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疸的鉴别诊断

黄疸的鉴别诊断


病史
性别
女性:胆系疾病及肿瘤、PBC 男性:胰腺癌、原发性、继发性肝癌
家族史
多人同时或相继出现:肝炎、钩体病
慢性黄疸:慢性肝炎、肝硬化、先天性溶血
性黄疸、肝脏遗传缺陷
饮酒史及冶游史
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23
鉴别诊断程序——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15
胆汁淤积性黄疸——
病因和发病机制
程度
完全阻塞 不完全阻塞

部位
肝外阻塞性 炎症、结石、肿瘤、狭窄、蛔虫等 肝内阻塞性 肝胆管结石、癌肿侵犯、华支睾吸虫 肝内胆汁淤积 病毒性肝炎、药物性黄疸、PBC、 妊娠多发性黄疸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2
胆 红 素 代 谢 的 基 本 过 程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3
黄疸的分类
解剖部位:肝前性、肝内性、肝后性
治疗角度:内科性、外科性
胆红素的结合部位:微粒体前性、微粒体
性、微粒体后性 按照病因学和胆红素的性质分类
恶性肿瘤继发溶血
6


438
100.0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6
胆红素性质分类
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①胆红素生成过多

先天性和获得性溶血性黄疸、旁路性高胆红素血症等 Gilbert综合症、某些药物或试剂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下降或缺失引起的,如 Gilbert、Crigler- Najjar综合症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病史
饮食史、职业史、接触史

(1)黄疸前有输血、血制品或注射史:乙肝、丙肝 (2)疫源接触史:钩体病,胆道蛔虫病、血吸虫病 (3)吃生鱼或半生鱼考虑华枝睾吸虫病;吃蚕豆,考虑溶

血性黄疽;吃毒蘑菇,考虑肝细胞性黄疽 (4)发热伴黄疽,疟疾流行区:疟疾 四氯化碳、氯仿、氯丙嗓、红霉素、甲基睾酮、利福 平、雷米封

神经系统体征

肝性脑病、肝豆状核变性、急性肝衰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33
鉴别诊断程序——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胆红素、血清蛋白与蛋白电泳、酶谱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27
鉴别诊断程序——
病史
与黄疸有关的其他疾病
糖尿病
甲亢或甲减 结核、慢性肾炎 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病 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28
鉴别诊断程序——
伴随症状
发热

肝炎、胆系感染、败血症、恶性组织细胞病、 癌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①肝细胞排泄障碍,结合胆红素滞留肝内反流入血 ②肝细胞坏死使毛细胆管破裂,胆汁成分反流入血 ③毛细胆管及胆小管通透性增加,胆汁成分经肝细

胞入血 ④胆小管炎症肿胀,胆栓形成导致胆汁排泄障碍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13
肝 细 胞 性 黄 疸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21
鉴别诊断程序——
病史
年龄
婴儿期:新生儿儿肝炎 儿童期~30岁:病毒性肝炎、先天性溶血性、 非溶血性黄疸 40岁左右:胆石症常见 40岁以后:恶性肿瘤、肝硬化、肝癌等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22
鉴别诊断程序——

浅灰色或陶土色,如因肿瘤出血可导致黑便或OB(+)
肝功:r-GT和ALP升高明显 B超、CT、ERCP、PTC等影象学 CEA、CA19-9、CA50等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18
成人常见的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型

Gilbert综合征:肝细胞摄取UCB功能障碍及微粒体内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致血中UCB增高而出现黄疸。 这类病人除黄疸外症状不多,其他肝功能也正常。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25
鉴别诊断程序——
病史
与妊娠有关的黄疸

①妊娠期原发性黄疸(妊娠肝内胆汁淤积):梗阻性,


妊娠晚期出现,分娩后消退,无自觉症状 ②妊娠急性脂肪肝:发生于晚期,多见于初次妊娠及 妊高征者,可发生肝肾功不全及DIC ③妊高征:病情危重者出现黄疸,妊娠终止后消退 ④孕吐、脱水、饥饿导致“代酸”,引起肝肾损害 ⑤药物性肝损害 ⑥合并病毒性肝炎:暴发性肝炎为非孕妇的66倍 ⑦病理性产科:葡萄胎、宫内感染等

