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补偿点: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2.光周期现象: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某一定时期必须要求有一定的日照(或黑夜)的时数才能成花的现象3.渗透调节:通过主动增加溶质,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以有效地增强吸水和保水能力,这种调节作用称为渗透调节。
4.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就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5.春化作用:低温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后,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
6.光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称为光形态建成,亦即光控制发育的过程。
7. 极性运输: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逆向运输的现象。
极性运输是一个主动过程,需要消耗生物能。
8.共质体:包括所有细胞的原生质,即所有细胞生活的部分.原生质体之间有胞间连丝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整个根系中的共质体部分是连续的体系质外体:指没有原生质的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以及中柱内的木质导管9.冻害与冷害: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危害称做冻害;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的危害称做冷害。
10.氨基酸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所带净电荷为零,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11.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12.结构域:在蛋白质三级结构内的独立折叠单元。
结构域通常都是几个超二级结构单元的组合13.水势:溶液中水的化学势与同温同压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称为水势。
14.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吸收养的量或放出二氧化碳的量。
15二氧化碳饱和点:当CO2浓度提高到某一值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环境中的CO2浓度被称为CO2饱和点16 代谢库:是指消耗或贮藏有机物的部位和器官,主要是指消耗或积累碳水化合物的果实、种子、块根、块茎等。
17.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
18光呼吸:植物绿色细胞依赖光照,吸收 O2 和放出 CO2 的过程。
19.渗透势:渗透势是由于细胞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
20.细胞全能性:指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携带着一个完整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1.生理酸性盐,22.代谢源:是指能够制造并输出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23.抗性锻炼:植物的抗逆遗传特性需要特定的环境因子的诱导下才能表现出来,这种诱导过程称为抗性锻炼。
24.三重反应:乙烯抑制磺化豌豆幼苗上胚轴的伸长,促进其加粗生长并使胚轴失去负向地性而横向生长,三者合称为“三重反应”,是乙烯特有的生理效应。
25.自由基:指具有为配对的电子的分子集团,是不稳定的化学性很强的物质。
10光形态建成26.C02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的量和呼吸作用放出CO2的量达到相等时的外界CO2浓度。
27.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是指偶联个胞外刺激信号(包括各种种内、外源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27.源-库单位:代谢源与代谢库及其二者之间的输导组织;或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与库的合称。
28.种子休眠: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后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休眠。
29.单盐毒害;植物被培养在某一的盐溶液中,不久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的这种现象。
30.逆境蛋白:逆境环境,如干旱、高温、低温、盐碱、病原菌、紫外线等诱导植物体内形成新的蛋白质的统称。
31.离子颉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盐类水溶液在培养植物时,由于离子间相互抵消对植物的单盐毒害作用,使植物生长正常。
32.光敏色素:一种对红光和远红光的吸收有逆转效应、参与光形态建成、调节植物发育的色素蛋白。
33.光周期现象:昼夜的相对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叫做光周期现象。
34.衰老:在正常条件下发生在生物体的机能衰退并逐渐趋于死亡的现象。
35.蚜虫吻针法:利用刺吸性昆虫口器——吻针收集韧皮部汁液的方法。
3、植物的冻害主要原因是什么?植物如何产生对低温的抗性?这种抗性增强的可能原因是什么?4 答:主要原因:⑴结冰伤害细胞间结冰伤害细胞内结冰伤害⑵蛋白质被损害⑶膜伤害对低温的抗性:⑴植株含水量下降⑵呼吸减弱⑶ABA含量增多⑷生长停止,进入休眠⑸保护物质增多抗性增强的可能原因:⑴温度逐渐降低是植物进入休眠的主要条件之一。
⑵光照长短短日照促进休眠长日照阻止休眠⑶光照强度秋季光照强、抗寒力强秋季光照弱、抗寒力弱⑷土壤含水量多、抗寒力差不要过多,提高抗寒性⑸土壤营养元素充足,增强抗寒性缺乏,抗寒力降低1. 简述细胞膜的功能。
1 分室作用,生化反应场所,物质运输功能,识别与信息传递功能。
2.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2 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放出O2保持大气成分的平衡。
3.说明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
3 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限而不能完成生活史。
缺乏该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病症,提供该元素可以恢复正常。
