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探讨
【摘要】有效课堂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科学的评价能实现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护理;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r -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430- 02
教学评价是一种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系统测量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教学中的评价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对教学技能的评价,是以一定的目标、需要、期望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

它通过对各项教学技能指标的考察与分析,对教学系统的构成、作用、过程、效果等以及对各个有关的事物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水平,并用以调节活动的过程,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1 教学评价的意义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教学评价起到了引领教学方向,诊断教学问题,检测教学效果,激励师生前进的作用。

2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2.1 确定教学评价目的
任何一次教学评价活动,都是在一定目的指导下进行的,解决为什么要进行评价的问题,是进行教学评价首要环节。

例如:以评选优质课为目的,就需要采用总结性评价,对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水平、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就要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如专家、督导、同课程教师听课,与教师交谈,向学生发问卷等,强调的是评价的诊断性和改进性。

2.2 成立评价小组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评价组织是指为完成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评价任务、实现评价目的而选拔一定数量的评价人员,组成结构合理、权责分明、精干有效的评价机构。

评价人员是评价活动的具体实施者,人员应慎重。

首先,评价人员应具有与教学评价内容有关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背景;其次,评价人员应具备正直、公平、原则性强、仔细认真、尊重他人等优良品质;第三,评价人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评价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评价工作经验外,还应对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这样才能避免固执己见和认识片面,减少工作中的偏差。

2.3 制定有效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关系着评价是否客观,是否切合实际;关系着评价是否能顺利进行,是否能做出科学、准确的价值判断;关系着评价是否能发挥其作用。

它是教学评价工作成败的关键,也
是教学评价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道工序[2]。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反复的探讨、验证,设计出可量化、易操作的评价标准,具体内容见下表1:
2.4 试评与正式进行评价
试评可由评价组织者进行,也可由被评者进行自评,主要是为了使评价更加妥善可靠。

正式进行评价时要求被评者全面配合评价者工作,实事求是地提供各种所需的评价资料,要尽量满足评价者的要求,为其提供有利的条件。

评价者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不利于评价工作的事情发生。

2.5 作出评价结论
作出评价结论并不是评价的唯一目的,评价是为激励评价对象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评价结论除综合判断之外,还应指出评价对象的优点和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并提供改进办法和措施,或与评价对象共同分析问题的原因,共同研究改进措施。

对评价结果的处理主要包括:
3 实施有效课堂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在评价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尽量减少评价活动本身的误差,因为再完善的方案也无法全部规划教学评价的行为,如果发现方案有缺陷,必须加以修正。

3.2 杜绝人情分、关系分
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容易对与自己关系好的人产生心理倾向性,打分时会给予“照顾”,这样对其他被评价对象就会产生不公,评价结果就不能反映其真实的情况。

因而,评价时要杜绝人情分、关系分。

参考文献:
[1] 李小萍,刘素珍,李卉. 护理本科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03:(2)146- 148.
[2] 吴瑛.谈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j] .卫生职业教育,2007: (12)
38- 3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