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一基础化学小结

大一基础化学小结


31 、某溶液主要含有 Ca2+ 、 Mg2+ 及少量 Fe3+ 、 Al3+ 。今 在 pH=10 时,加入三乙醇胺后以 EDTA 滴定,用铬黑 T 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 C) A、Mg2+含量 B、Ca2+含量 C、Ca2+和Mg2+总量 D 、Fe3+和Al3+总量
EDTA与金属离子大多数形成1:1的配合物,
lgKMY=lgKMY-lgY
1、滴定曲线的上限高低取决于lgKMY′ 当cM一定, lgKMY′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2、滴定曲线的下限取决于cM lgKMY′一定,cM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条件
lgc K MY 6
sp M
(2) 质量-体积
m( A ) c(B)V (B) aM (A) b
共轭酸碱对的解离常数之积等于水的离子积。
pK a pK b pK w 14.00
pK w lg1.0 1014 pH pOH 14.00
酸越强,其相应的共轭碱就越弱或碱越强, 其相应的共轭酸就越弱
(2) pK b 14.00 pK a 14.00 4.74 9.26, 即K b 10 9.26
cK b 1010.26 20K w ; c / K b 108.26 500 [OH ] cK b 1010.26 105.13 pOH lg[OH ] lg105.13 5.13 pH 14.00 pOH 14.00 5.13 8.87
滴定度: 每毫升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 T待测物/滴定剂,g· mL-1
计算依据:等物质量规则 n(A) n(B) aA + bB = cC + dD b 找出所求与已知间的物质的量关系: a
滴定分析计算的两个基本公式:
c(A)V (A) c(B)V (B) (1) 体积-体积 a 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高不 一定准确度高,准确度高则一定要求精密度高
4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有效数字 = 各位确定数字 + 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19、用纯水将下列溶液稀释10倍时,(1)其中pH值变 化最小的是那一种?( D )(2)其中pH值变化最大的 是那一种?(C ) H3=1.0mol· L-1的氨水溶液 B. cHAc=1.0mol· L-1的醋酸溶液 C.cHCl =1.0mol· L-1的盐酸溶液
D. 1.0mol· L-1HAc+1.0mol· L-1NaAc
20、某酸碱指示剂的Ka=1.0×10-5,其变色点pH为 (pH=5.00),理论变色范围为(pH=4.00-6.00)。
影响强酸强碱滴定突跃的因素:浓度 c
c 影响强碱滴定弱酸突跃范围的因素:
→ pH
Ka →pH
弱酸被准确滴定条件:
c0Ka≥10-8;
21 、用 cHCl =0.10mol· L-1 的盐酸滴定 cNaOH=0.10mol· L-1 的氢氧化钠溶液, pH 值突跃范围是 9.7~4.3 。用 cHCl =0.010mol· L-1 的盐酸滴定 cNaOH=0.010mol· L-1 的氢氧化 钠溶液,pH值突跃范围是( D )。 A. 9.7~4.3 B. 9.7~5.3 C. 8.7~4.3 D. 8.7~5.3
•17、用最简式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 •(1)0. 10mol/LNH4Cl溶液(NH3的pKb=4.74);
•(2) 0.10 mol/LNaAc溶液(HAc的pKa=4.74)
解:(1)
pK a 14.00 pK b 14.00 4.74 9.26, 即K a 10 9.26 cK a 1010.26 20K w ; c / K a 108.26 500 [H ] cK a 1010.26 105.13 pH lg[H ] lg105.13 5.13 1 1 或[H ] cK a pH (pc pK a ) (1 9.26) 5.13 2 2
V1>V2 : V1<V2 :
NaOH(V1-V2) , Na2CO3 (2V2) Na2CO3 (2V1) , NaHCO3 (V2-V1)
22、某碱样为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HCl滴定,以 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体积为V1,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继续滴定又耗去HCl体积为V2,V1与V2的关系是( D ) A、V1=V2 B、V1=2V2 C、2 V1=V2 D、V1>V2 23、某碱溶液25.00mL,以cHCl =0.1000mol· L-1标准盐 酸滴定至酚酞褪色,用去20.00mL ,再用甲基橙为指 示剂继续滴定至变色,又消耗了6.50mL,此碱液的组 成是(B) A.NaOH B. NaOH+Na2CO3 C.NaHCO3+ Na2CO3 D. Na2CO3
质子条件PBE
(1)、选取质子参考水准物质(选择零水准):通 常是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一般 是原始的酸、碱组分和溶剂水分子。 (2)、与零水准比较,找出得失质子的组分。 (3)、根据得失质子数相等,列出等式。 15、写出下列组分的质子平衡式 (1)NaNH4HPO4、(2)HAc+H3BO3 (4)NaOH+NH3
