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持人必备素质

主持人必备素质

主持人必备素质主持人要有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还要具备相当好的应变能力!要有比较稳健的台风!要大方,放得开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电视屏幕作为传播现代信息和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形象表达,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包容更多更新的内容,更会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怎样能够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我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能吸引观众、赢得观众呢?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现场意识我认为应表现为主持人主持不同栏目的形象设计定位和主持风格定位。

主持人的形象设计定位,从宏观角度看,应明确主持人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从微观角度看,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形象。

所谓形象,并不是指主持人的相貌特征,而是指综合意义的整体形象,是一个主持人在具体节目中的思想感情、言谈举止给观众的整体印象,主持人这种大众传媒角色,既要代表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又要满足观众的需要。

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机构,它的性质决定了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就是党的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

电视是大众传媒,对于观众不能以专家学者的形象出现,更不能以演艺明星的身分出现,而是以能与观众真诚交流的朋友形象出现。

只不过这个朋友,除了平等亲切之外,更应是在思想修养等各方面更胜一筹的朋友。

生活中谁不喜欢健康向上、热情真诚、平易友好而又总能给人以启迪的朋友呢?所以我们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应当是平易近人的党的宣传工作者,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朋友。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它缩短了观众与传播者的心理距离,主持人只有了解节目,正确的分析自己才会与节目相融合。

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其到位的主持中透露出来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可以给节目增光添彩,成为节目的标志,使许多观众因为喜欢这位主持人而更喜欢他主持的节目。

所以有一个为观众接受认可并欢迎的节目形象,是主持人形象定位的另一种含义。

主持人如果要成为节目的标志,就必须与节目的形象风格相统一。

在具体节目中的形象定位,首先要准确把握节目的定位,即了解节目的宗旨、内容范围,形式风格特点,尤其要注意到这一节目与同类节目的区别;其次要清楚节目的服务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求,然后进一步分析这个节目需要主持人具有哪些特点;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完整地理解自我,知道自己相对于这个节目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再结合前面的认识,强化自己适合于这个节目的优势,避免不适合节目的一些东西。

这样,有了这些紧密联系节目和观众的分析,就初步形成了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如我们主持经济类节目时,就应该根据节目性质,以敏锐、深思、干练的气质,揭示和剖析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

主持人的现场意识还表现为主持风格的定位,这又如何设定呢?一般来说,主持风格是指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所形成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

主持风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关系到主持人的自身条件,又关系到他所处的外界环境,由于主持人思想感情、生活阅历、审美情趣及知识层次的不同,在理解和表达上也必然各不相同,再加上时代的需要,民族的习惯及生活的特点,必然对主持人产生直接的影响。

也决定了主持人独具个性的主持风格。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主持特色,不同的主持风格,也需要运用不同的语气和基调。

语气是在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又都来源于对节目内容的精心分析和具体感受,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语气。

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基调表现为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将文字转化为语言的艺术再创造。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之前,应该对节目的内容,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掌握一些最鲜活、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针对交流对象地位、身份、职务、阅历的不同,准确地把握,或对名人的敬重,对老者的真诚,对患难者的同情又或对伤病者的关心体贴……。

这种朴实,善解人意的心态,就很容易与观众沟通,以至于观众在这种和谐亲近的屏幕上有所感悟。

电视台的节目林林总总不计其数,根据节目的内容性质,可分为新闻、综艺、社教、体育、少儿、经济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节目要求主持人除了思想素质、敬业精神、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共性之外,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性格特征方面还要有各不相同的要求,更要具有不同的主持风格。

如新闻评论类的主持人需要敏锐的新闻素质和深刻的思辨能力;综艺节目的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和较为亮丽的外表及优雅的体态;体育节目的主持人要有扎实的体育知识和灵活机敏的反应;少儿类的节目主持人首先要有一颗童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活泼可爱的性格;经济类节目内容包容量大,要求主持人更要博学多才和反应机敏。

另外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还与临场应对技巧的发挥有着一定的联系。

临场发挥对于主持人来说,是一项很高的主持技巧,它要求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节目的最终效果必须实现合理的契合。

一般来说,没有交流对象的信息节目或节目片断,最容易达成临场效果与最终效果之间的一致,这是因为主持人在这样的节目中,完全是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文字来主持,其间没有信息的遗漏或扭曲。

当主持人在节目中与人进行交流时,就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的阻断,如主持人事先准备不足,对采访主题不够了解,对采访对象的风格把握不准,机械地按事先设定好的计划来交流,不做临时处理,这样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主持人若想在节目中尽善尽美,既需要注重主持风格的完善更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我认为,主持人在主持现场节目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如何实现一种非常和谐自然的交流气氛。

