方式、方法1、课堂讲授、讨论、学生阅读、创作实践等方式。
除学位课程学习外,研究生还应按时按要求完成导师制定的阅读书目和影片拉片片目,努力充实本研究方向领域研究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也要包括学科前沿知识。
2.加强研究与写作训练。
每年撰写学年论文一篇,培养基本的研究与写作技能。
3、实行导师制。
除必修课、选修课教学由专业指导小组统一安排外,各自导师负责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影像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
4.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发挥每个研究生的学术特长。
5.指导小组每学期检查一至二次培养计划执行情况。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编号:090001课程名称:中国戏曲史课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本课程是关于中国戏曲发展历史的研究性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戏剧思潮、戏曲创作状况和主要戏曲作家作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戏曲历史、理论、舞台艺术能够整体把握。
教学内容:一、戏曲的起源二、成熟戏曲形态的出现三、元杂剧的黄金时代四、南戏的演进五、宋元戏曲舞台艺术特质六、明代诸声腔发展七、明代传奇创作八、明代杂剧创作九、明代戏曲舞台艺术十、明代戏曲理论的发展十一、明清地方小戏与宫廷戏十二、清代苏州派剧作家的创作十三、李渔的戏曲理论和创作十四、《长生殿》与《桃花扇》十五、明清堂会戏和折子戏十六、]清代戏曲舞台艺术的成熟主要参考书目:《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戏曲通论》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戏曲发展史》(四册)廖奔刘彦君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插图本中国戏剧史》叶长海、张福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近世戏曲史》(日)青木正儿原著,中华书局2010年版《中国戏曲艺术通论》俞为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庄一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李修生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课程编号:090002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史课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中外电影史是从事电影研究必须具备的一门专业知识。
掌握中外电影史的知识,对于继承、发掘中外优秀电影艺术和文化,对于推进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外电影的历史进程、类型发展,认识中外电影史中的电影流派、电影导演、代表作品,开阔学术视野,为独立从事中外电影史研究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中外电影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讲授,中外电影潮流、导演谱系和类型电影。
课程讲授世界电影史、中国两岸三地中重要的电影运动或潮流;世界著名导演及其作品;中国导演的代际谱系和代表作品;电影类型和类型电影的发展过程。
同时,课程在讲授中外电影史的基础上,讲授电影史的书写和建构范式。
教学参考书:1.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2.陈荒煤《当代中国电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3.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4.罗伯特·艾伦《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5.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课程编号:090003 课程名称:戏剧评论写作课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通过对戏剧评论理论的学习与评论实践,提高对戏剧的感知能力和理论水平,培养戏剧批评能力,以求能够独立开展戏剧批评。
课程要求学生加强实践,在欣赏、创作和实际的批评中提高能力。
教学内容:一、戏剧评论写作的特点二、戏剧评论三、戏曲评论四、舞台表演评论五、观众评论六、戏剧新闻评论教学参考书:《评论写作》、《戏剧写作教程》、《文艺评论写作》、《现代影视评论写作》、《李健吾戏剧评论选》、《周民震戏剧评论集》。
课程编号:090004 课程名称:叙事学研究总课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I教学要求叙事学是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来研究文学作品的一门新兴学科。
叙事学以叙事作品为研究对象,发掘作品的内在结构的规律,探求作品的形成因素,力图解释作品从符号到艺术作品的奥秘。
叙述学认为作品是一个完整自足的体系,有其独特的结构层次,如基本叙述单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功能层;描述人物活动及其分类的行动层;研究叙述人、作者和读者关系的叙述层。
代表人物有罗兰·巴特、托多罗夫、热奈特等。
教学内容一、叙事学概论二、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三、视角四、转述语五、叙述层次六、叙述时间七、情节主要参考书:[美]马丁(Martin,W.):《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加]戈德罗,[法]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怨书馆2005年版;宋家玲:《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课程编号:090005 课程名称:中国戏曲专题课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II教学要求:通过对中国戏曲重要问题的介绍与学习,了解中国戏曲发展的规律,掌握中国戏曲的审美特质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戏曲研究的方法,提高戏曲研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中国戏曲本质论二、中国戏曲剧种概论三、中国戏曲作家与创作四、中国戏曲戏班与表演五、信仰仪式与戏曲发展六、中国曲学理论教学参考书:《中国戏曲通论》、《宋元戏曲史》、《六十种曲评注》、《元明清戏曲经典》、《戏曲艺术论》、《戏曲声腔剧种研究》、《戏曲表演研究》、《戏曲音乐史》、《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国戏班史》、《戏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曲律》、《曲论探胜》。
课程编号:090006 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戏剧专题课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通过对现当代戏剧重要问题的介绍与学习,掌握当代戏剧发展的规律、特点及研究状况,了解当代戏剧研究的动态,学习研究的方法,为开展当代戏剧研究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一、当代著名戏剧作家研究二、当代著名戏剧作品研究三、当代戏剧欣赏心理研究四、当代戏剧创作理论与流派五、当代戏剧舞台实践与发展趋势教学参考书:《中国当代戏剧史》、《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当代戏剧研究》、《当代戏剧审美论集》、《当代戏剧散论》、《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当代戏剧形态论》、《现当代戏剧论》、《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戏剧选》。
课程编号:090007 课程名称:电影文学研究总课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要求:电影文学主要指电影剧本,还包括影片中的解说词、歌词等,是有别于抒情文学、叙事文学、戏剧文学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电影文学以电影剧本为研究对象,发掘其内在结构的规律,探求剧本形成的因素,研究电影创作理论,总结艺术创作经验,对电影文学的传播、发展过程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观察电影言说的多样路径。
教学内容:一、中国电影文学的发展历程二、电影文学创作与评奖机制三、电影文学作家研究四、电影文学理论主要参考书:1、《电影艺术论》,薛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07年12月版;2、《电影编剧创作指南》,悉德·菲尔德著魏峰译世界图书出版公2011年4月第1版3、《经典场景赏析•拆解好电影》,理查德·D·佩帕曼著巩如梅、张荣华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5月第1版4、《电影诗学》,大卫·波德维尔、张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课程编号:090008 课程名称:影视评论课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I教学要求:影视评论是从事影视研究与批评所必须具备的一门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