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测试卷语文试卷(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一、积累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完成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轻飞màn 舞殷红 àn 然失色翘首2.默写或根据要求填空。
(8分)①,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③,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⑤,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⑦法不阿贵,。
(《韩非子》)⑧,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3.下面这则新闻有两处病句,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4分)①2016年11月11日省老年人体育节宿迁分会场闭幕式暨全国老年人健步走大联动启动仪式在市人民广场举行。
②全市12支老年体育健身队表演了一台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文体节目,再现了老年人的精神风采。
③据了解,省老年人体育节分会场活动在我市已经连续举办朵届,是我市老年人体育的活动品牌,今年的主题是“自觉参与健身,共享健康快乐”。
修改意见一:第句,。
修改意见二:第句,。
4.综合性学习。
(4分)中国大运河已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10月26日,由新华社主办、国家文物局支持的“重访大运河”活动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启动。
未来一个月,新华社全媒体采访团将从通州出发,沿大运河南下,途经大运河沿岸8个省份、20多个城市,通过全媒体形式全景展现2500岁中国大运河的魅力。
【材料二】对于现存的大运河城市段,应该原生态地去保护,特别要注意沿河原生态景观的保护和留存,在这个基础上去加以必要的整顿和治理,千万不要为了发展旅游去搞假古董。
保护运河沿岸的民风习俗,也许比保护一幢建筑、一件文物更有价值。
文物是死的,人和环境才是构成文化的基础,不顾一切地改造动迁,必然是对运河文化的破坏。
①根据材料一,拟一条一句话的新闻。
(2分)②根据材料二,说说保护运河文化这个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注意哪些?(2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古诗,完成5--6题。
(4分)溪居柳宗元.诗中说(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10分)(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乙)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嬉笑自若。
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郗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因闭其目。
”会王复问,对如前。
王曰:“何乃似郗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遵命。
”左右皆笑。
(选自《三国志》)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攘除奸凶②深入不毛 _____ ______ ③不如是④左右皆笑 _____ ______8.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余将告于莅事者苟全性命于乱世B.跪而拾之以归先帝不以臣卑鄙C.郗正闻之唐人尚未盛为之D.启窗而观宜泣而答曰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后人感叹诸葛亮的语句,请根据甲、乙文选段分析“英雄泪”饱含哪些感情?(2分)(三)阅读《艾在端午》,回答11-13题。
(6分)艾在端午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
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
②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
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
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③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
每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④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
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⑤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
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11.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12.“艾”成为端午节主角的原因是什么?(2分)13.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四)阅读《好文章是“憋”出来的》,回答14—16题(9分)好文章是“憋”出来的①好文章都是“憋”出来的——可以说是世界上一切好文章创作的共同规律,概莫能外。
所谓“憋”字,据笔者管见,至少有熬、悟、磨三层意思。
