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专项训练
题组一种群的特征
1.下列关于如右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
的是()
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
B.迁入率由序号4或序号5代表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
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下降,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产卵能力下降
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
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3.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
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
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
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
题组二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题专攻
4.如图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曲线表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物种无关
B.C~D段种群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有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C.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时期的水平
5.将若干只雌、雄鼠放在一定大小的笼子中饲养,让它
们自由交配繁殖,并且给予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的
数量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右图中的()
A.a B.b C.c D.d
6.有关种群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种群的K值为a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东亚飞蝗卵的密度
C.山毛榉种群和它所在的群落一样具有明显的垂直分
层现象
D.理想状态下,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
7.如图表示某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C.t1~t2时间内甲、乙两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D.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某种细菌,其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可能如甲曲线所示
8.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e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9.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A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
B.图B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10.如图为某些生物学效应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对该曲线所
反映的生物学过程或特点分析正确的是()
A.若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则种群在a~c时期均属于增长型
B.若该曲线表示池塘水体中某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表明池塘
生态系统已崩溃
C.如果该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那么种群密度在b时达到最大值
D.如果X和Y分别表示某种环境中的两个不同的生物种群,那么该曲线显示X和Y 的种间关系为共生
题组三调查与实验、探究
11.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
将此培养液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 h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乙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5 h后,酵母菌种群密度是原来的200倍左右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
D.培养5 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12.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1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
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的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
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
D.三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最少
题组四规范答题专攻
14.在生态学中,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有两个层次,即个体的年龄组成和组成个体的构件年龄。
组成个体的构件年龄是单体生物所没有的。
例如一年生苔草的分枝可以月龄画成椎体,如图是施肥对某种苔草的无性系构件月龄结构的影响。
请回答:
(1)与对照组相比,施肥使苔草________________的分枝成为优势。
此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苔草的幼枝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将吸引许多的植食性动物,如五趾跳鼠。
若在理
想状态下,对苔草施肥后,短时间内五趾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将为________型增长,其年龄组成类型最接近于__________________。
(3)五趾跳鼠是危害三北地区的主要害鼠之一,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种有效
控制五趾跳鼠数量的具体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08年5月28日,记者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受汶川大地震影响,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
栖息地部分遭到破坏,山体滑坡致使大熊猫赖以生存的食物箭竹被埋没,大熊猫巡护道路、野外监测点、保护站、检查站等遭到严重损坏,震后栖息在保护区境内的102只大熊猫生存情况不明。
请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10 种,二级保护动物42种,一级保护植物6种等。
该保护区内的全部生物构成________,其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
该保护区内的全部大熊猫构成一个__________。
(2)滑坡前的山体上茂密的森林中,自上而下分别有__________、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群落的__________。
森林植物的分层与____________有关。
(3)该山体上的大熊猫与箭竹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箭竹与该区的珙桐等其他野生植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4)震后,保护局已进入生态区调查,开展大熊猫栖息地的抢险救灾工作。
相信不久的将来,在那些滑坡后到处是滚石的山体上还会再现茂密的森林,这种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D 3.C 4.D 5.C 6.D7.C8.A9.D10.A
11.A12.D13.B
14.(1)月龄较小施肥有利于长出幼枝(2)“J”增长型
(3)①养殖或释放五趾跳鼠的天敌②减少五趾跳鼠的食物来源15.(1)群落丰富度种群(2)乔木垂直结构对光的利用(3)捕食竞争
(4)次生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