这种元素与植物代谢有直接关系,并不可由其它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补偿。
4 简述植物吸水和吸肥的关系.3.比较IAA与GA的异同点。
(7分)1) 相同点:(3.5分)a.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b.诱导单性结实c.促进坐果2) 不同点:(3.5分)a.IAA诱导雌花分化,GA诱导雄花分化b.GA对整株效果明显,而IAA对离体器官效果明显c.IAA有双重效应,而GA没有类似效应4.试说明有机物运输分配的规律。
(7分)4.总的来说是由源到库,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部位组成不同的源库单位,以保证和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
(3分)总结其运输规律:(1)优先运往生长中心;(1分)(2)就近运输;(1分)(3)纵向同侧运输(与输导组织的结构有关);(1分)(4)同化物的再分配即衰老和过度组织(或器官)内的有机物可撤离以保证生长中心之需。
(1分)5.简述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生产上如何打破种子休眠?(7分)1) 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3.5分):种皮障碍、胚休眠、抑制物质2) 生产上打破种子休眠方法(3.5分):机械破损、层积处理、药剂处理6.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有哪些?(7分)6.1)水是原生质重要组分(1分);2)水是植物体内代谢的反应物质(1分);3)水是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1分);4)水能保持植物固有姿态(1分);5)水的理化性质为植物生命活动带来各种有利条件(2分)。
7.试述光敏素与植物成花诱导的关系。
(8分)7.光敏素的两种类型Pr和Pfr 的可逆转化在植物成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分):当Pfr/Pr 的比值高时,促进长日植物的开花(3分);当Pfr/Pr的比值低时,促进促进短日植物的开花(3分)。
4、据近代研究,光敏素参与植物哪些生理过程的调控?简要说明其调控机理。
3答:一些需光种子的种子萌发,黄化幼苗的光形态建成,植物生长以及开花过程皆有光敏素参与。
其调控机理可用光敏素原初反应模型解释。
当红光照射使膜上光敏素转为活化的Pfr形式,Pfr通过改变膜的透性使质膜外侧Ca2+进入细胞,溶质Ca2+浓度提高到与Ca,M(钙调蛋白)结合的“阈值”(>10-6M/L)时,CaM与Ca2+结合而活化,Ca2+.Ca,M复合体与靶子酶结合而被活化,从而产生光敏素控制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效应,最终导致种子萌发,黄化幼苗的光形态建成(植物生长)以及开花等生理过程。
5、试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5 答:⑴光合作用所需的ADP和NADP+,与呼吸作用所需的ADP和NADP+是相同的。
这两种物质在光合和呼吸中共用。
⑵光合作用的碳循环与呼吸作用的戊糖磷酸途径基本上是正反反应的关系。
它们的中间产物同样是C3、C4、C5、C6、C7等。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有许多糖类(中间产物)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⑶光合释放的O2可供呼吸利用,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亦能为光合作用所同化。
6 常言道:“根深叶茂”是何道理?1、根和地上部分的关系是既互相促进、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
根系生长需要地上部分供给光合产物、生长素和维生素,而地上部分生长又需根部吸收的水分,矿物质、根部合成的多种氨基酸和细胞分裂素等,这就是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一面,所以说树大根深、根深叶茂。
但两者又有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一面,例如过分旺盛的地上部分的生长会抑制地下部分的生长,只有两者的比例比较适当,才可获得高产。
在生产上,可用人工的方法加大或降低根冠比,一般说来,降低土壤含水量、增施磷钾肥、适当减少氮肥等,都有利于加大根冠比,反之则降低根冠比。
2、农谚讲“旱长根,水长苗”是什么意思﹖请简述其生理原因。
(5分)该农谚是一种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对根冠比调节的形象比喻(1)。
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和消耗的水分完全依靠根系供应,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
一方面,当土壤干旱,水分不足时,根系的水分供应状况比地上部分好,仍能较好地生长(1),而地上部分因为缺水生长受阻(1),根冠比上升,即为旱长根;另一方面,土壤水分充足时,地上部分生长旺盛(1),消耗大量光合产物,使输送给根系的有机物减少,削弱根系生长(1)。
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则土壤通气不良,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根冠比下降,即为“水长苗”。
3、试述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①光合作用的能源;②参与光形态建成;③与一些植物的开花有关;④日照时数影响植物生长与休眠;⑤影响一些植物的种子萌发;⑥影响叶绿素的生物合成;⑦影响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⑧调节气孔开闭;⑨影响植物的向性运动、感性运动等等。
4、植物休眠有何生物学意义﹖为什么休眠器官的抗逆力较强﹖(10分)(1)休眠的生物学意义(6分)①概念:休眠是在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代谢和生长处于不活跃的暂时停顿状态(现象)(2);②单稔植物,种子休眠(1);多年生植物,芽休眠(1);③通过休眠,度过不良环境(1);保证(持)种族的繁衍(延续)(1)(2)休眠器官抗逆力较强的原因(4分)①贮藏物质积累(1);②原生质(由溶胶变成凝胶)含水量降低(1);③代谢水平低(1);④抗逆激素(ABA)和抗逆蛋白产生(1)。
2. 在高温高光强条件下,为什么C4植物比C3植物有更高的光合效率?⑴ C4植物与C3植物相比,有特殊的叶片结构,其维管束鞘细胞发达,内有特殊的大个叶绿体,整个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与维管束细胞的配合下进行(2分);⑵ C3植物的暗反应只有一个循环,而C4植物包括两个连续的循环(2分);⑶羧化酶的活性不同,C4植物的PEP羧化酶与CO2亲和力远远大于C3植物的RUBP羧化酶,因此C4植物利用CO2的能力强于C3植物(2分);⑷光呼吸是光合效率的负相关因素,C4植物表观光呼吸速率远远低于C3植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