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plc实训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plc实训设计毕业论文

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志,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来说,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中英文一一对应。避免选用一些外延较广的词作为关键词,应从《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主题词表中选用。英文关键词(Key Words),要求中文关键词内容要对应。
数据管理与分析:说明对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的软件,以及研究计划要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3、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把数据的统计过程和统计结果以文字、表格或插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展示研究所得到的客观结果。即要求运用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果做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分析统计数字背后的心理学规律。
二零一三年七月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为了加强对我院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现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需遵循的格式规范做如下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与设计要求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选题必须是心理学领域或与心理学相关的交叉领域课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在研究设计与方法上必须采用实证研究范式,即相关设计或因果实验设计,具体收集数据方法可用实验法、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
若状态不能正常转移,故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转移条件为ON没有任何状态元件动作,则表明编程或写人时软元件编号错误(移条件或状态元件的编号)。
2)状态元件发生跳跃动作,则表明编程或写人时出现混乱。
3)状态元件动作顺序错乱或分支错乱或汇合错乱,则表明编程时,编程原则和编程方法使用不当,应严格检查程序。
TL3:电机M3
Y2
2)编制状态转移图:状态转移图
3)编制控制梯形图程序,体会选择性分支编程的原则和方法。
控制梯形图:
4)将程序写入PLC,调试运行,观察运行结果,判断其正确性。
调试及运行结果:
当按下启动按钮SB1时,启动顺序为M1一M2一M3,时间间隔为10s,当按下停止按钮SB2时,停止顺序为M3一M2—M1,时间间隔为5s。
二、实训内容
1.了解PLC结构特点
2.PLC控制系统设计、外接线设计
3.PLC控制梯形图程序设计
三、考核方法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40%
系统调试40%
实训报告20%
四、实训时间安排
时间
班级
地点:
内容
15周
16周
1、2、3、4班
教室、图书馆、PLC实验室等
制定方案、设计控制程序
16周
周一到周四
上午
1、2班
PLC实验室
二、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及写作要求
(一)封面
封面模板由学校统一制定,但封面的颜色由本学院规定。作者应将封面上的相关内容(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指导教师等)用计算机填写完成(注意适当对齐)后再套印输出,填写时注意修改封面模板上的届数及年月。印刷输出前请向学院办公室询问封面颜色和年月时间。
摘要: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方便论文检索,限500字以内。主要内容包括:目的(说明研究问题与对象)、方法(说明研究方法)、结果(概括主要结果)、结论(简要结论)。写作要求高度概括,独立成文;一般在500字以内;不包含任何论文中没有的内容;摘要中应该写出术语的全部名称,不要用缩略词;摘要不能出现文献引用。英文摘要(Abstracts),主要内容包括:Objective; Method; Results; Conclusions。其表达可以不与中文摘要完全一致,但要求与中文摘要内容要对应。
能重复运行。
三、实训步骤及结果
1)理解控制过程,分配I/O端口;
I/O分配表:
输入、输出装置分配
输入、输出装置
元件号
控制按钮SB1
X0
电机停转控制DJTD
Y0
电机顺转/逆转控制DJZF
Y1
2)编制控制梯形
4)将程序写入PLC,调试运行,观察运行结果,判断其正确性。
调试及运行结果:
按第一下按钮SB1,电机启动顺时针转5s,然后逆时针转10s停止;
按第二下按钮SB1,电机启动逆时针转10s,然后顺时针转10s停止;
按第三下按钮SB1,电机启动顺时针转5s,停止。
能重复运行。
实训课题
一、实训目的
1、熟练使用编程指令;
2、了解并掌握移位指令在控制中的应用及其编程方法;
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内容包括:被试、研究工具、实验设计、研究程序、数据管理与分析等。
被试:即研究对象。用简练的语言清楚地介绍被试的自然情况、取样情况、匹配情况、中途丢失情况等。
研究工具:简要说明研究所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及其型号信息、各种实验材料、测量工具(问卷与量表)的来源及其信效度信息、计算机软件的版本信息。
一、实训的目的
(1)掌握分支流程状态转移图的编程原则和编程方法
