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羊比喻中的那九十九只羊
-----教牧关怀的反省
唐崇怀
耶稣在失羊的比喻中提到“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路十五:7),难道教会真有一些不用悔改的义人吗?从圣经中我们清楚知道: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三:10)。
一般注解家对这一段的解释是指那些自以为义的人。
在故事的语境中,当然就是指那些议论耶稣接纳罪人的文士和法利赛人。
然而,再详细看一下耶稣的话,整体性来说,这句话未必有贬义性,相反的倒带有褒义性。
其实,这句话只是一种比较性的,字里行间,对那些“不用悔改的义人”仍然是有所敬重的。
本乎这个观点我们来看看这些被称为“不用悔改的义人”九十九只羊的人。
楔子;识辨性的肯定
正如前文所说,这句话不应从贬义去看,在比喻的意境中是指那些不需要经过那些可怕的经历才需要被找到的羊群。
当然,教会里的信徒形形式:有些是罪大恶极,贫病交加,经历过神迹般的救恩而成为基督的肢体。
如同保罗,他曾是罪魁,然而蒙了怜悯;但也有如彼得、巴拿巴、约翰。
并无败坏的概往,听了道,蒙主呼召归向了主;还有如同提摩太,从幼小在祖母罗以和母亲友尼基下受到好的教养,又遇到了保罗,信了主,而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成跟从了保罗,继而承受圣职,这一切的一切本就是神的恩典。
这些人可就是这九十九只,不是说他们不必悔改,而是说他们不需经历那种罪大恶极,贫病交加,惊天动地的悲惨。
大家都是蒙了恩典,因为在这恩典里,我们都成了一体,也都被领了回来,合成一群,归在一个牧人了(约十:16)。
为此,教会中的传统,我们不问以前的背景,神的儿女本就没有等级层次之别。
这是基督教救恩论和教会论教义的基本肯定。
是信徒自我识辨的要诀,免得中了魔鬼的诡计,分门别类,忘记自己,放弃自己。
本篇信息,特别放下那迷失的羊,从教牧神学的观点来看看好牧人和那九十九只羊,以教牧关怀的心态,作些当有的反省,与大家分享共勉。
一、完美欢悦的好牧人
比喻中的牧羊人是一个欢悦的牧人。
我们暂且不讲耶稣时代的牧羊人,但从约翰福音第十章耶稣的好牧人的比喻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当时的牧羊人未必是羊的主人,而是受雇受托的牧羊人。
这些牧羊人大致个分为两种:雇工型的牧人和使命型的牧人。
他们可以以雇工的心态照顾羊群,但也可以存有使命感的心态接受托付。
在耶稣的失羊比喻中,我们所看到是一位带着使命感接受托付的好牧人。
他有受托一百只羊,都是属于他,也在他的照管之下,他也以他们为荣。
一位有使命感的人必是会为着受托而快乐,更会快快乐乐的照顾他的羊群。
现在一只羊走失了,故事说,他撇下这九十九只羊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了。
这并不是说他不顾惜这九十九只不迷路的羊,不为他们欢喜,只顾念那迷失的一只,而是表示他关切怜恤那迷失的一只。
从教牧学的观点来看,当然羊是指信徒,那么教牧怎可为一位迷失的信徒,放下九十九位好信徒,而去寻找那位迷失的。
这真是费解的一个教牧关怀的难题,困惑好多人,也真不好下结论。
其实,只有当我们了解了母亲的心态,才能理解这个论题。
当母亲有一个儿子时,他是这儿子的母亲;当母亲有五个儿子时,她不会是每个儿子的五分之一母亲,而是每位儿子的全位母亲。
在母亲的心中,每个儿子都是一样的重要,虽然他们会有不同的需要。
牧人也是如此。
他放下九十九只羊,不是不爱他们,只是那只迷失的羊目前有特别的需要,他得赶快去照顾他。
牧人当然为没有走失的羊欢悦,但目前他牵挂那只在危急中迷失的羊。
从人的同理心来看,他也是替代了这九十九只没有迷失的羊牵挂同伴的心,去寻找那迷失的羊。
若迷失的羊没有及时找到,它必会做了豺狼和老鹰的掠物,那时这九十九羊将永远悲切的失去了一个同伴。
去找迷羊时,牧人的爱心不会因为他关心失丧者而减少,相反的只会为关怀失迷者而增加;更必会找着那失迷者提升了全群的喜乐和关爱情绪。
这是好牧人的板样。
二、群羊的驯良和祝福
再次从教牧事奉的观点来看,这九十九只不迷失的羊应当受到表扬,可从下列几件事上看得非常清楚:
1、他们驯良的相聚在一起彼此照顾
这正是他们没有迷失的原因,现在牧人走了,他们不但相聚,更是守规矩的留在圈子里彼此照顾。
牧人能够撇下他们独自在旷野,必是对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知
道这些羊能够自爱,自己照顾自己。
不会乱跑。
2、他们没有怨言,没有背叛
从人的观点来看,放下九十九只羊去寻找一只刁皮的羊本就是得不偿失的,然而在神的国度里,在教牧的关怀事奉和事工上,功利的计数本身就不是事奉的原则。
信心使我们相信所放下羊的不会散失,更会相信那迷失的羊回来时,大家都会一同
高兴接纳。
教会的问题常是怨言泛滥,造成个人的背叛,最后导致群体的解散解体。
这故事中的九十九只羊并不如此,牧人回来的时候他们还在,何等美好。
3、消极性的参与与积极性的欢乐
其实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牧人放下九十九只羊去找寻一只迷羊是一种极为明智的选择。
想想一下,若是牧人带着九十九只羊一同去寻找那只迷羊,那会造成何等
大的混乱。
若用人来比喻羊,这九十九只羊并没有寻羊的本事和力量,但牧人有。
教会也常是如此。
会友不能全都去,所以牧人去的时候,他们可以以消极的心态参
与牧人寻羊的作为,呆在圈里,默然的等候本身就是一种配合,一种参与。
这正是
一般会友支持福音和差传事工的模式。
守住本位,直到牧人带着迷羊回来时,他们
就可一起欢乐。
在此特别再提一点的就是,当牧人不在时,若这九十九只羊不驯良、自作聪明,轻举妄动,那么当牧人找到了那迷羊回来时,他将面对更大更可怕的事实,因为现
在他有九十九只迷失的羊得去寻找了。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留下的九十九只羊
是驯良的好羊。
三、结束的话:
针对教会中那些遵法、守规矩的信徒来说,你们不要心灰意冷,主并不忘记你们的忠贞和信实。
神是不偏待人的,神的爱也是不改变的,他是爱他驯良的儿女,你不要以为迷失才能体会主的爱。
当好好的留在圈里,因为就是单单在圈里时,你仍可是参与了寻觅亡羊的事工。
只要我们有忠心,心有恩感,彼此相爱、有团契,这就是一种美好的参与。
当那牧人带迷羊回来时,我们还可以和他一同欢乐,这是荣耀的关系。
也是必然的景象。
我们的神是伟大的神,他赐给我们的生命,也是荣耀伟大的生命。
那被带回的羊会欢乐,九十九只羊也可会一同欢乐,连天上的使者也必一同欢乐,这才是健全的羊群,健全的教会。
2007年8月4日
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中华基督徒退修会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