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实验中学高三4月理综化学仿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
”这里的“石碱”是指()A. KOHB. KAl(SO4)2C. KHCO3D. K2CO3【答案】D【解析】【详解】“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说明“石碱”成分来自植物烧成的灰中的成分,“以水淋汁”,该成分易溶于水,久则凝淀如石,亦去垢,能洗去油污,发面,能作为发酵剂,排除KOH、KAl(SO4)2,植物烧成的灰中的成分主要为碳酸盐,所以碳酸钾符合,同时符合久则凝淀如石,而KHCO3久则分解生成粉末状的碳酸钾,故D符合,故答案为D。
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1.2L的三氯甲烷所含的氢原子数大于0.5N AB. 常温下,1mol的NaHCO3固体中HCO3-的个数必定小于N AC. 1molCu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SO2的分子个数为N AD. 1mol苯分子中含有3N A个碳碳双键【答案】A【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三氯甲烷为液体,11.2 L的三氯甲烷的物质的量远大于0.5mol,则所含的氢原子数大于0.5N A,故A正确;B.碳酸氢钠固体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故此1mol碳酸氢钠固体中含有的碳酸氢根离子个数为N A 个,故B错误。
C.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浓硫酸变稀后不再氧化Cu,故生成的SO2的分子个数小于N A,故C错误;D.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故苯中无碳碳双键,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睛】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①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②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③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④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⑤注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有Na+和O2-构成;SiO2、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SiO2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4N 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 A等。
3.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物质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有机物M含有2种官能团B. 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4H6O2C. 有机物M能发生取代反应、加聚反应D. 甲的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6种【答案】D【解析】【详解】A.M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两种官能团,故A正确;B.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4H6O2,故B正确;C.M中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故C正确;D.M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甲为(CH3)2CHCOOH,甲的同分异构体中只含一种官能团且为链状结构,官能团可能是-COOH,有丁酸、2-甲基丙酸,官能团是酯基时,有甲酸正丙酯、甲酸异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去掉其本身,符合条件的有5种,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睛】以有机物的结构为载体,考查官能团的性质;熟悉常见官能团的性质,进行知识迁移运用,根据有机物结构特点,有碳碳双键决定具有烯的性质,有羧基决定具有羧酸的性质,注意D为解答易错点,D 中有官能团异构及碳链异构。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是选实验操作现象结论项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NaHCO3固体不稳定分解后有水生成,Na2CO3固体受热不分解,没有水珠生成,错误;B、升华是物理变化,而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HCl、NH3,二者又反应生成氯化铵,属化学变化,错误;C、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后,观察到溶液分层且上层呈橙红色,说明有Br2生成,可知Br—还原性强于Cl—,正确;D、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 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观察到溶液变血红色,可知Fe2+有还原性被氧化成Fe3+,错误。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
5.短周期主族元素M、T、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T的简单氢化物中,且所得溶液显碱性;常温下,X的单质能溶于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Y>Z>X>M>TB. 元素M的气态氢化物与Z的气态氢化物相遇会产生白烟C. 元素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较,Z的更强D. 仅由M、T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多种【答案】A【解析】【详解】由M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T的简单氢化物,且所得溶液显碱性知,M为氮元素,T为氧元素;常温下,由X的单质能溶于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知,X为铝元素,Y 的原子序数比X大,所以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A.N、O 元素为第二周期主族元素,Al、S、Cl元素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且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Al>S>Cl>N>O,故A错误;B.NH3与HCl相遇生成NH4Cl(产生白烟),故B正确;C.Cl的非金属性强于S,酸性:HClO4>H2SO4,故C正确;D.N、O可以组成NO、N2O、NO2、N2O4、N2O5等多种化合物,故D正确;故答案为A。
