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第二节课)
• 如写成“这个女人胖得就像刚刚发开的面团。” 就具体多了。
• 再看看契诃夫是怎样写的 • “她的脸胖得发亮,皮肤已经不够用了。睁眼
的时候必须把嘴闭上;张嘴的时候必须把眼闭 上。”
将抽象的心理介绍变为具 体的心理描写。
请看语段: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
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 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 很是伤心。
环境描写式:
• 木然地看着窗外淅沥不断的雨丝,仿佛 每一根带着倾角的斜线都穿过了我的心。 潮湿了,凌乱了。浅浅的意识里,竟飘 出了这样两个字——冷落。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具体生动,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 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幻觉描写式:
•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 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 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 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 嘲笑声。
• 上段文字非常刻板!特别是第一句,就像一张 统计表。第(2)句稍做修改,就将原先呆板 的叙述变得风趣、幽默、鲜活多了)
文章语言幽默,人人都爱读。
• 我们读马克吐温的作品,就常常有这种 感觉。比如说戒烟很不容易,一般人会 说“戒烟很不容易,我几次想戒都没有 戒掉。”而马克吐温用完全相反的说法 来表示同样的意思:“戒烟其实很容易, 我每年都戒好几回。”这样就有了强烈 的幽默感。
提升初中 作文语言的探究
——文采思维及表达技巧训练
二、要学会变笼统为具体
• 具体是一种美,运用语言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能不能写具体。而
在学生作文中,却经常出现一些笼统的 、表达平平的语言。
• 1、比如写“静”,我们说“这里很静” ,
•
语言就是笼统的、抽象的。
• 改为“这里很静,只听见笔和纸的磨擦 沙沙作响”,这样写就具体些了,但给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是如何 来捕捉静的:
• “四周是那么的宁静,你能听见一百米 外松鼠在枯枝上跳来跳去,断枝掉下来, 先微微地勾住另外的树枝,然后落到松 软的草面上——永远地掉在那儿,静静 地等着腐烂。”
具体,就是要将事物写得可闻可睹可 摸可感,而且要尽量给人以新的感觉,
语言的美感也就产生了。
• 写“胖”,如果写成“这个女人长得很胖。” 就很笼统。
反常使用产生幽默效果
• 这是一篇散发着灵气、诙谐、幽默的考场佳 作,选材巧妙,语言有文采。
•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 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 鬼们”心向往之”,
• 本来“ 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等词 语是用来写自然、气候的;“避而远之、心向 往之”是文言语句,这样反常使用增加了幽默 感。
三、要善于巧妙地组合语言
• 有时把一些看似简单、直白的句子巧妙地 组合在一起,也能达到一种“常字见奇, 陈字见新”的语言效果。
• 如:一同学描写班上的三个女生“一个秀 气,一个洋气,一个土气。秀气的满是灵 气,洋气的全是娇气,土气的露出几分傻 气。”
• 巧妙的语言组合同样也别具情韵。
四、幽默语言的妙用
这里写的是“我”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 理活动。虽然,作者用“我紧张得要命”“我 很是伤心”等词,但读者却感觉不到“我”有 多紧张,有多伤心。
如何进行具体形象的心理描写呢?
动作语言式:
•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 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5”字映入 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 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 分数——54,唉——可怜的“54”,我 瘫在了桌上。
•
作文中的幽默的语言,会给人一种新鲜
感,令读者忍俊不禁。考场作文让阅卷老师在
理解内容的时候,感到轻松愉悦,从而获得高
分。
•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 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
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 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善于大词小用;文言语句,
• 掌握一些诸如错位反差、错误搭 配、褒词贬用、正话反说、谐音
双关等幽默语言的“制造”方法,
慢慢地就会使自己文章的语言幽 默起来。
•具体的做法有:化用词语或成语,使语言 言简意赅,准确生动;旧词翻新,使语言 产生诙谐感;引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口语、 方言,增强语言的活力;学用一些有时代 特色的新词,增强语言的时代感等。
让语言幽默风趣出独特个性之美
• 请你鉴赏下面两段话,看看哪一句更好? • 1)我们班共54人,37个男生,17个女
生。男女生之间总有一段距离。要是哪 个男生敢和女生说几句话,准会被其他 男生取笑,甚至给你编上一段故事,说 你和女生关系如何复杂。
• (2)我们班谦谦君子37人,娇娇淑女17人。 在这"37"与"17"之间有一条无形的"三八线"。 要是哪位男生擅闯"禁区",准会被"37分之 36"的男同胞挤眉弄眼,甚至眨眼间就会炒出 一则"爆炸性新闻",给你侃出一段比函数还复 杂的关系。
• 如:“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 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土’, 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 久必分’。这里的旧词翻出了新意,不仅给人新鲜之感, 读罢还微微一笑。
• 再如:“小明正在游戏机上‘冲浪 ’......告诉大家一 个秘密:某某居然也‘克隆’家长签字了!‘小广播’ 大声宣布着”。例句中“冲浪”“克隆”等新词的恰当 运用,可谓“庄谐之间,个性尽显”,洋溢着现代校园 生活的青春气息,打破了死板乏味的语言套路,使语言 变的新鲜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