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
辅助排痰
• (2)机械装置辅助排痰: • 1)震动排痰仪: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震 动产生的冲击力透过皮层。肌肉组织,达到细小气管,使 气道内壁的痰痂松动、脱落,利于排出。叩击顺序为:自 下而上,由外向内。但是震动排痰不能代替咳嗽。 • 2)机械性吸气/呼气装置:又称吸痰机,如患者因呼吸肌 无力无法产生有效咳嗽时,可使用吸痰机辅助排痰,其工 作原理是模拟正常的咳嗽机制,在吸气时输送气流产生正 压,使肺泡扩张;吸气末屏气后迅速转为负压,快速的压 力转换产生高速呼气气流,刺激咳嗽,将分泌物冲出。使 用吸痰机时压力一般不超过(-40cmH2O,+40cmH2O)并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避免发生肺损伤,凝血功能异常、 有气胸风险者禁用。
按时翻身进行有效咳嗽排痰
• 最少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防止肺泡萎缩及肺不张,翻 身同时给予扣拍背部,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有肺泡周围 进入气道而咳出,保证支气管的排痰通畅。
• 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咳嗽是一种反射性 防卫动作,可以有效地消除肺内痰液,具体方法是:嘱患 者深吸气,在呼气达到2/3时用力咳嗽,反复进行。使痰液 震动,由肺泡周围进入气道而排出。
吹气球训练法
• 指导患者深吸气后,尽量将所有气体吹到有 弹性的气球内部,以提高肺活量,同时利用 气球的弹性阻力进行呼气肌的训练
腹部抗阻力训练法
• 在患者腹部放置盐袋加压或操作者手部力量 施压,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练习,以增加膈 肌的负荷,有利于提高膈肌力量。
呼吸训练器法
• 可通过专门的呼吸训练器进行练习,呼吸器 上的刻度显示可直接反应患者的呼吸指标, 有利于增强患者信心。
辅助排痰
• (3)负压吸引:负压吸引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但是 未建立人工气道者,吸痰效果往往不理想,且容易引起上 呼吸道损伤,建议在纤维支气管镜导引下吸引。吸痰的并 发症(如低氧血症、刺激分泌物产生、感染、恐惧等)在 这类患者中尤为显著,故吸痰时应尽量动作轻柔,建议采 用浅部吸痰法以减少并发症。
氧化雾化、氧疗
• 遵医嘱每日4次氧化雾化,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以利于 痰液排出。 • 根据患者氧合状况进行吸氧,调节氧流量使Spo2维持在 94%--98%;尽量避免面罩吸氧,以免加重CO2潴留。
呼吸功能训练
• 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以增强呼 吸肌的力量和耐力,避免呼吸肌废用性萎缩 和肺泡萎陷,增强咳嗽力量。 • 常用的方法有腹式深呼吸、吹气球、呼吸训 练器法、腹部抗阻力训练。
辅助排痰
• 咳嗽无力和痰液潴留是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共同面临的问 题,也是护理难点 • 1、传统胸部物理治疗:积极进行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气 道温湿化,并配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化痰剂,以使分泌 物稀释、松动,促进排出 • 2、辅助咳嗽技术:手法和机械装置辅助咳嗽可有利于痰液 排出 • (1)手法辅助呼吸:将双手置于患者双侧肋缘下,并向患 者发出深吸气指令,待患者吸气结束后,指令患者开始用 力咳嗽,同时双手向内上施压,帮助分泌物排出。严重咳 嗽无力者,可由另一助手同时向内挤压胸壁。
腹式深呼吸+缩唇呼吸法
• 患者平卧或床头抬高,操作者站在病床一侧, 一手置于患者胸部,一手置于腹部,指导患 者胸部不动,利用膈肌的力量进行吸气;先 用鼻腔缓慢深吸一口气至最大肺容积使腹部 隆起,再将嘴唇缩成小口慢慢地呼气。腹式 深呼吸练习简单易行,长期训练有助于增强 膈肌强度,增加肺通气量,还可避免COPD 患者气道过早陷闭,
其他
• 病室环境:每日开窗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 必要时紫外线消毒,减少和控制探视人员。 • 戒烟; • 注意保暖; • 必要时留取痰标本进行药敏试验; • 合理使用抗生素; •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 感染,特殊感染患者进行单间隔离;
其他
• 全身支持治疗,提高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 • 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避免紧张、 焦虑,以及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咳嗽和翻身。
体位
• 早期采取平卧位,有利于改善肺通气;生命体征 平稳后可将床头略抬高;腹壁膨隆明显时,可考 虑使用腹带固定腹壁,以提高通气效率。 • 保暖;避免因受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
口腔护理
•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 每日进行四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干净,鼓 励患者自己漱口,有效预防口腔黏膜干燥,使黏 膜吞噬消灭细菌的能力达到最大化。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 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
一、
二、
呼吸功能的临床表现
体 位
三、 五、
六、、按时更换体位有效咳嗽排痰
氧 化 雾 化 和 氧 疗
七、 呼
八、 其
吸
功
能
训
练
他
临床表现
• 脊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有:肺通气功 能下降、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咳嗽无力、痰液 潴留、肺部感染、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