②先说“熬”,任何文章创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要达到一定的度,才能出精品佳作,历史上“熬”出好作品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也就是“二十年媳妇熬成婆”的道理。
真正好的文章,还是要靠时间去慢慢“熬”,靠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去努力。
相反,那些在文章创作上偷工减料,投机取巧,走捷径,都只能出次品、赝品、废品,出世快湮没也快。
③“憋”字还有“悟”的意思。
文章创作中的“熬”,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劳动,消耗时光;也不是一味地死熬、傻熬、硬熬;而是“熬”中有“悟”。
通常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后,突然开悟、醒悟、恍然大悟,创作灵感如同春潮滚动,汹涌澎湃,好的作品,传世佳作,往往就会在这时候问世。
苏轼因“乌台案”屡被贬谪,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几经磨难。
世态炎凉让他满腔郁闷,生活困顿让他倍受煎熬,这一切都让他“憋”得受不了。
这时,他来到赤壁古战场凭今吊古,看大江东去,“遥想公瑾当年”,喜怒哀乐顿时忘怀,浩然之气充沛于胸,不由豁然开朗,参透人生真谛。
于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喷薄而出,前后《赤壁赋》惊艳问世,他一生最好的作品就在流放地湖北黄州“憋”出来了。
④“憋”字也有“磨”的意思。
此处的“磨”,绝非磨磨蹭蹭之意,而是反复打磨、细心修改。
古人说:“书读百遍,精义自见。
”同样道理,好的文章,也需要花时间反复修改,耐心打磨,方可大放异彩。
左思写《三都赋》,“磨”了十年,修改无数,殚精竭虑,苦心孤诣,结果是“文成,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是在“磨”,“磨”的结果,《红楼梦》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至今无人逾越的高峰。
⑤“憋”,又好似酿酒厂的原料发酵,拳击手赛前的积蓄力量,军队战前的厉兵秣马,“憋”到火候了,“憋”到时间了,“憋”足气势了,后边的事情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5.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写文章“熬”“悟”“磨”的具体含义(每处12字以内)。
(3分)16.请分析第④段的论证的论证思路。
(4分)(五)阅读《母亲的菊花》,回答17—21题。
(11 分)母亲的菊花①自从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再没有拍过照片。
我知道母亲是怕睹物伤情,因为以前的照片都是他们两人的合影。
②这一年开春,长期憋闷的竹鞭爆开了,几十只尖钻捅破泥层,玩命似地往上蹿,老远就能让你感受到那股咬牙切齿的狠劲。
母亲看着那节节飙升的绿势,眉目间有些开朗了。
我说:“妈,拍张照片吧。
”母亲叹口气,刚有些活泛的脸色又黯淡下去,“等等吧。
”我没有再说话。
③仲夏时节,门前的景象壮观起来,整个麦地忽拉一下就变了颜色,千丝万缕的金线在天地间交织。
母亲眯缝着眼,瞅着那一地金黄,脸上的表情生动起来。
我说:“妈,来张照片怎么样?”“再等等吧。
”她的目光投向远方,我想,她大概又想起父亲来。
④风泼过来像一碗冷水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
田地里仰躺着一大片割倒的庄稼,一眼望去顿时空旷了许多。
一种繁华落尽的感觉侵袭过来,我以为母亲的心情是不能好了。
不想回屋后,发现母亲眉宇间竟隐约着几分喜气。
“再等几天,给我拍张照吧。
”我先是觉得惊喜,因为母亲终于能让她的心灵从阴影里迈出步来,摊在阳光下晾晒。
同时我也有几分疑惑,母亲究竟在等什么呢?一天,母亲对我说:“那菊花该开了吧,什么时候开了,你就给我照张相。
”⑤我顿时明白母亲等待的是什么了。
父亲生性爱花,常说养花可以怡情冶志,多年来一直汲汲此道,倒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清芬和愉悦。
园前屋后,常见黄桃白李迎风摇曳,天井阳台,更有杜鹃、山茶步步生姿,窗台上的一盆文竹,檐角垂下的几线薜荔,无不透出盎然的生机和喜悦。
但在这么多的花品中,父亲最喜爱的,还是后园篱下的几丛菊花。
他一生淡泊名利,专心做学问,还有一手好书画,画菊是他的擅长,疏疏几笔,白纸黑墨,却透出凛凛的秋意和风骨。
他常说菊花飘逸清高,最具品格。
我幼时承欢膝下,耳濡目染,对这花中君子,向来有种偏爱。
母亲与父亲相处日久,受到的影响想必会更深吧。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与母亲一起展开了等待。
⑥树叶是最先落下的,一片片在风中悬舞;然后是牵牛花,再也发不出那每个清晨都要吹响的生命的号角;后来连不时迸绽美丽火花的月季也消沉了。
光秃秃的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糖葫芦似的圆珠。
时光一天天地流走,篱下那些菊花的花蕾却探出嫩绿的头,有些还鼓胀开来,咧开惊喜的小嘴。
母亲注视着菊花,眼中的笑意越发深了。
如果说所有的等待都是一种惩罚的话,那么我想也许会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等待花开,等待美丽的绽放。
一日晨起,我没有看见母亲,推门出外,却见母亲站在篱旁,两朵菊花早吐露开来,黄灿灿的像两张嗔喜的笑脸。
以后的几天里,我们的等待已经变成一种享受,因为随时都会有惊喜撞进我们眼中。
⑦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替我拍张照吧。
”我默默地拿起相机陪母亲走了出去。
在秋天的阳光下,那些菊花明亮而安详,细长蜷曲的花瓣里涌动着一个个金黄的漩涡。
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我赶紧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永恒的瞬间。
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常常捧着那张照片端详,脸上也有了舒展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