(2)掌握状态转移程序调试的手段。
(3)掌握顺序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
二、实训内容及指导
1.编程原则与编程方法
1)编程原则先集中进行分支状态处理,再集中进行汇合状态处理。
2)编程方法分支状态处理,应先进行分支状态的驱动处理,再按分支的顺序进行转移处理。汇合状态处理,应先进行汇合前状态(分支状态——汇合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的处理〔含这些状态的驱动和转移),再依分支顺序进行由各分支到汇合状态的转移(各分支最后一个状态到汇合状态的转移)。
3、练习设计PLC应用控制程序。
二、实训内容
要求对五相步进电动机五个绕组依次自动实现如下方式的循环通电控制:
按第一下按钮SB:A~B~C~D~E;各通电时间为1秒;
按第二下按钮SB:A~AB~BC~CD~DE~EA,各通电时间为0.5秒;
按第三下按钮SB:AB~ABC~BC~BCD~CD~CDE~DE~DEA;各通电时间为1秒;
2.编程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编程原则:集中处理分支和汇合。
2)进行汇合前驱动时.每个分支中间状态的驱动和转移处理不能遗漏。
3)严格按分支顺序进行编程,即第—分支、第二分支……,分支数不能超过8个。
3.程序的调试及运行
SFC(状态转移图)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可先阅读SFC预测其结果,然后再上机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看是否符合控制要求。
4.训练考核题
一个三台电动机顺序控制系统,SB1为总启动按钮。有如下三种启动停止方式:
方式1:SB5为选择启动按钮,启动顺序M1一M2一M3,间隔10s,停车顺序相反M3一M2—M1,间隔为5s,SB2为停车按钮。
方式2:SB3为选择启动按钮,只启动M1,SB2接通则M1停;
方式3:SB4为选择启动按钮,只启动M1和M2,SB2接通则M2停,再间隔5s后M1停。
(三)题目、摘要、关键词
题目:说明该研究做了哪些方面的探讨以及研究中的变量有哪些。如果是相关研究,应指出是哪两个或几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如果是因果研究,要尽量讲清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应让读者根据题目就能判断该研究属于哪种类型。注意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界定清楚,题目不要过大或含糊不清。此外,在题目中应尽量明确界定所要研究的被试群体,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发展研究上。应注意使题目简洁明了:题目一般在25个字以内,言简意赅,尽量不使用副标题。为了便于检索,应在题目中拼写出所有的术语的全称,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英文题目表达可以不与中文题目完全一致,但要求与中文题目内容要对应。
按第四下按钮SB:EA~ABC~BCD~CDE~DEA,各通电时间为2秒。
A、B、C、D、E分别接主机的输出点Y1、Y2、Y3、Y4、Y5;SB接主机的输入点X0。
其中,小灯TL1~TL5的点亮与熄灭用以模拟步进电机五个绕组A~E的导电状态。
三、实训步骤及结果
1)理解控制过程,分配I/O端口;
I/O分配表:
以上内容写作时,中英文各占一页,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四)引言
引言是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提出本研究的问题。指出本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即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原因。说明本研究问题与所属领域的以往研究有什么样的关系,在本研究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目的)。注意引言不要与摘要雷同。
(五)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正文内容应该观点突出,言之有物,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方法得当,论证严谨,资料真实,行文流畅,用语规范。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7000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正文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
三、实训步骤及结果
1)理解控制过程,分配I/O端口:I/O分配表
输出装输入置分配
输入、输出装置
元件号
SB1:启动按钮
X0
SB2:停止按钮
X4
SB3:选择M1一个电机转按钮
X1
SB4:选择M1和M2二个电机转按钮
X2
SB5:选择M1、M2和M3三个电机转按钮
X3
TL1:电机M1
Y0
TL2:电机M2
Y1
1、文献综述
内容包括: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往研究不足、问题提出、研究意义等。
核心概念界定:包括内涵界定(抽象定义)和操作界定(操作性定义)。
国内外研究概况: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以往研究不足:客观总结、评述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本研究的问题。
问题提出:指出研究目的,并逐条写出具体的研究假设。
DJTD、DJZF是电机控制端:
“1”
“0”
DJTD
转盘转
转盘停
DJZF
转盘顺时针转
转盘逆时针转
控制要求:
1) 1、6组
按第一下按钮SB1,电机启动顺时针转5s,然后逆时针转10s停止;
按第二下按钮SB1,电机启动逆时针转10s,然后顺时针转10s停止;
按第三下按钮SB1,电机启动顺时针转5s,停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