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文学作品配画

为文学作品配画

《为文学作品配画》
【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本课为文学作品配画,是加强美术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整合而设计的,为文学作品配画力求通过美术教学同语文教学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促进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运用。

九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及表现的意境已经有初步的理解能力,学生们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他们有着丰富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乐于尝试各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表现形式,在美术绘画活动中体现出极积主动的精神和创造热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插图的特点,认识插图与文学作品的重要关系。

学习如何为文学
作品配画。

大胆想像并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绘画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配图,学习创作配画的方法和步骤,能抓住
主题为文学作品配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发现文学作品与绘画作品之间的关系,关注文学作品中蕴
含的意境,体会文字描写中的画面感,尝试用绘画去表现文学作品的意境美,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学习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创作与文学作品意境相符合的插图。

【教学难点】插图能恰当的表达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内容,用绘画表达文学作品的意境。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看图,说说这幅画让你们想起了哪首诗?学生回答:咏鹅。

2、人们常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属于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想象艺术,
而画则是由色彩和线条构成的视觉艺术,同是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在古今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读到画面感很强的文字,用绘画把文学作品的意境表现出来,让文字中的画意变成可视的画面,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情。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为文学作品配画。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配画?
1、配画即插图,是指插附在书籍正文中的图画,文学作品中的配画插图,不仅对作品
中的文字内容形象的说明,更能加强作品的感染力,提升我们对读书的兴趣。

2、作品欣赏:《故乡》原著鲁迅
这是一幅描写鲁迅先生笔下人物的画。

为作品的某一片段作画,称作插图。

插图的创作要注意选取最能打动人的精彩瞬间。

画中表现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上长满碧绿的西瓜,一个戴银项圈的少年手捏一柄胡叉,正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二)、文学作品配画的作用
1、使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具有直观性。

2、使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具感染力。

(三)、欣赏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配画:
1、厚重强烈的现代文学插图
2、充满童趣的儿童文学插图
3、清新浪漫的青春文学插图
4、古朴雅逸的古典文学插图
(四)、如何为文学作品配画
1、根据个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运用适当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技巧,形象地再现文章
情节,体现文学精神。

2、意境的表达在插图设计中尤为重要。

如何用画笔具体表现意境呢?
用实例讲解表现文学作意境的方法
3、意境的表达在具体画面的表现上还可以有哪些方法呢?
色彩、情境、构图
4、如果我们要画一连串的绘画插图,如何来分隔不同的画面呢?
皇帝的新装原著安徒生(丹麦)
这篇童话较长,需要你认真阅读后,依据情节给文章分段,每段设计一幅画面,成为连环画。

创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作品和人物风格统一、面貌一致。

(五)、为文学作品配画的方法和步骤
1、朗读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

2、构思:找出要描绘的景物,确定文学作品意境与绘画形象互补、融合的想象意
境的腹稿。

3、构图:全面按排画面和塑造形象的草图,合理布局。

4、制作:具体执笔逐个画景物,着色完成。

三、课堂作业:
任选其一,完成课堂作业
1.选择一篇你喜爱的文学作品,确定某一情节或人物,任选材料和方法,以绘画形式进行
表现。

2.选择一首你喜爱的诗或词,用绘画形式表现其中的意境。

3.选择本学期语文课背诵文章中的一篇,为其画插图,看看通过绘画,是否加深了对文章
的理解,背诵得是否更有感情。

四、总结:
对意境的处理和把握,还需要同学们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和学习,准确领悟文字的内涵,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并以此为基点进行视觉形象的创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为文学作品配画的艺术表现力。

五、课外拓展:
请同学们阅读自己喜欢的青春或现代文学作品,认真体会作品内涵,然后为作品配画,注意把握作品中的意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