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观词的时间意象与生命意识

秦观词的时间意象与生命意识

第25卷第1期2010年2月柳 州 师 专 学 报Journa l of L i uzhou T eachers Co ll ege V ol 125N o 11F eb 12010[收稿日期]2009-12-21[作者简介]梁德林(1955)),男(壮),广西大新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秦观词的时间意象与生命意识梁 德 林(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摘 要:人称秦观为/古之伤心人0,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敏感是秦观成为/伤心人0的重要原因,秦观的/伤心0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

与此相适应,秦观词中出现了不少诸如/斜阳0、/落花0、/东风0、/流水0等象征时间的意象。

秦观虽有大志却性格脆弱,总是有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词中的感情显得分外沉痛。

秦观词的生命意识,更注重生命的质量,而不在于绝对时间的长久。

关键词:秦观;词;时间意象;生命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020(2010)01-0052-04人称秦观与晏几道为/古之伤心人0(冯煦5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6),此言不虚,但二者的/伤心0有着不同的内涵。

叶嘉莹先生在5论秦观词6一文中说:/小山所写之伤心,原来只不过是对往昔歌舞爱情之欢乐生活的一种追忆而已,而秦观所写的-飞红万点愁如海.和-为谁流下潇湘去.一类的词,则所表现的便不仅是对往昔欢乐的追怀,而已是对整个人生之绝望的悲慨和对整个宇宙之无理的究诘。

0[1]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敏感是秦观成为/伤心人0的一个重要原因,秦观的/伤心0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

与此相适应,秦观词中出现了不少诸如/斜阳0、/落花0、/东风0、/流水0等象征时间的意象。

一、几种主要的时间意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0(李商隐5乐游原6)夕阳西下,意味着白昼的结束。

因此,在古代诗词中,/斜阳0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象,更是一种时间意象。

秦观词中的/斜阳0意象多用以表现日暮的特定时刻。

如:/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0(5浣溪沙6)台湾学者黄永武先生认为:/时间上的-日暮.与空间上的-路远.,是中国诗人最喜用的两个表象,从周代的屈原开始,早已用作生命与理想的象征。

0/-日暮.象征生命的短促,-路远.象征理想的难成。

0[2]汉代的扬雄曾写下/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0(5反离骚6)的名句,以/日薄西山0比喻屈原自沉汨罗,了结一生。

在古代诗歌中,/夕阳0、/斜阳0、/落日0往往象征着人生到了暮年,生命即将结束。

前人曾认为秦观5踏莎行6词中/杜鹃声里斜阳暮0一句,/斜阳暮0语近重叠,或改为/帘栊暮0,或改为/斜阳度0,或称原本为/斜阳树0,或书之为/斜阳曙0,等等,不一而足(分别见张端义5贵耳集6卷下、沈雄5古今词话6、王楙5野客丛书6卷二十)。

其实,/见斜阳而知日暮,非复也0(杨慎5词品6卷三),/于理无碍0(王楙5野客丛书6卷二十)。

秦观的另一首5点绛唇6词中亦有/千里斜阳暮0之句,可见秦观并不回避/斜阳0与/暮0的连用。

秦观词5迎春乐6:/更春共、斜阳俱老。

0将/斜阳0与/老0字相接,其感叹人生之意,跃然纸上。

5踏莎行6作于晚年远徙郴州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秦观对自己人生的总结。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0隐喻前途迷茫、理想破灭。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0则暗寓着误入仕途的悔恨。

/杜鹃声里斜阳暮0一句,显然不是单纯写景的句子,更是自己将在孤凄中度过余生的一种象征。

/落花0在古代诗词中往往象征着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春天的离去,秦观词中的/落花0意象也不例外,它寄托着作者浓重的伤春情怀:/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0(5画堂春6)/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0(5如梦令6)在古代诗词中,春花又常常象征着人的青春年华,花落则象征着青春的逝去。

秦观5江城子6词曰:/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0登楼便添愁是因为看到/飞絮落花0,想到/韶华不为少年留0的缘故。

又如5千秋岁6:/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0/飞红0象征着/春去0,/朱颜改0则象征着青春的消逝,二者之间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

/东风0也是秦观词中常见的意象。

/东风0即春风,它的到来不仅意味着季节的变换,更意味着旧岁的结束,新年的开始,也意味着人又老了一岁,人生又少了一年。

秦词中的/东风0意象有时伴随着/年华0一词,其感叹衰老之意非常明显。

如:/梅英疏淡,冰澌溶洩,东风暗换年华。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0(5望海潮6),/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

