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

高校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

高校“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邓镝(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13)[摘要]随着社会对高级外语商务人才需求的日益扩大,对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多数商务英语课堂仍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定位狭隘、教学手段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改革商务英语教学,应以“重视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提高素质”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语言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变革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满足中国经济发展日益国际化的时代需求。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中图分类号]D720[文献标识码]A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Business English Program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DENG DiAbstract:As we see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advanced talents,who command both foreign languages and business knowledge,there are much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Currently,the problems with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include backward teaching concept,nearsighted teaching orientation,undiversified means of teaching,and insufficient faculty.Therefore we should reform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by setting the starting point as giving attention to basics,expanding teaching dimen-sion,intensifying practices and improving quality,and by aiming at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versatile talents,who command language capability,business knowledge and general techniques.Thus by changing our teaching concept,enriching teaching contents,in-novating teaching means and approaches,we can guarantee that our graduates can meet present demands brought by China's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Business English,teaching reform,exploration and research[收稿日期]2012-05-28[作者简介]邓镝(1971-),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与法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产业经济、专业英语教学。

21世纪,中国已真正步入国际化,生存、机遇、挑战和竞争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随着世界范围内知识的共享和国际间商务活动的增强,中国对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迫切,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优化地调整高校的教学目的、方法和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外向型、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一、高校商务英语课程的定位及特点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课程是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国际交流广泛化和多样化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新形势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或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选)修课程。

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就是要突出语言的专业性、实用性和交际性特点,使学生不仅掌握基础英语语言知识,也同时了解经济、贸易、财会、管理、法律和文化等诸多人文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内容。

作为一门专门用途的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商务英语课程与普通英语课程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不同普通英语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阅读、听力、口语、翻译、写作,以及英美文学、应用语言学等语言类知识。

而根据Brieger(1997)对商务英语范围的划分,商务英语包含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沟通技能(CommunicationSkills),以及专业内容(Professional Content)3个板块。

参照Brieger 的商务英语范围我们不难看出,商务英语教学应当“双管齐下”,即“语言、技能”和“专业(商务)内容”均需学习。

(二)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课程培养目标不同第2012年第7期(总第402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7,2012Total No.402[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7-0117-03117--普通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未来从事语言教学或语言研究类型的纯语言类人才,是要用英语去从事教研活动。

而商务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和实用性等独特的特征,它不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和了解商务专业知识和跨文化进行商务活动的实战技能。

通过学习商务活动独特的语言现象,让学生掌握国际通行的商务理念和游戏规则,使其语言能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三)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不同普通英语课程是用系统的学习英语来进行语言研究,侧重于语法,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而商务英语课程是用英语教授商务知识,侧重于交际,教学理念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情景教学(李丽2010)。

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常常需要借鉴管理训练的手段,采用解决问题型、决策型、团队合作型,以及任务型等教学方法,通过围绕与学科内容相关的某些具体商务活动展开教学。

二、高校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2009年至2011年间对渤海大学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五所院(系)的12名教师、256名在校本科生和部分毕业生进行的系列问卷调查,发现如下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目前多数的商务英语课堂仍然沿袭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获得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整个教学过程只注重灌输商务和语言知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课本知识的绝对性,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压抑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需要。

在被调查的256名学生中,只有管理学院的学生谈到教师曾采用过事先布置任务,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的形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商务人才。

(二)教学定位狭隘受到商务英语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以及课程学时少的限制(被调查的五所院(系)均为周三学时),部分院(系)将商务英语课程局限在国际贸易、商务礼仪、经济金融等某一特定领域(例如,商学院商务英语课选用的教材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部分院(系)将商务英语课程局限于听、说、读、写的某一方面(例如,会计学院商务英语课选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商务英语写作》),狭隘的定位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目前专业分界越来越模糊,学科交叉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代需要。

(三)教学手段单一受传统语言教学的影响,目前商务英语课堂的教学手段大多还是沿袭单调的“教材+粉笔+黑板+放音(像)机”模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过程缺乏实践,致使学生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兴趣下降。

从笔者调查的五所院(系)12位教师来看,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的8人,经常使用英文影像材料的仅2人,应对教学评估所购买的先进教学设备(如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等)利用率低,功能开发不彻底。

此外,被调查的五所院(系)平均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不足6%(商学院比例最高,为15%),而社会实践则完全没有。

(四)考核办法僵化目前商务英语考核依然存在着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试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核综合评价的考试少的“四多四少”弊端。

从笔者调查的五所院(系)来看,基本沿用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三次笔试作业占30%,期末笔试考试占70%。

这种考核办法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即使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只是纸上谈兵。

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已经发现,72%的学生毕业后在商务岗位频繁发生“环境休克”,所学知识不知如何派上用场。

(五)师资力量薄弱商务英语是一门兼容性很强的跨学科课程,一名称职的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语言修养、系统的商务理论和实践知识,并深谙教学之道,这三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

国内高校从事商务英语课程一线教学的专职教师,大多并非科班出身,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则更是屈指可数。

从笔者调查的五所院(系)12位教师来看,绝大部分教师只是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但没有一人具有英语专业文凭,只有两人有企业工作经历,双师型教师仅一人。

而学校对商务英语教学重视和投入不够,也造成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自我提高的欲望。

三、高校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原则(一)基于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每一项新的学习活动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相关,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肯定。

由于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不同班级之间、甚至同一班级不同学生之间,学生的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共同点和个别差异,在保证所有学生学到基本商务知识的同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调整教学内容。

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更有效地培养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商务外语人才是商务英语“专业性”特点的客观要求。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素质培养”原则对于一名现代商务人员来说,职业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具体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而是多种功能和品质的综合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