6.一种脱除废水中NH4+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 该装置工作时,CIˉ向阴极移动C. NH4+在阴极上被还原为N2,阴极周围溶液的pH增大D.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ˉ+H2O-2eˉ=ClOˉ+2H+【答案】D【解析】电解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故A错误;电解池中阴离子移向阳极,CIˉ向阳极移动,故B错误;NH4+ N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阳极Clˉ失电子生成ClOˉ,所以阴极反应式Clˉ+H2O-2eˉ=ClOˉ+2H+,故D正确。
7.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在一定温度下,用0.1mol/L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B点的溶液中有:c(K+)>c(OH-)>c(CH3COO-)>c(H+)B. A点的溶液中有:c(CH3COO-)+c(OH-)-c(H+)=0.1mol/LC. C点水电离的c(OH-)大于A点水电离的c(OH-)D. A、B、C三点溶液均有K w=c(H+)·c(OH-)=1.0×10-14【答案】A【解析】【分析】溶液电导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HCl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所以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中离子浓度大于醋酸,则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电导率较大,根据图象知,①是醋酸和KOH的混合、②是HCl和KOH的混合。
【详解】A. B点溶液中KOH过量,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K和KOH,醋酸根离子水解生成OH-,但水解程度较小,溶液呈强碱性,则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K+)>c(OH-)>c(CH3COO-)>c(H+),A 项正确;B.A点溶液中,醋酸和K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K,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c(CH3COO-)+c(OH-)-c(H+)=c(K+),A点溶液体积增大一倍,则离子浓度降为原来的一半,所以c(CH3COO-)+c(OH-)-c (H+)=c(K+)=0.05mol/L,B项错误;C .C点HCl和K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KCl,对水的电离无影响;A的溶质为CH3COOK,促进水电离,所以C点水电离的c(OH-)小于A点水电离的c(OH-),C项错误;D.离子积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相同,离子积常数相同,温度不一定是常温,数值不一定是1.0×10-14,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水的电离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溶液中溶质及其性质、离子积常数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B选项中溶液体积增大导致物质浓度降低,易忽略而导致错误,为易错点。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第26、27、28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8.以赤铁矿(主要成分为60.0%Fe2O3,杂质为3.6%FeO,Al2O3,MnO2,CuO等)为原料制备高活性铁单质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沉淀物Fe(OH)3Al(OH)3Fe(OH)2Cu(OH)2pH 3.4 5.2 9.7 6.7请回答下列问题:(1)含杂质的赤铁矿使用前要将其粉碎,目的是___。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
(2)将操作Ⅰ后所得的MnO2与KClO3、KOH溶液混合共热,可得到K2MnO4,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将pH控制在3.6的目的是___。
已知25℃时,K sp[Cu(OH)2]=2×10-20,该温度下反应Cu2++2H 2O Cu(OH)2+2H+的平衡常数K=___。
(4)加入双氧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利用氨气在500℃以上分解得到的氮原子渗透到铁粉中可制备氮化铁(Fe x N y),若消耗氨气17.0g,消耗赤铁矿石1kg,写出该反应完整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1). 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浸出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2). 过滤(3). 3MnO2+6KOH +KClO33K2MnO4+KCl+3H2O(4). 使Fe3+全部沉淀下来而其他金属离子不形成沉淀(5).5.0×10-9(6). H2O2+2Fe2++2H+=2Fe3++2H2O(7). 16Fe+2NH32Fe8N+3H2【解析】【分析】赤铁矿(主要成分为60.0%Fe2O3,杂质有3.6%FeO,Al2O3,MnO2,CuO等)加硫酸溶解,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阳离子,二氧化硅不溶,再加双氧水把亚铁离子还原为铁离子,调节PH=3.6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灼烧氢氧化铁生成氧化铁,再用氢气还原得铁单质,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含杂质的赤铁矿使用前要将其粉碎,可以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浸出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通过操作Ⅰ将不溶的二氧化锰过滤掉;(2)MnO2与KClO3、KOH溶液混合共热,可得到K2MnO4,锰元素化合价升高,则氯元素化合价降低,产物有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3MnO2+KClO3+6KOH 3K2MnO4+KCl+3H2O;(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为保证铁离子全部沉淀的PH 大于3.4,但为了不使其他金属离子沉淀,PH 不能太大;K sp [Cu(OH)2]=c(Cu 2+)×c 2(OH -)=2×10-20,c(H +)=()wK c OH-,反应Cu 2++2H 2O ⇌Cu(OH)2+2H +的平衡常数K=()()()()[]222w w222sp 2H K KK Cu(OH)c Cu c Cu c OH c +++-==⋅=5×10-9; (4)双氧水氧化亚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2O 2+2Fe 2++2H +=2Fe 3++2H 2O ; (5)赤铁矿石1kg 含铁的物质的量为:100060%160⨯×2+1000 3.6%72⨯=8mol ,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7g17g /mol=1mol ,铁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生成的氮化铁为Fe 8N ,根据质量守恒,则该反应为:16Fe+2NH 32Fe 8N+3H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