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涉外旅游专业适用执笔人:黄邦恩审核人:王宏兰编撰日期:2008年11月一、课程概述课程类型:A课程性质:必修计划时数及学分:56课时,4学分实践课时比例(%): 0%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否本课程定位及作用:《导游基础知识》是涉外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为指导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特制订本大纲。
大纲的各项规定应作为教学安排、教材编写、教学质量检查的依据。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导游基础知识,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开设本课程的意义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福建概貌、旅游发展、中国的历史常识、民族民俗、宗教、古代建筑、园林等方面的知识,为其日后考取导游员资格证书做准备,也为其毕业后能胜任导游工作打卜•良好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能利用该知识为旅游事业服务或出谋献策。
二、课程内容描述(一)福建概貌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福建省的自然环境、政治与经济建设、社会事业与人民生活状况,并能在导游工作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
1、自然环境(D熟悉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征。
⑵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大致分布情况。
2、政治建设(1)掌握福建省行政区划情况以及9个设区市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和习惯上的别称、通称等知识。
(2)了解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能在导游工作中正确运用这些知识。
3、经济建设了解福建省经济建设情况和成就;熟悉交通设施情况和主要产业在全国的位置。
4、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了解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的基本情况。
(-)旅游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旅游活动、旅游业、旅游市场、旅游组织的概念、分类及发展状况。
1旅游活动及其分类(1)熟悉旅游活动体系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掌握关于•旅游和游客的概念(2)熟悉旅游活动的种类。
2、旅游业(1)熟悉旅游业的定义,掌握旅游业的构成。
(2)了解我国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旅游市场(1)了解旅游市场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掌握国际旅游六大旅游市场的划分并了解各个市场的基本特点。
(2)熟悉我国我省海外客源市场的构成,以及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4、旅游组织(1)了解旅游行政组织的模式与职能,了解旅游行业组织的基本职能。
(2)了解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熟悉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3)了解重要的国内旅游行业组织及国际性旅游组织的概况,掌握世界旅游日的日期和背景知识。
(%1)历史知识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对中国历史有比较全面、系统的把握,掌握导游工作中应有的历史文化常识,促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1、中国历史(1)掌握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掌握在科技方面属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的成就。
(2)熟悉在思想、教育、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开创性的建树及最高成就。
(3)了解其他历史事件、人物、成就及相关年代。
2、历史常识(D熟悉中国缶史上主要王朝国号的来由,熟悉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熟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等名称的概念。
(2)掌握天干、地支的名称顺序及其组合方法,了解古代年、月、日记录方法,掌握(时)辰的概念及其对应的时间,了解四时、节(气)名称。
(3)熟悉阴阳、五行、八卦的基本知识。
(4)熟悉科举考试制度基本常识,熟悉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名称。
(5)了解避讳以及姓、氏、名、字、号的初步知识,熟悉其中的典型例子。
3、福建历史概述(D熟悉福建历史的演变过程,掌握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有关知识和福建行政区划的变化。
⑵了解其它有关知识。
(%1)民族民俗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中国民族的概况、汉族的节日、部分少数民族的概况及其民俗文化知识。
(D掌握中国民族的人口、分布及语言文字概况。
(2)掌握汉族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熟悉节日的起源及有关活动。
(3)掌握本章所列少数民族基本概况:主要分布地区、语言所属语系、主要居住方式、服饰、代表性食品、特殊社交习俗和禁忌。
(4)掌握福建特异民俗分布的地区和主要内容。
(5)掌握本章所列主要旅游客源国的禁忌和礼仪,了解其它习俗。
(%1)宗教知识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中国四大宗教基本知识。
1、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概述(1)熟悉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
(2)掌握中国一些少数民族所信仰宗教的名称。
2、佛教(1)了解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过程及印度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熟悉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及密乘佛教的基本区别。
(2)熟悉佛教在世界传播的路线,了解佛教三大体系在中国传播与发展概况,掌握汉地佛教及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名称。
(3)了解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
(4)熟悉佛教经典名称及标记。
(5)熟悉佛教供奉的对•象。
(6)熟悉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
(7)熟悉佛教教职人员和信徒的称谓、常用的礼仪及常见的佛事。
3、道教(1)掌握道教创始人姓名及创始时间,熟悉道教两大教派基本知识。
(2)了解道教的基本教义。
(3)掌握道教经典名称、标记及供奉的主要对象。
(4)了解道观的主要殿堂、教职人员称谓及斋醮。
