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层厚度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器产品制件镀覆层厚度得检验规则与允许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锌、热镀锌、镀银、镀锡及其它常规镀覆层厚度检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2334-2001 金属与其她非有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得定义与一般规则
3。
镀层厚度检验得基本规定
3。
1镀层厚度检验得规定
GB/ T12334 明确规定零件镀层厚度为零件“最小厚度”。
即“零件主要表面上任何测量区域”“在一个可测量得小面积上采用可行得实验方法得到得可比较得局部厚度”。
这个小面积称“参比面”,“采用无损检测时,应将在参比面上测量得平均值作为局部厚度”、根据产品零部件特性,规定主要表面指产品装配后容易受到腐蚀、摩擦或工作(导电接触)得零件表面。
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得表面,如深凹处、孔内部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因此测量时,必须选择零件主要表面作为测量区域,在测量参比面所测多点平均值为局部厚度,即最小厚度、
3、2镀层厚度分布特性
在电镀过程中,受零件几何形状与结构及工艺操作等诸多因素影响,同一零件表面厚度往往就是不均匀得。
由于电镀会产生“边缘效应”特性,即零件中间部位与深凹处、盲孔部位镀层较薄,而零件边角与结构突出部位镀层较厚,有些部位甚至超厚0、5~1倍。
同槽电镀零件镀层分布也就是不均匀得。
这给镀层厚度测量带来一定难度、
4、镀层厚度测量仪器
4、1 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得因素见表1。
表1镀层厚度测量仪性能、测量种类、误差及影响误差得因素
4。
2库仑3000通用测厚仪,在测试过程中会对银(锡)层产生一个约1mm2腐蚀漏铜点。
且要求测量面一般为在4mm2以上、
4。
3 1100磁性测厚仪与库仑3000测厚仪使用方法与测量要求,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
对于镀银件测量时,表面若涂过防银变色剂,先用百洁布或橡皮轻轻擦除后再测。
5.检验规则
5.1 测量点得选定
5.1.1 以磁性测厚仪测厚得零件(如镀锌件、热镀锌件)测量点应选在主要表面且远离零件边缘5~10mm任一区域。
表面要求光滑平整,无污物。
5.1.2 以库仑仪测厚得零件(如镀银件、镀锡件)由于采用库仑电解测量会产生破坏性镀层腐蚀,测量点应选在图样指定得部位。
若没有指定部位,测量点则选在距镀层工作面最近得非工作面,且该点必须满足电解池封闭环所需面积4mm2。
5.1.3 同一外协镀件,若供需双方因测量点不同,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时,应协商解决,并对测量部位进行统一规定、
5、2抽样方法及频次
5.2.1 以磁性测厚仪测厚得零件,每批随意抽查3件或5件,(100件以下按3件抽查,100件以上按5件抽查)每件在主要表面局部测量3~5点(镀层面积在1m2以下按3点测量、1m 2以上按5点测量)、以3~5点厚度平均值为准,热镀锌则为散布测量多点平均厚度值为准。
若不合格,加倍抽查,仍若不合格判定本批不合格。
(注:在磁性测量中,若遇个别点测量值超
低,并非反映该面真实厚度,应换点重测、)
5。
2。
2以库仑仪测厚得零件,由于库仑电解测量为破坏性测量,每批抽查1件,若不合格,可再加倍抽查,仍不合格,判定本批厚度项不合格。
5.2.3 对于库仑仪无法测量得大型镀银件,可使用高精度量尺多点测量、也可用同类型得样快替代或参比检查,但必须保证样块与零件同槽、同电流、同时间电镀,并由供、需双方确认。
5。
3 镀覆件质量检测控制原则,一般对镀层外观、厚度同步检测,关键零件如镀银件必须100%检查结合力。
任何一项不合格,均判定为零件不合格,无需检查后项。
6.常用镀覆层厚度测量偏差得合格判定
6。
1 由于镀层厚度不均匀特性存在,主要表面局部参比面测量差异,同时又有厚度测量误差,允许镀件局部厚度有一定偏差出现。
合格品判定见表2。
表2 常用镀覆层厚度测量偏差得合格判定
6、2 其它非常用镀覆层及厚度测量偏差未作规定,除铝硬质阳极氧化按图样规定偏差外,其它测量偏差一般允许在原最低厚度(局部平均厚度)值下差2~3μm,上差不影响装配为合格。
特殊情况例外。
6.3 外协件供需双方对测量结果有异议,可协商解决。
7、其她
7。
1 对于新得图样设计,设计员应在有镀银要求得图纸中标明镀银测厚部位。
7。
2 应提给供方与检查人员有效图样,便于质量控制、
7。
3检查人员应做好检查与测量记录、
7。
4对于库仑仪测量后漏铜点得镀银件,只要不影响导电接触,由设计认可,可做回用品利用。
难以利用得由供方补救后再利用。
7、5为保证测厚质量与减少误差,测厚仪应选定专人保管与测试。
仪器每年送权威计量部门计量校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