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比较鉴赏

诗歌比较鉴赏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 虚:废墟。
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答:
【答案】 “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 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 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 年望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 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 乐观的情怀。
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本题型往往考查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或同一描写对象的 比较。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 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人公形 象;“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比较鉴赏既可以比较相同意象 表现的不同情感,也可以比较不同意象呈现的相近场景。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描写的情景有机融 合的一种境界。意境的核心内容是情和景的关系。一方面,相 似的环境可以表现有差别的情感;另一方面,相同的情感又可 用不同的环境来表现。在这一点上,比较鉴赏开拓了人们认识 情景关系的新格局。
(2016·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注]黄昏。 【注】 耿:微明的样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 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记游诗《游 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
答:
【答案】 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 乡村人情和古风民俗。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目。
(2016·高考全国卷丙)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2015·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 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 郭为虚[注]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目 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 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 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 意。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 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
【答案】 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 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 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语言比较鉴赏
表达技巧比较鉴赏
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本题型往往考查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 比较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这主要有以下几 种方法:①读诗(词)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 下了感情基调;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词)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 情感;③注意诗(词)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④ 注意诗(词)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词)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醉骑白马走空衢,恶少皆称电不如。 五凤街头新勒辔,半垂衫袖揖金吾②。 [注] ①飞鞚:策马飞驰。②金吾:古官名。 这两首诗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自主尝试] 令狐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苦练骑射技能, 渴望凭借自己的高超本领来建功立业的英雄少年。施诗中 的主人公是一个醉酒纵马,横行乡里,视百姓安危如草芥, 而对当朝权贵却毕恭毕敬的街头恶少。
诗歌比较鉴赏
诗歌比较鉴赏
[题型特点]
古诗歌比较鉴赏题在2014年考查频率较高,2015年和2016 年全国卷中均有一套试卷保持对该题型的考查方式,命题角度、 考查形式稳定,依然是课外诗歌与课内诗歌的比较鉴赏。特别 指出的是2016年全国丙卷的两道题目,均为比较鉴赏题。
古诗歌比较鉴赏题表面看来较难把握,实则有规律可循, 这种题型一般是命题人用两首诗歌考查一个考点,故比较鉴赏 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 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 。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整体把握,寻同求异,辨同析异”的原 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 的异同。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把握住比较鉴赏的方法——寻找“ 求同”和“求异”两类关键词,用“相同”去鉴赏“不同”, 也就是所说的存“同”赏“异”。
提问方式 (1)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2)给出一首诗词和学过的课本上的诗词篇目或诗句,对其 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3)给出一首词,对其上下片感情、手法等异同进行分析评 价。 (4)辨析一首诗词不同版本的妙处。
诗歌比较鉴赏
[解题模板]
诗歌比较鉴赏题的 4 大题型
四大 题型
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 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 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行 令狐楚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①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少年问题。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①分香②俗共夸。 白下③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④下迷芳草,卢女⑤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注] ①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做醴酪,又煮粳米及 麦为酪,捣杏仁做粥。②分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 饰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壶,曾任尚书 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 ⑤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