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甲、乙、丙和X 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则甲和X 不可能是A .甲为C ,X 是O 2B .甲为 Fe ,X 为 Cl 2C .甲为SO 2,X 是NaOH 溶液D .甲为A1C13,X 为NaOH 溶液2、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3Cl 2+6KOH=5KCl +KClO 3+3H 2OB .CuO +H 2加热Cu +H 2OC .2KMnO 4加热K 2MnO 4+MnO 2+O 2↑D .2AgNO 3+BaCl 2=2AgCl↓+Ba (NO 3)23、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是A .雾是一种胶体B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C .发生丁达尔现象D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nm 4、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10Al +3V 2O 5高温6V+5Al 2O 3B .2Mg +CO 2点燃2MgO +CC .N 2+3H 2Δ催化剂2NH 3D .SiO 2+CaO 高温CaSiO 35、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①实验室收集NH3采用图甲所示装置②实验室中做Cl2与Na反应的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③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Cu与浓HNO3的反应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丁做NH3与HCl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 种,其中“烧酒”条目中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分液B.渗析C.萃取D.蒸馏7、将m g镁铝合金投入500mL 2mol•L-1的盐酸中,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气体5.6L(标准状况下)。
向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的最大值为13.60g,则m的值为()A.5.10 B.8.50 C.9.35 D.11.488、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俗称铁红B.明矾常用于水的净化和消毒杀菌C.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D.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将有害物质移出体外9、某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Na+、Fe3+.、Cl-、Fe2+.、NH4+向其中先加入足量的Na2O2,然后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原溶液中离子数目基本不变的为( )A.Na+B.Fe3+C.Cl-D.Fe2+10、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2N AB.常温常压下,3.2 g O2与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 N AC.1L 0.1 mol•L-1 K2CO3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0.1 N AD.2.3g钠与足量氧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 N A11、按照物质的分类方法,硝酸应属于()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
C.①⑨D.①④⑤⑥⑦12、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4+、SO42-、Cl-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42-、NO3-C.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42-、CO32-D.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O32-、NO3-13、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氯化钠B.酒精C.硫酸D.二氧化碳14、容量瓶上没有标明的是A.规格B.温度C.刻度线D.物质的量浓度15、SiO2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硅酸盐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可用盐酸除去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中少量的碳酸钙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黏土和石英制成的,具有固定的熔点16、光导纤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使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迅猛发展,它的发明者是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CaCO3B.SiO2C.Na2SiO3D.CaSiO3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由2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有关转化和实验信息如下:(1)G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A→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D为纯净物,F是红色金属单质,写出D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C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18、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A为强碱,C、D常被用做食用“碱”。
C→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A为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B是某强酸的稀溶液,则检验D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D→ 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A为非金属单质,D是空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
D还可以转化为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9、下图是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填空:(1)仪器A的名称叫_______,仪器B的名称叫_______;(2)写出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3)甲中盛有______,作用是_______;(4)乙中盛有______,作用是_____;(5)丙的作用是____,实验完成后丙中的现象是________;(6)若丁中盛有NaOH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0、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已知:3Fe(s)+4H2O(g)Fe3O4(s)+4H2(g)。
请回答:(1)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时应先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所制得的纯净氢气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取硬质玻璃管中适量的固体,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说明该固体中没有+3价的铁。
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
21、工业制硫酸铜的方法很多:(1)方法一:用浓硫酸和铜制取硫酸铜。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O2反应,也不能与稀H2SO4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H2SO4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的。
铜屑在此状态下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种方法________(填“前”或“后”)者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法三:用稀硫酸、铜和氧化铁制取硫酸铜,生产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①);铜和上述反应(反应①)得到的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混合溶液中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蓝色滤液和红褐色沉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B【解题分析】A.C与少量O2反应产生CO,CO与O2反应产生CO2,且C与CO2能发生反应产生CO,A正确;B.Fe与Cl2反应产生FeCl3,FeCl3不能再与Cl2发生反应,B错误;C.SO2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NaHSO3, NaHSO3与过量NaOH反应产生Na2SO3,Na2SO3与SO2、H2O反应产生NaHSO3,C正确;D. A1Cl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Al(OH)3沉淀,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产生NaAlO2,AlCl3与NaAlO2溶液反应会产生Al(OH)3沉淀,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
2、D【解题分析】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凡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反应中Cl元素价态由0价转化为-1、+5价,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合题意;B.反应中Cu由+2价降为0价,H由0价升为+1价,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合题意;C.Mn由+7价降为+4价和+6价,O由-2价部分升为0价,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合题意;D.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题目点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只有一种元素价态发生改变,也可能是两种、三种或更多种元素价态发生改变。
在基本反应类型中,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即便没有单质参与反应,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D【解题分析】雾是一种胶体,所以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故选D。
4、D【解题分析】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不涉及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变化,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在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只有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全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题中的D选项、碳酸的分解,而复分解反应不涉及化合价的变化,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5、A【解题分析】在进行实验时,要考虑减少污染物的生成,或采用必要的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收集或处理,这样做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①中的装置在对氨气进行收集时,可以利用滴有酚酞的水验证氨气是否收集满,并且还能够吸收溢出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②中的浸有碱液的棉球可以吸收反应过程中未消耗掉的Cl2,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③中的气球可以收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氮的氧化物,防止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④由于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氨气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