(2)长期服用阿的平:轻者皮肤黄,重者巩膜黄,以角


膜周围最深 (3)胡萝卜素血症:肤黄,以手掌、足掌为著,巩膜不 黄。有食胡萝卜、西红柿、南瓜、柑橘史 (4)苦味酸盐:皮肤黄染 (5)血色病:青铜色,易与阻塞性黄疽混淆
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服药史:中毒性肝炎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24
鉴别诊断程序——
病史
过去史
胆绞痛:结石或蛔虫 胆道手术史



手术原因、方式、术后情况:结石再形成、格后狭窄、结扎 与肝胆疾病无关的术后黄疸:感染、缺血、缺氧、麻醉剂
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 再发黄疸



胆系疾病、溶血性疾病及先天性非溶血性疾病 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再感染 慢性肝病活动或重叠其他病毒及细菌感染



除溶血危象外,一般<85umol/L(5mg/dl) 非结合型占80%

合并贫血,常与肝细胞黄疸混合存在 无瘙痒 可有肝脾肿大,特别慢性溶血者 有骨髓增生活跃表现 尿胆原增加,无胆红素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12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肝细胞性黄疸——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肝病:肝炎、肝硬化、肝癌 其他原因:钩体病、败血症等 结合胆红素增高的机制
16
胆 汁 淤 积 性 黄 疸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17
胆汁淤积性黄疸——
临床特征

肝外梗阻者

炎症、结石常有腹痛、发热,来去较快 肿瘤常有消瘦,进行性加重

肤色暗黄、黄绿、绿褐色,甚至黑色,胆红素逐渐升 高,可超过510umol/L,以结合型为主 瘙痒显著,可在黄疸前,胆盐刺激有关 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减少或消失 粪色特点

皮肤其他
慢性肝病:色素沉着(肝病容)、肝掌、蜘蛛痣 胆汁淤积:抓痕,黄色瘤或黄疣 肝细胞黄疸:粘膜淤点、淤斑、龈血、男性乳房 发育等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31
鉴别诊断程序——
体征
肝肿大:程度、质地、压痛
脾肿大:肝病失代偿、慢性溶血、全身
感染、癌肿侵犯门静脉等 胆囊肿大:均属于肝外梗阻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8
黄疸的发生机制和特征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9
溶血性黄疸——
病因和发病机制
破坏场所

①血管内溶血:血型不合输血、PNH
②血管外溶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破坏机制

1)红细胞本身缺陷而致脆性增加
①形态异常(球红)②酶异常 ③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黄疸的鉴别诊断
袁承泰
概要
胆红素正常值:5~17umol/L(0.3-1.0mg/dl) 定义:有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
黄疸出现:粘膜(软腭、舌系带)-巩膜-皮肤体液-组织 黄疸消退:巩膜-皮肤

隐性(或亚临床):无肉眼黄疸<34umol/L 假性黄疸:血中浓度不高而皮肤/巩膜黄染
百分率%
28.8 19.6 肝性黄疸
疾病种类
例数
185 179 71 90 14
百分率%
42.2 40.9 ▲16.2 ▲20.5 ▲3.2
A.肝细胞性黄疸 肝炎 肝硬变 脂肪肝
血肿
B.溶血性黄疸 细胞内缺陷 先天性溶血性黄疸 镰状细胞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 细胞外病变 免疫反应 输血不合 成红细胞增多症 感染与化学药品 物理因素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19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20
鉴别诊断程序
识别黄疸:自然光,与假性黄疸相区别

(l)睑裂斑:淡黄色,横行,高低不平,隆起于球结膜
表面近内毗处,见于中年以后正常人
(儿童:代谢病,高雪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脂质代谢病)

①胆总管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等


②胆囊癌及巨大结石
③其他:慢性胰腺炎、慢性梗阻性胆囊炎等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科
32
鉴别诊断程序——
体征
淋巴结肿大
急性黄疸,浅表淋巴结大:传单 、淋巴瘤 进行性黄疸、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为癌性

腹水
渗出性腹水:腹膜炎、感染、胆囊穿孔、出血坏 死性胰腺炎 血性腹水:癌性腹膜转移
3
40 11 2 7 2 29 9.1
肝脓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