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练习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练习

课时作业(八)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

据此回答1~2题。

1.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季风水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其优势自然条件为雨热同期,故B项正确。

季风水田区人多地少,可供开发的土地少,A项错误;C、D两项为社会原因。

2.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利工程量大B.机械化水平高
C.单产低,商品率低D.资金投入多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小农经营,资金投入少,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单产高,商品率低,故A项正确。

下图为“美国本土和中国东北部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农业区小麦种植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判断。

我国东北小麦种植区纬度高,地处中温带,热量条件差,A项错误;两个区域地形都是平原,并且都是著名的黑土分布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项正确;B、D两项叙述的均不是自然条件。

4.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图甲中展示的农业区属于()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气候区,以种植水稻为主,A项错误;图甲中所示的区域是美国著名的小麦带和玉米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B项正确;大牧场放牧业一般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图甲中所示的区域位于降水较多的平原,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C项错误;图甲所示的区域主要经营种植业,不属于混合农业,D项错误。

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5~7题。

5.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D.混合农业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据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确定,中心为北极,①地位于0°经线,45°N纬线相交处,位于欧洲西部,农业地域类型以乳畜业为主,因此C项正确。

6.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农产品商品率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

①地为乳畜业,商品率高;②地位于南亚地区,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
③地位于中国东北,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商品率高;④地位于阿根廷,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商品率高。

因此B项正确。

7.对③④两地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主要种植水稻,④地主要种植玉米
B.③地地广人稀,④地人均耕地面积小
C.③地经营方式为国有农场,④地经营方式为家庭经营
D.③地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④地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图中④地为阿根廷,主要种植小麦,A项错误;④地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B项错误;③地为我国东北地区,以国有农场为主,④地为家庭农场,C项正确;阿根廷农业的机械化水平高于我国东北地区,D项错误。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

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B.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C.③为混合农业
D.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答案:D解析:①类农业,畜牧业、种植业并重,农产品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

②类农业,种植业占主导地位,畜牧业比重偏低,农产品商品率低,可能为季风水田农业。

③类农业,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种植业比重极小,畜牧产品商品率很高,为大牧场放牧业。

9.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差B.③生产规模小
C.②科技水平低D.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C解析:混合农业市场适应性最强,如①。

季风水田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如②。

大牧场放牧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如③。

(2014·海南高考)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回答10~12题。

10.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B.土壤C.光照D.水分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图示经纬度可知,阿拉善高原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因此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

11.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引种其他棉花品种的目的,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引种彩色棉、有机棉,增加了棉花产品的类型,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降低运输成本依赖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引种彩色棉、有机棉并不能降低运输成本;引种彩色棉、有机棉只是改变了棉花品种,对生态环境没有起到改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依赖于科技进步。

12.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

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A.交通不便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D.土地多盐碱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农业机械化作业可以缓解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行机械化作业,可使棉花种植业投入的劳动力大大减少,缓解当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棉花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为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材料二澳大利亚常年植棉面积50万公顷,平均一个农场400公顷(6 000亩),是我国户均植棉面积的2 000倍;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的全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大面积种植同一个品种,采用同一个生产模式,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材料三图甲为“新疆棉花种植区域分布图”,图乙为“澳大利亚农业区域分布图”。

图乙
(1)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共同的不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针对该不利条件当地应提倡大力发展________农业。

(2)据材料总结澳大利亚的棉花种植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双选) A.市场狭小B.科技水平低
C.政策扶持力度小D.劳动力价格低
E.热量不足
(3)图乙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与下表中的________(甲或乙)对应。

对比于该国的棉花种植,该农业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答案:(1)光照充足水源不足节水(2)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BE(3)混合农业乙合理安排时间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市场适应性强(4)扩大棉花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加强研发,培育良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延长棉花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利润。

解析:第(1)题,回答该问题要考虑新疆、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从气候、水源角度考虑。

第(2)题,要求读懂材料,理解其地理含义。

从澳大利亚农业生产规模、机械化程度等方面回答。

比较新
疆和澳大利亚的自然区位条件、社会区位条件,分析选项选择。

第(3)题,明确澳大利亚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与分布即可顺利作答。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于东南和西南地区。

第(4)题,从市场、科技方面回答即可。

14.阅读关于家庭农场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家庭农场”起源于欧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家庭农场历史悠久。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正积极发展家庭农场。

在吉林省延边州,很多农村青壮年出国劳务、进城打工。

为解决农村无人种地的难题,2008年延边州开始探索“家庭农场”模式,即由农场承包村民的土地,付给村民租金。

几年来全州土地流转面积和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城镇化率达到67.04%。

材料二我国积极发展家庭农场的地区分布图(下图)。

(1)试评价上海松江发展“家庭农场”的自然区位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