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贫血
生物。
全面体格检查
• 贫血对各系统的影响: • 皮肤、粘膜苍白的程度、心律、心率的改变、
呼吸频率等 • 贫血的伴随表现: • ❀溶血(皮肤巩膜黄染、胆道炎症、肝脾肿大) • ❀出血(皮肤粘膜、眼底、中枢、泌尿生殖道、
消化道出 血) • ❀浸润(皮肤绿色瘤、皮下肿物、肝脾、淋巴
结肿大) • ❀感染(发热、感染灶) • ❀营养不良(皮肤粘膜毛发干燥、粘膜溃疡、
听诊出现心律失常、杂音。严重可出现心脏扩大、 心力衰竭,贫血性心脏病。
贫血的临床表现与以下因素有关: 引起贫血的疾病 贫血程度 速度 代偿与适应能力 体力活动 年龄
贫血的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
• 现病史:贫血发生的时间、速度、程度、 并 发症、可能诱因、干预治疗的反应;
• 既往史:提供贫血的原发病线索; • 家族史:发生贫血的遗传背景; • 营养史:原料缺乏; • 月经生育史:失血性贫血; • 危险因素暴露史:射线、毒物、药物、病原微
水滴形红细胞-红细胞形态如梨形或水滴形,见 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及骨髓纤维化,以及地中海贫 血、脾功能亢进或 肾病等。
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异常
点彩红细胞又名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片中有时可见在染色正常的或胞
浆嗜多色性红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深兰色颗粒者称为点彩 红细胞。在正常人血片中极少见,约占0.01%。此种细胞出现表示再生 加速并有紊乱现象。有人认为它是由于在铅、铋、锌、汞中毒时红细胞
造血细胞质 的异常-高增 生、低分化
造血系统恶 性肿瘤
造血微环境异常
骨髓基质 细胞受损
骨髓坏死 骨髓纤维化 骨髓硬化症
淋巴细胞 功能亢进
T细胞功能 亢进
B细胞功能 亢进免疫相 关性全血细 胞减少症
造血调节因 造血细胞凋状腺功 能不全
慢性病贫血
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舌乳头萎缩、勺状指、深感觉障碍) • ❀自身免疫紊乱(皮肤、粘膜、关节损害)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外周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 • 骨髓检查:骨髓细胞涂片分类、骨髓活
检
• 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 • 其他检查:尿粪常规、溶血检查、影象
血检查、内镜检查、造血祖细胞培养和 染色体检查
红细胞形态异常及其在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红细胞的大小异常 红细胞的形态异常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异常 红细胞出现异常结构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生成减少 造血微环境异常
利用障碍
造血原料不足或
三大病因 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失血
慢性失血
红细胞生成取决于三大因素
造血细胞
造血微环境
造血原料
多能造血干细 胞、髓系干细 胞及各期红细 胞
干细胞因子( )、白细胞 介素()、粒单集落刺激 因子()、红细胞生成 素()、血小板生成素
蛋白质、脂类、
维生素(叶酸、 维生素B12)、微 量元素(铁铜锌)
()、血小板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
素()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干祖细胞 缺陷骨髓 造血功能
衰竭
再障
大理石病
单纯红细胞减少 (遗传、免疫、 药物、感染、恶
性疾病等)
纯红再障
遗传性、良性 红系无效造血
和形态异常
先天性红细 胞生成异常 性贫血
• 贫血概述
血液系统组成: 1.血液:血浆+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
小板) 2.造血器官:骨髓、脾、淋巴结、胸腺
贫血的定义 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红细 胞容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同性 别、同年龄、同地区正常值下限 我国海平面地区:男性<120
女性<110 血液稀释、浓缩时易致孕误妇诊<、1漏00诊。
各系统表现
•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耳鸣、嗜睡、记忆力 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肢端麻木。
•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腹胀、 舌炎、大便性状和规律的改变。
• 泌尿生殖系统:轻度蛋白尿、夜尿增多、月经 失调、性功能改变。
• 内分泌系统: 腺体功能紊乱,如甲状腺、性 腺、肾上腺、胰腺等。
• 呼吸系统:活动后气急,呼吸加深加快。 • 循环系统:活动后心悸、气短、心率加快。心脏
红细胞的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
大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异常
球形红细胞 -此种红细胞直径缩短,厚度增加,细胞中心区
的血红蛋白比周围多,呈小球形状。常见于遗传形红细胞增 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如等)。
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呈椭圆形,横径缩短,长径增大,正常人椭 圆形红细胞也可高达15%。这种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 增多症,这种红细胞至少占25%,一般要高于2550%才有诊断价值。 在大红细胞性贫血可达25%,恶性贫血及严重缺铁性贫血、地中海
确定贫血的类型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一、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
类型
(f l)
(%) 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
>100
32-35
巨幼贫、溶贫、 、肝疾病
正细胞性
80-100
32-35
、、急性失血
小细胞
<80
低色素性
<32
、 铁粒幼、
珠蛋白生成障碍
性贫血
二、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贫血及镰刀形贫血也可见此细胞。
口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的中心淡染区呈条状,这种细胞正 常小于4%,增高见于口细胞增多症,急性酒 精性中毒时可大于5%。
棘形红细胞是一种带刺的红细胞,刺呈针刺状或尖刺状。这种 红细胞见于:棘细胞增多症(血浆β-脂蛋白缺乏症),可高达7080%,其它也见于肝病及制片不当时,正常红细胞也会变成 棘细胞。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 碍
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或铁利用障碍 缺铁性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循环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 内分泌系统症状
贫血的一般表现
• 皮肤粘膜苍白:睑结膜、口唇、舌及甲床 • 皮肤粘膜黄染:溶血性贫血、巨幼贫 • 皮肤干燥、毛发枯干、皮肤损害 • 疲乏、困倦、 软弱、无力
贫血是一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
诊断贫血的步骤: 确定有无贫血 确定贫血的严重程度 确定贫血的类型
确定有无贫血
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 、
贫血的诊断标准
男
女
血红蛋白() <110(孕妇<100)
<120
红细胞数(×1012)
<4.0
<3.5
确定贫血的严重程度 贫血程度分为四级: 以()表示 轻度:91-120 中度:60-90 重度:31-59 极重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