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钟看懂中国福利制度
作为文明的馈赠,社会福利制度因这样的逻辑而诞生。
由政府向全民提供保障,以确保人民能够满足基本生存和发展。
福利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种,医疗,住房,教育和其他保障。
诞生数十年来,现代福利制度广泛分布于全球。
其中以西北欧国家的福利最为优越。
但今天我们聚焦于东亚各国,细致剖析中国福利以及其呈现的特点。
福利虽经政府分配,但是政府不能创造财富。
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福利出自群众的钱包。
先看国家财政收入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增值说,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烟草税,城市建设税,印花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车辆道路管理税,土地增值税等等,2011年财政总收入超过十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九成都来自税收。
指出更接近十一万亿。
但庞大的指出真正能用于福利的不多。
2011年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只有一万多亿元,仅为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十。
至于包括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残疾人事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他城镇社会救济,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红十字事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
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的福利支出总和还不到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十。
当然还有其他福利支出:残疾人就
业保障支出,政府住房保障支出,功能性安居工程支出,彩票基金公益的支出等。
整体看来中国的福利支出虽然在不断地增长,但是还不到政府支出的三成。
而在福利不高的美国,2010年的福利支出则占到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五十九。
除财政支出占比过小这一问题外,还有更残酷的现实就是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制度是资金转移的游戏:养老保险是资金从年轻人到老年人的转移;医疗保险是资金从健康人到患病者的转移;失业保险是资金从就业者往失业者身上转移,但在中国这个游戏好像有的失控。
以养老金为例,中国收不抵支的养老金有十四个省份。
个人账户空账额突破两万亿。
这意味着今天我们上缴的养老保险金到老了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一面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用缴一分钱,全部由国家代缴。
便可享受高额养老保险。
另一面普通企业工作人员要自掏腰包上交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八为前面提及的资金转移买单,退休后的待遇也和公务员相差悬殊。
在领取养老金的被访者中最低金额两百元,最高为一万元。
待遇最高相差五十倍农民工的问题最为特殊。
由于工作地与户籍地的分离,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即难溶于城市有享受不到新农合和新农村的福利待遇。
据调查有百分之九十八的农民工认为他们没有享受到和本地人一样的福利
待遇。
社会是个食物链弱肉强食难以避免,但文明的制度既然创造了福利,弱者就应该得到基本保障。
本应该是取富济贫的福利制度却在各种双轨体系下呈现出弱肉强食越来越多,越是弱势群体福利越少的福利独有特点。
作为中国人,我们突然可以抬起头骄傲的宣布幸存于“无数轮竞争”的国人势必会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