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写人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考写人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考写人记叙文写作指导导读: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一.高考记叙文写作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看三个高考作文试题:2009年湖南卷作文“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008年安徽卷作文“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

2007年浙江卷作文“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从以上作文试题可以看出,不管是明确要求写记叙文,还是要求文体自选,高考中的记叙文写作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有其自身的巨大优势。

二.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是用来做什么的?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

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

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

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

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

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

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

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

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

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如果片面求新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就会得不偿失。

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

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

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

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

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

人物的肖像描写,主要指描写人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

肖像刻画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形神兼备的肖像描写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时代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

人物的语言描写要做到立片言而尽显人物精神。

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

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

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誉,也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人物的动作描写要做到在举手投足之间见到人物的真性情。

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则要做到洞幽烛微,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窥视人物的心灵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的神韵,必须抓住景物的.层次和主要特征有序描写。

场面描写要突出场面的特点,要把人物置于场面之中。

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

细节虽小,却往往通过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

写人记事绘景,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

正面描摹,即对作文中要写的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正面而直接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

侧面烘托,则是借他人他物或环境,以衬托此人此物此景而显出精神的一种方法。

这样,写事件则场面活现,写人物则栩栩如生。

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

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

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2008江苏卷: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

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好奇心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

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

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

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

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

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

“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

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

“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

知道他好好的,我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

是花蕊中的一滴露。

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

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

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

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子的关心,温情与爱。

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点评: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成功的秘诀在于从“我”独特的视角探求老人的内心世界。

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

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能在“尺水”中“兴波”,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读来意味无穷。

这是2008年高考记叙文的拔尖之作。

记叙文的人物描写技能重点与难点:如何通过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概述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

二、了解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1.肖像描写。

人物肖像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

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如下面这段文字:“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反复出现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用以塑造刘和珍美丽的形象,更为了戳穿段政府的无耻谰言。

“他(鲁迅)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2.语言描写。

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的直接表现。

因此语言描写最重要是能反映人物的心声,并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

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就应该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去写作,否则就会很不谐调。

语言表达一定要得体。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

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

”胆小的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3.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塑造人物,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药》写刽子手康大叔,主要就是用行动描写来对他的流氓反动性格进行刻画的: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

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贪婪的一面)“老栓只是忙。

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流氓形象)4.心理描写。

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是心理描写,它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大致有以下几种:a.直接描写心理。

往往表现为“××想”“他觉得……”。

b.用动作表情写心理。

如他“拖着铅一般重的腿。

”c.环境写心理。

如“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他脸上,这使他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d.内心独白写心理。

“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

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e.幻觉写心理,也可以通过梦境写心理。

《祝福》结尾: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的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三、了解用哪些手段来描写人物以下是根据曾获奥斯卡金奖的美国著名电影《音乐之声》的一个片段描述的一段话: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到一边,六个孩子从房间里出来,排成一队走下楼梯。

又有一个女孩来到队前,父亲让她站到队中。

父亲为孩子和玛丽亚小姐互相介绍。

下面还有一段文字,与上面文字描述的对象相同,看看给我们的感受是否也相同呢?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地望着楼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