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州桥》《一副名扬中文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课文体裁多样,容丰富。

前两篇课文是叙事性文章,后两篇时说明性文章。

这个单元既有人物故事,又有神话故事;不仅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而且包括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其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要求认识和正确书写的生字词语。

注重识字方法的学习,掌握构字规律,学习正确的书写方法,进一步规笔顺的书写,巩固识字,指导学生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积累重点词语,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来领悟课文主旨,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2、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朗读是阅读的基本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指导朗读,不仅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境入情,通过阅读表达出思想感情。

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指导学生学会边读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提高阅读能力。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设计理念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首先注意学习方法的教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

最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五、课时安排《孔子拜师》两课时、《盘古开天地》两课时、《州桥》两课时、《一副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时、语文园地五课时。

预习提纲第五单元导语:本单元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快快去阅读吧!本组课文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及“语文园地五”。

这四篇课文都很生动,让我们感受到了。

“语文园地五”中的“口语交际”容是,“习作”容是,“展示台”中要求展示的容是。

17、孔子拜师教学目标: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点、难点::学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容学习大思想家勤学上进、学无止境的精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读说结合点:课文重点:二三自然段朗读训练点:孔子和老子的对话读说结合点:说说孔子和老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学准备:孔子画像及名言预习提纲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

4.结合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下列词语。

(积累在课本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5.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

(注音、组词)闷论6.根据课文容填空。

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的治学精神和老子()的品行。

7.读课文,回答问题。

(1)自读第二自然段,哪些语句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崇高品质?用“”画出有关语句。

(2)“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你体会到了什么?8.搜集孔子的资料及名言。

9.质疑。

(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

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二、研读感悟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B、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C、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三、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

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

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二、朗读感悟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四、读书汇报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五、拓展活动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①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②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③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限时作业:一、听写生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日夜兼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论.闷.四、根据课文容填空。

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的治学精神和老子()的品行。

五、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对孔子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盘古开天地一、教学目标: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

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三、课文重点: 2——5自然段朗读训练点: 4、5自然段读说结合点:用自己的话讲讲《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四、教学准备:1、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2、预习提纲导语:你们知道《西游记》、《葫芦娃》的故事吗?他们都有着神奇的本领,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在古代中国的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

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

4.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这样的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再积累下来吧!5.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

(注音、组词)血倒降6.根据课文容填空。

课文写了传说中的巨人()的故事,塑造了盘古()的形象,并赞美了他()的精神。

7.读课文,回答问题。

(1)自读第二自然段,你发现了哪些意思相反的词?用“”画出相关词语。

(2)自读第四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在第四自然段中,先总写,然后分别从盘古身体的每一部分来具体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构段方式叫。

8.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故事,读一读。

9.质疑。

(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五、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①关于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

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研读交流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指导写字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

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

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三、朗读回味①展示读。

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

看谁能记住一些优美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限时作业:一、听写生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鲜血.()摔倒.()降.落()三、按原文填空。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和();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

他的双眼变成了()和();他的四肢,变成了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的;他的血液,变成了()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