0(5风流子6)/年华0的/暗换0与/行人0、/行客0的/渐老0是同步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0(5论语#子罕6)自从孔子发出这样的感叹之后,人们便常用/流水0象征流逝的时光,秦词中的/流水0意象也大多蕴含着同样的内涵。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

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处。

0(5蝶恋花6)此处的/流水0送走了春天。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细雨笼晴。

0(5八六子6)这里的/流水0带走了往日的欢娱。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0(5望海潮6)似乎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录,但/流水0与/往事0之间,显然有着特定的联系。

/斜阳0意味着白昼即将过去,/落花0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东风0象征着年华的变换,/流水0象征着时光的消逝,我们从这些意象里看到了一天、一个季节、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的逝去,感受到了词人对短暂人生的哀伤。

秦观还常常把这几种意象组合在一起,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

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0(5满庭芳6)/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

0 (5临江仙6)这是/斜阳0、/夕阳0与/流水0的组合。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0(5点绛唇6)/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0(5水龙吟6)/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0(5如梦令6)这是/斜阳0、/残阳0与/乱红0、/落英0的组合。

/流水落花无问处。

0(5蝶恋花6)/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0 (5江城子6)/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细雨笼晴。

0(5八六子6)这是/流水0与/落花0、/飞花0的组合。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0(5画堂春6)这是/东风0、/斜阳0、/落花0的组合。

应当说,这些意象在5花间集6以来的词作中并不鲜见,但它们在秦观词中反复频繁地出现,就反映了一种心理,即对时间的重视、对生命的珍惜。

二、秦观词的生命意识及其成因秦观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

陈师道5淮海居士字序6载秦观语曰:/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

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效至计,以行天诛,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于是字以太虚,以导吾志。

0大凡胸怀大志者,都力图在有限的人生岁月中,尽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建功立业,留名青史。

正如晋人傅玄诗曰:/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0 (5杂诗三首6其一)陆机5猛虎行6也有/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0的诗句,将/日归0与/功未建0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志士0总是有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这就是秦观对时间特别敏感的重要原因。

仕途风波险恶,人生道路曲折,现实并不是象秦观想象那样/功誉可立致0、/天下无难事0。

三十岁举进士报罢,三十四岁应礼部试罢归,直至三十七岁方登进士第,四十六岁即因坐党籍,出为杭州通判,此后一贬再贬,直至移送横州、雷州编管,从逐臣沦为罪犯。

对这一切,秦观是缺乏思想准备的。

宋人王直方曾说:/秦少游始作蔡州教授,意谓朝夕便当入馆,步青云之上,故作5东风解冻6诗云:-更无舟楫碍,从此百川通。

.已而久不见用,作5送和叔6云:-大梁豪英海,故人满青云。

为谢黄叔度,鬓毛今白纷.,谓山谷也。

说者以为意气之盛衰,一何容易。

0(5王直方诗话6)可见秦观心理之脆弱。

因此,原先的志向越大,后来的挫折感、失落感就越强烈,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在他的词中流露出来。

经常沉缅于对往事的回忆,是秦观词的一个特点。

如:/长记曾陪燕游。

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

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0(5梦扬州6)/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0(5满庭芳6)/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

0(5鼓笛慢6)/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0(5江城子6)在回忆往事的作品中,秦观常/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0(周济5宋四家词选6),/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0(5望海潮6),这是秦观词中常见的感叹。

如5长相思6:铁甕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

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

绮陌南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

曲槛俯清流,想花阴,谁系兰舟?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

晓镜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

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衰老之感,不遇之情,寄托在男女相思的描写中。

容易怀旧,是人的心理年龄变老的一个标志。

秦观被贬谪后所作之词,更常以当年在京城的燕游之乐,反衬今日的孤凄处境。

如绍圣元年(1094年)被遣离京时所作5望海潮6:/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0/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0将两年前的日游夜宴写得热烈欢乐,衬出今日的冷清孤寂:/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0绍圣二年春天,秦观在处州又写下了5千秋岁6词,词中曰:/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

0慨叹/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0其实,两首词怀念的都是元祐七年(1092年)的赐宴。

5淮海集6有诗题曰5西城宴集元祐七年三月上巳诏赐馆阁官花酒以中澣日游金明池琼林苑又会于国夫人园会者二十有六人二首6,所谓/西园夜饮鸣笳0、/西池会0指的就是这次宴集。

时间虽然只过了两三年,作者就已经非常敏感地叹息/渐老0、/朱颜改0了。

这些词作表明,秦观的衰老意识与其在政治上的失意有着密切的联系。

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年秦观与量移廉州途经雷州的苏轼相会时写了一首5江城子6: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当年/绿鬓朱颜0,意欲大有作为的师徒,如今/重见0时东坡年六十四,少游年五十二,已是/两衰翁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