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全国高考高三模拟考试卷生物试题(二)(解析版)

2019届全国高考高三模拟考试卷生物试题(二)(解析版)

2019届全国高考高三模拟考试卷生物试题(二)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发展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达尔文通过对大量化石和标本的研究,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B .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 .温特从尿液中提取出吲哚乙酸,并命名为生长素D .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 2.下图表示细胞内某酶的合成过程,①~③表示生理过程,A ~E 表示物质或结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示中的①和②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不完全相同B .图示中A 表示解旋酶,D 表示tRNAC .图示中①、②过程中都有ADP 生成D .图示中B 中含有磷酸二酯键,C 中含有肽键 3.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明确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而明确感染状况又是有效治疗的前提。

下列有关HIV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IV 只侵入T 细胞,所以不能通过检测HIV 抗体判断是否感染HIV B .人体初感染HIV 后,T 细胞和B 细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这两类细胞被激活的机理相同C .HIV 侵入人体后,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但不影响监控和清除功能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D.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均可特异性地识别HIV,但只有前者能发挥免疫效应4.医学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loop结构有关。

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

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理论上讲R-loop结构中含有5种核苷酸B.R-loop结构中mRNA和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同C.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D.R-loop结构只影响DNA复制不影响基因的表达5.红树林是一种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B.负反馈调节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C.红树林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红树林生态系统内进行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6.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达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B.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C.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有利于生命活动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二、非选择题(共4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39分)29.(10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图中“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信息分子,除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当淋巴因子作用于_____________部位可引起体温适当升高,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2)为验证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将同种、健康、性别、生理状态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用X溶液配制的糖皮质激素,B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30.(10分)下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CO2的吸收量的日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白天的CO2吸收量较长时间与19∶00时相同,从全天看,a植物叶片的有机物的含量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夜间20:00-4:00时,a、b、c植物细胞都能合成ATP和[H],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在此时段,c植物虽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根据CO2吸收特点推测,c植物最可能生活在_____________的环境。

31.(8分)人工潜流湿地是将污水有控制地分配到生长着植物的土地上,利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等的作用处理污水的一种污水自然处理系统。

回答下列问题:(1)人工潜流湿地中不同的植物对水体中磷酸盐的吸收能力并不相同,根本原因是;植物吸收的磷可用于合成自身细胞所需要的许多化合物,请写出其中的一种有机物并概述它的功能:(2)请简要概述一下人工潜流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的降解机制:(3)除上述的净化功能外,人工潜流湿地的其它功能有(写出两种即可):32.(11分)某XY型性别决定的昆虫种群中,有正常翅灰体和正常翅黄体两种类型。

偶尔发现了1只卷翅、灰体雌性个体,利用该个体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已知该卷翅与正常翅受A、a基因的控制,灰体与黄体受B、b基因的控制,请分析回答:(1)从变异角度分析,最初那只卷翅雌性个体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子一代中卷翅、黄体个体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

(2)从杂交后代的比例看,控制翅型与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____________(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3)为确定卷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可通过统计________(填“组合一”或“组合二”)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来确定,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三、选做题(从给出的两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15分)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我省是农业大省,向土壤中添加农作物秸秆,通过微生物作用加以分解,可有效改良土壤。

安徽农业大学某研究小组欲筛选农作物秸秆纤维素分解菌及自生固氮菌(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细菌),组成复合微生物添加剂用以改善我省土质。

下表为本实验两种相关培养基配方,请回答:(1)两种培养基中,能用于筛选自生固氮菌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另一种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_,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命名为X)后,需进行农作物秸秆降解能力测定,农作物秸秆主要为X提供___________。

(3)分离纯化得到自生固氮菌(命名为N)并对其进行发酵培养,要测定发酵液中该菌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直接计数,该方法的测量值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

(4)无菌操作下在相关培养基上均匀涂布N(或X),晾干后在其表面接种X(或N),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若X(或N)周围___________(填“有”或“无”)抑菌圈(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形成的透明圈)出现,则两种微生物适合联合施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是制备抗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1)若要体外获得大量的VP40基因,可采用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若该目的基因循环扩增3次,理论上需要消耗_______个引物。

(2)过程①中除选用Eco RⅠ和XhoⅠ两种限制酶外,还要用到________酶。

(3)过程②中VP40基因进入大肠杆菌后维持稳定并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常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4)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过程④特有的诱导融合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处理。

通常在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目的是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对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______,最终获得单克隆抗体。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答案1.【答案】C【解析】达尔文在5年的航海旅行中,仔细观察了世界各地的动植物和化石,通过对大量化石和标本的研究,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A正确;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材料,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温特只发现了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并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他并没有从尿液中提取出生长素,C错误;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D正确。

2.【答案】B【解析】图示中的①过程表示转录,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G-C、C-G,②过程为翻译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G-C、C-G,所以①和②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不完全相同,A正确;图示中A表示转录需要的RNA聚合酶,D表示搬运氨基酸的tRNA,B错误;图示中①、②过程都需要消耗ATP,都有ADP生成,C正确;图示中B为mRNA,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C为肽链,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故C中含有肽键,D正确。

3.【答案】B【解析】HIV主要侵染T细胞,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可以通过检测HIV的抗体判断是否感染了HIV,A错误;人体初次感染HIV后,抗原刺激T细胞引起T细胞的增殖分化,T细胞把抗原传递给B细胞,同时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这两类细胞被激活的机理相同,B正确;HIV侵入人体后,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也影响监控和清除功能,C错误;浆细胞不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但能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D错误。

4.【答案】C【解析】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DNA中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中有四种核糖核苷酸,所以R-loop结构中有8种核苷酸,5种含氮碱基,A错误;R-loop结构中mRNA与DNA 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和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似,只是U替代了T,B错误;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