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1讲解

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1讲解

根本没有外在世界,一切都存在于内在之中
对于科学家来说,只要一个说法合乎逻辑(logical) 同时又有实证(empirical)的支持 就可以视作真实
但严格的说,这只是假设/理论
8
进化论是事实fact,还是观点opinion,还是假设 hypothesis?
在《老友记》第二季第三集中 生物学家罗斯
1、自变量的增加会导致因变量的变化(增或减): “过度上网会导致青少年学习成绩的下降” 2、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正(或负)面的影响: “新闻传播学历对记者的专业精神有正面影响”
3、自变量的某组比其他某(些)组在因变量上的程度更高(或低):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视迷比其他人更认为这个世界是黑暗的”
5
什么是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试图寻求真实的工作 旨在探究事情真相并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在探索的过程中 科学家们逐渐总结了一套通过亲身经验来发现真实的方法 这些方法形成科学(方法论),供后来者参考
6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过去,不同学科的方法论壁垒森严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现在,不同学科不同方法之间的交叉已经主流趋势
18.期末随堂闭卷考试(包括统计学上机考试)
3
开幕大拷问
1.你认为新闻传播学属于哪个学科范畴? 2.传播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3.请举一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选题
并给出你初步的研究方法
4
我倒是想到了一个题目? 是快播禁播导致女生失踪吗?
从2014年8月9日重庆女大学生高渝失踪案开始, 短短一个月内,连续19个年轻女性失踪。 网友调侃,是因为快播被禁导致女大学失踪。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传播学命题吗? 如果是,该怎么展开科学(而非YY)研究?
回到女生连续失踪的话题,如果展开研究, 你应该提出什么样的研究问题,做出什么样的研究假设? 这些问题和假设中,媒介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2
传播学中变量的关系:传播作为先决变量(前因)
Communication (e.g. interpersonal, group, organizational, mass)
Life Style
25
传播学中变量的关系:传播作为因变量(后果)
Social-Economic Status
Social Needs
Psychological Needs
Communication (e.g. interpersonal, group, organizational, mass)
12
科学研究的特征
与其它获取知识的途径相比,科学的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1.公开的(public VS. private) 2.客观的 (objective VS. subjective) 3.以实证为基础(empirical VS. speculative) 4.经过系统的积累(systematic and cumulative VS. anecdotal) 5.具有一定的预测性(predictive VS. ad hoc)
Life Style
26
第四步:如何选择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
定量方法难为而易工、定性方法易为而难工
问卷调查
个案研究
实验法
量化
传播Biblioteka 质化 深度访谈内容分析 观察法
在设计研究方案的时候,要确定我们的分析单位
焦点小组
个人(微观层面):对微博用户进行调查 群体(中观层面):对残疾人QQ群进行研究
27
社会 (宏观层面):比较中美两国的新闻体制
研究假设:是对所要研究的变量之间关系的本质、方向、函数关系 及关系强度的正式的清晰的定义和描述。
例:基于文献综述,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假设:
1. 对互联网特征评价越好的人越有可能采纳它。
2. 认为互联网在社会中越风行的人越有可能采纳它。
3. 认知到更大的互联网需求的人越有可能采纳它。
19
假设的常见表述方式
2、Predictive Power (will it occur and when?) 预测力
3、Parsimony (the fewer elements the better) 简洁性
4、Falsifiability (can be proven wrong) 可被证伪性
5、Internal Consistency (no contradiction) 内在一致性
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 第一讲 课程简介、传播学的方法论
周裕琼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yuqiongzhou@ 学生接待时间:每周一16:00-18:00
参考书
社会学研究方法之经典书 通俗易懂的统计学入门书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英)安德斯.汉森等著,崔保国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社会研究方法》,(美)艾尔.巴比.,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
课后作业
回到你们最开始提出的研究问题 请尝试着完成概念化的过程 身边的现象学术上的概念可供测量的变量 最终形成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 下节课老师会抽同学报告
28
29
传播学主要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但中国的传播学却扎根于人文科学的土壤
所以,在方法论上显得比较单薄
人文科学
推荐阅读:
汪丁丁《复杂思维为何艰难》 链接
赵鼎新《社会科学研究的困境:从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谈起》 链接
7
什么是真实?
前现代的观点:眼见为实 现代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后现代的观点:所有的真实都来自于自我想象
6、Heuristic Provocativeness 启发性
7、Organizing Power (linking all theories) 组织力
10
为什么我们要在科学研究的时候强调方法和规范?
目的就是让别人可以复制我们的方法,检验我们的数据,进行证伪
人类学大家玛格丽特米德对 萨摩亚人的研究是经典
7.将研究结果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
8.必要的话,可进行重复研究
16
第一步:如何选题?
选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 选题会不会太宽泛? 2. 所选的主题真的能够调查吗 3. 所收集的资料能够进行分析吗? 4. 所得到的结论有没有普遍的价值? 5. 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和经费? 6. 会不会使研究对象受到潜在的威胁?
和神神叨叨的菲比 就进化论展开了一场
鸡同鸭讲的辩论 4’&15’
9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千秋万载的真理吗?
恰恰相反,好的研究、好的理论是要可以被证伪的!
传播学者Chaffee和Berger (1987)提出了以下7个标准
1、Explanatory Power (why did it occur?) 解释力
Knowledge Perception Attitudes Behavior
23
传播学中变量的关系:传播作为协变量(促进因素)
Non-Comm. Force (e.g. social
context, material award/punishment
natural event)
Communication
《社会学的想象力》,(美)赖特 米尔斯著,三联书店2005年。
2
各种统计学和SPSS教程
教学安排
大致内容安排如下:
3-4.方法论
5.概念化 6-7. 抽样
考核方式:
8-9. 问卷设计 10-11.实验法 12.内容分析法
平时成绩30%(课堂发言、考勤、作业) 期末考试70%
13-14.统计学原理
15-17. 统计学实践
不同类型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理论,仅以媒介使用研究为例 Empirical theories: Media Choices/Program Choices
Media richness theory Normative theories: 使用与满足理论(U&G)/Play theory
14
如何做研究?
17
第二步:如何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的资料来源: – 专业期刊 – 专著 – 流行性杂志 – 网络
• 文献回顾集中的要点: – 在这个领域已经做过哪些类型的研究? – 前人的研究有哪些发现? – 前人的研究中,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哪些建议? – 哪些方面的调查还没有做? – 前人研究中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 自己的研究主题对这个领域的知识或认识会有哪些贡献
20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之比较
并非所有的研究都需要提假设 有些探索性研究, 只需要提出研究问题即可 结论性研究, 才需要提出研究假设
是否涉及 研究问题
概念?

关系?

关系强度?

关系方向?

关系形式?

研究假设 有 有 有 有
可能有
21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并非凭空而来 或来源于生活,或来源于文献,或来源于理论
而弗里曼对她研究方法的批 评也同样被奉为经典
在传播学中,我们膜拜的 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
也曾被多次证伪
证伪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引刀自宫
11
获得知识的四种途径
1、遵循传统: something is true because it has always been true. 2、遵循习俗:something is true because it is “self-evidence” 3、遵循权威:to follow a trusted source, the emphasis is on the source, not on the methods 4、遵循科学:to discover truth through objective evaluations of data
除此之外,本课程所要讲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还是
6. 定量的 (quantitative VS. qualitativ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