4、伊斯兰教(1)掌握伊•斯兰教创始人名及“伊斯兰”、“穆斯林”的涵义,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掌握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路线,掌握伊斯兰教的主要宗派。
(2)了解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
(3)熟悉伊斯兰教的经典名称、标记、信奉对象、主要节日和习俗、教职人员主要称谓。
(4)掌握清真寺建筑主要特点。
5、基督教(D掌握基督教创始人名及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两次大分裂。
(2)掌握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简况。
(3)了解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4)掌握基督教的经典名称、标志及信奉对象,了解其教职人员的称谓及主要节口。
6、福建宗教了解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福建的传播过程。
熟悉其传入福建的时间、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1)古代建筑与园林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特色、分类、组成要素、构景手段等知识,使学生提高将本章知识与历史、宗教等相关知识结合运用的水平。
1、古代建筑(1)掌握古代建筑思想,了解台基、木头圆柱、大梁、山墙的基础知识,熟悉须弥座、开间、斗拱、彩画和藻井的概念、形式,掌握各式屋顶的概念、形式、等级。
(2)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五大特点。
(3)了解宫殿建筑布局的设计思想,熟悉左祖右社及前朝后寝的含义。
熟悉宫殿外的主要陈设及其作用、象征意义。
(4)掌握我国历代帝王陵墓封土的沿革,熟悉帝王陵园的建筑布局,了解墓室结构及随葬品的基本常识。
2、古代园林⑴了解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熟悉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掌握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特色。
(2) 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熟悉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类别。
⑶掌握中国古代园林的七大构景手段。
(%1)旅游景观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主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熟悉其中重要景观。
1、熟悉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自然景观(1)熟悉我国地文景观的主要分布地区,掌握名山的名称、所在地、主要景观特点,了解这些名山的地质构成和著名的人文景观。
(2)水域风光%1掌握我国著名江河的长度、流经的省市区以及沿岸的著名旅游区。
%1掌握湖泊按成因划分的类别及代表性湖泊名称,掌握我国著名湖泊的名称、所在地、地位及湖区著名景区、景点。
%1熟悉泉与矿泉的类别,掌握各类名泉的名称及所在地。
%1掌握我国著名瀑布的名称与所在地。
%1掌握我国大陆海岸线基本情况,熟悉我国著名海滨风景区概况。
(3)生物景观%1了解我国植物资源概况,掌握我国“化石植物”名称,掌握一些植物的象征意义,掌握一些树木花卉的最佳观赏地。
%1了解我国某些旅游区特有动物的名称,熟悉我国某些一•类、二类保护动物名称。
(4)天象与气候景观%1了解我国气候环境概况。
%1熟悉我国著名天气景观名称。
3、人文景观(1)了解本章中所列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熟悉各景观的名称、所在地、形成时间,以及所属类型。
(2)熟悉这些景观的特色或地位和其中的著名景点。
4、旅游资源的分类(1)了解世界遗产地的概念和状况,掌握我国现有世界遗产的数量、类别以及名称。
了解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况,掌握我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数量。
(2)了解国家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的类型和代表景区,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和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的概况。
(3)了解A级旅游区的概况,掌握4A级旅游区的数量。
5、福建旅游景观(1)掌握我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的名称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
(2)掌握武夷山世界双遗产、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以及2个国家5A 级旅游区、25个国家4A级旅游区、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名称、所在地、主要景区景点的概况。
⑶了解书中所列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况。
(%1)风物特产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中国著名风物特产,提高学生把这些内容与旅游接待中品尝、购物等活动结合起来予以运用的能力。
1、名特产品(1)掌握我国著名陶瓷器的名称、产地,了解其特点。
(2)掌握我国著名丝织品的名称、产地,了解其特点。
(3)掌握我国四大名绣的名称、产地、代表作品。
(4)了解茶叶的分类,掌握我国传统名茶的产地、名称及来历,了解其特点及加工工艺。
(5)掌握文房四宝著名产品的产地、名称来历,熟悉其特点并了解其原料、工艺、品种等。
(6)熟悉中国名酒的类别及其代表性品牌,了解各类酒的特点及生产工艺,掌握各类名酒的名称、产地、特点。
(7)了解著名中药材中成药的常识,熟悉其名称、产地、功效。
2、工艺品(1)掌握我国著名漆器的名称、产地、特点。
(2)掌握我国著名金属工艺品的名称、产地,熟悉其原料及工艺。
(3)了解我国著名玉石原料的品种、产地、特点,掌握著名玉雕及石雕的产地名称并了解其风格特点。
(4)熟悉我国著名木雕的名称和产地。
(5)了解我国竹刻的主要品种,熟悉著名竹刻的名称、产地并了解其主要特点。
(6)掌握木版年画的名称、产地,熟悉内画壶和木版水印画的工艺。
3、福建风物特产(D熟悉福建主要手工艺品的名称、产地、特点和地位,了解其制作过程。
(2)熟悉福建主要土特产品的名称、产地、特色。
三、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四、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涉外旅游专业基础课,开设在第一学期,与同时开设的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以及后续开设的导游服务、现场模拟导游课程共同构成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课程。
为学生参加考证奠定良好地基础。
五、考核要求学生总成绩为:平时.成绩(30%)+期末试卷成绩(70%)1 .平肘成绩由平时考勤考核、平肘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成绩共同组成2、期末考试要求教师出题范围要涵盖课堂所上内容,题目难度适中,题量适中,基本题型都要具备,如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等要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