7、写出标定下列物质的最佳基准物质 标定NaOH:邻苯二甲酸氢钾; 标定HCl:无水碳酸钠 标定Na2S2O3:K2Cr2O7; 标定AgNO3 :基准NaCl 8、用硼砂(Na2B4O7· 10H2O)作基准物标定HCl时,如 硼砂部分失水,则标出的HCl浓度(B,实际消耗的体 积增大) A、偏高 B、偏低 )5Cl](NO3)2中,中心离子电荷是(C)
A.+1 B.+2 C.+3 D.无法确定 25 、在 EDTA 配合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B )。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C. pH值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D.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越大 26、配合滴定法直接测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9、下列物质中,常用作基准物质直接来标定NaOH溶 液浓度的是(B)
A、硼砂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碳酸 D、苯酚
分析结果有效数字: >10% 4位; 1~10% 3位;<1% 2位 误差取一位有效数字已足够,最多取二位。 原子量、分子量取4位有效数字
化学计量点(sp)
当滴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定量反应完全时 即两者的物质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 化学计量关系时,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ep) :
改变单位不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 对于pH、pK、pM、lgK等对数值的有效位数只 由小数点后面的位数决定。
5、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0.1210 mol· L-1( 4 ) [H+]=0.0266 mol· L-1( 3 ) 4200.0 ( 5 ) pH=10.23 ( 2 )25.00 ×10-3 ( 4 ) lgβ =16.50 ( 2 ) 6、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基准物质所应具备的?( C ) A.稳定 B.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C.易溶解 D.必须有足够的纯度 E.物质的实际组成与化学式完 全符合
sp lgcM K MY 。 6
27、在EDTA配合滴定中,为了使滴定突跃增大,一般讲, pH值应较大。但也不能太大,还要同时考虑到待测金属 离子的(水解)和(羟基)的配合作用。所以在配合滴定 中要有一个合适的pH值范围。
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KMIn>KMY或KNIn>KMY
MIn(NIn)比相应的MY还要稳定,以致到达 化学计量点时,加入稍过量的EDTA仍不能夺取 MIn中的M离子使指示剂游离出来,因而看不到 终点颜色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封闭 现象。可以采用掩蔽剂或返滴定法消除。 僵化现象 KMIn≈KMY
误差(绝对误差): 分析结果(x)与真实值(xT)的差值。
相对误差(Er):
Er
E x xT 100 % 100 % xT xT
偏差: 个别测定值(x)与几次平行测定结果 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1、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含量,经六次平 行测定后,得到CaO的平均含量为54.50%,若其真实含量 为54.30%,则54.50%-54.30%=0.20%为( C )。 A.绝对偏差B.相对偏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E标准偏差
MIn稳定性仅次于相应MY,使得化学计量点处 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 采用加热或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
28、在配合滴定中,有时出现“封闭”现象,其原因是 (D)式中,M为待测离子;N为干扰离子;In为指示剂; Y为EDTA。 A. K´MY> K´NY D. K´NIn> K´MY B. K´MY< K´NY C. K´MIn> K´MY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
10、在滴定分析中,通常借助指示剂的颜色的突变来 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D)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分析 C.滴定 D.滴定终点 E. 滴定误差 11、由于(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 误差称为滴定误差。
12、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的关系是(C) A、Ka=Kb B、Ka×Kb=1 C、Ka×Kb=Kw D、Ka/Kb= Kw
13、HPO42-是PO43-的共轭酸,是H2PO4-的共轭碱。 14、在pH=6.0的土壤里,下列物质中浓度最大的为(B) A、H3PO4 B、H2PO4- C、HPO42- D、PO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