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免疫调节(高考题)
考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2013课标I,4,6分)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2. (2013课标II,4,6分)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3.(2013山东理综,3,4分)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
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4.(2012北京理综,4,6分)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 浆细胞产生杭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5.(2012江苏单科,12,2分)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大规模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6.(2012广东理综,5,4分)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7.(2012福建理综,4,6分)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免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8.(2012四川理综,3,3分)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M细胞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9.(2011全国,5,6分)研究发现两种现象:1.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2.给动物注射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10.(2011重庆理综,3,6分)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
经医生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氧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 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11.(2011上海单科,6,1分)人免疫系统中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T淋巴细胞 C.致敏T细胞 D.浆细胞
12. (2012全国,32,11分)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
(3)一种病毒含有(填“1种”或“2种”)核酸。
(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
13. (2013课标,30,10分)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
已知内质
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
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
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 TP进行第二次免疫,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考点2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应用
1. (2013重庆理综,4,6分)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2.(2013山东基本能力,48,1分)人体健康与免疫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不能遗传给后代
B.感染病菌后发烧或发炎不属于免疫反应
C.皮肤和粘膜对病菌的防御能力由后天活得
D.免疫系统不会清除自身的衰老或异常细胞
3.(2013山东基本能力,49,1分)世界上已经发现了对现有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病菌”,人类健康面临新的威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能够导致“超级病菌”的产生 B.杀死体内所有细菌室防治疾病最有效的办法
C.使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病菌数量逐渐减少D一次性注射抗体柯世仁获得终生免疫力
4.(2011浙江理综,4,6分)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关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B.受体接受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
5. (2010江苏单科,5,2分)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6. (2011北京理综,29,18分)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说明血清中的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
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天。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
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
a. 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 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 A 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 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 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 细菌X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