在这方面,应该根据节目的基本内容进行明确的风格定位,主持人更要对特定的内容进行明确的风格定位,做到心中有数;对节目的基本氛围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多设想几种方式;在主持节目中,主持人对现场气氛的变化应保持一种敏感,以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整,并在主持过程中时刻把握分寸,从而保证节目的最终成功。

其次我认为主持人在现场主持过程中不要追求特定的节目效果,如现在流行的综艺节目的热烈气氛不一定非要通过主持人的夸张表演来实现;一些主题严肃的访谈,也并不一定要通过主持人低沉的语调或呆板的表情来体现。

在这方面,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要时刻对节目的最佳效果有一种想象,以便做适时地调整。

最后,我认为主持人在临场录制节目中,经常会出现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被打断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容易使主持人失去对节目节奏的基本把握。

在这方面,应做到事先对整个节目的段落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忽然意识到已经失去对整个节目的节奏感的把握时,要及时停止,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以语言、表情或其他姿势来强化自己的节奏感,做到自然得体。

总之,主持人是连接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一方面要演绎节目的创意,另一方面又要调动观众的兴趣。

只有这样,才会使电视节目成为一个既具个性又相互补充完善的统一体。

当今,随着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每个家庭都能收看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视频道,然而,要想留住人们收视的目光,电视人需要在各个方面付出艰辛的努力。

其中,主持人的努力不可忽视。

众所周知,著名主持人和名牌栏目是广播电视事业的两张王牌,二者相辅相成,息息相关。

一个名牌节目可以造就一个知名主持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也可以使节目骤然增光。

反之,不佳的主持人则会使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节目功亏一篑。

因此,增强节目主持人的魅力日益成为大众极为关注的焦点,也是主持人极力追求的方向。

什么样的主持人才是有魅力的主持人?我认为,有魅力的主持人首先一定是有政治素质的主持人。

而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应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三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广播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无论是新闻类主持人或者是娱乐类主持人都首先要明确这一点。

我们是党的宣传员、党的喉舌,我们的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党的政策和方针。

如果我们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我们怎能把党的精神正确地传达给人民群众?作为电台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节目主持人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节目主持人的聪明才智,做好宣传工作。

在节目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我”,如“我认为”、“我以为”、“我想”等等。

但是这里的“我”和自然生活中的“我”是不能等同起来的。

作为播音员、主持人的“我”是工作中的“我”,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代表着媒体,体现着党和政府的意愿,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我”。

主持人作为电视机构的代表,作为一个节目的标志,其观点、言论不仅关系到电视机构的声誉,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

因此,主持人首先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准。

另外,一名节目主持人能否深受观众的欢迎,能否成为有素质、有魅力的主持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思想水准为观众服务。

所以,政治素质是前提,是根基,是一切工作的保证,也是做一名有魅力的节目主持人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

(二)专业素质作为一名有魅力的节目主持人,除了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

在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众多专业素质中,语言基本功和现场的应变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专业素质。

其中语言基本功包括:嗓音圆润、气息运用自如,语气表达准确、流畅等。

扎实的语言功底、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如的气息运用是主持人的看家功夫。

如果主持人的基本功不扎实,就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语言表达、吐字发声不准确的问题,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语意的准确传达,甚至会给观众、听众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另外,主持人还要做到语言的亲切、自然、口语化。

主持人要以“情”为先导,与受众面对面,坦率、质朴、直接、平等地沟通与交流。

现场的应变能力又包括:现场沟通能力、即兴应变能力和对整个节目场面的驾驭及节奏把握等等。

主持人在节目驾驭方面要有一定的弹性和个性。

面临不同的场景或稿件时,要随机应变,照顾内容、场景的连贯性、延续性。

比如,主持晚会时,突然断电、邀请的重要演员未到、嘉宾讲话出现小的失误等等,主持人都要想出及时的应对方法。

这都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在这里,主持人的综合能力主要是指集采、编、播于一体的能力,这是从事主持人工作的基础。

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将采、编、播融为一体的主持人来说,采访是他的看家本领。

首先,在采访前主持人必须提前分析好选题,拟定准确的采访要点。

然后,主持人在采访时要善于调整节目的气氛、节奏,能够尽快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善于控制被采访者的情绪、情感变化,从而控制好采访的时间,把握住采访的进程。

在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基础之上,还要做到采访与主持随时融为一体。

所以,对于专业素质孜孜不倦的追求将是主持人的魅力之源、生存之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