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钻井司钻施工作业主要危害及预防措施
钻井司钻施工作业主要危害及预防措施
4)在恶劣的天气下如狂风、沙尘、大雪、暴风雨
和多雾的情况下要停止作业。
2、钢丝绳上的毛刺刺伤造成人员伤害的预 防措施: 检查钢丝绳,清理上面的毛刺,禁止使用 不合格的吊索、吊具。
3、吊索具、部件连接、吊耳的损坏造成人员伤害 的预防措施: 1)禁止使用小型吊索吊装重型设备。
2)严禁使用棕绳吊装设备及部件。
单根被吊起时,不得背对着间作业确保对扣时照明充足。
6)井口操作必须采取防滑措施,防止人员滑跌摔
伤。
13、防喷器拆装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 1)分工必须明确,钻台上下专人指挥,否则不得 作业。
2)吊进、吊出时,钻台下不准有人。
3)吊装防喷器时必须使用标准绳套,35MPa以上大
钻井施工作业 主要危害及预防措施
河南油田井控培训中心 王平
一、钻机搬迁、安装、拆卸作业危害
1、高温中暑、灼伤、低温冻伤造成人员伤害的预
防措施:
1)夏季高温准备好足够的水、饮品和药物,以避
免作业者中暑或灼伤。
2)寒冷的天气(低于-20℃),高空作业时间不得
超过2小时。
3)在温度低于–40℃时禁止作业。
引稳绳,保持安全防护距离。
4、吊车转动倾倒和起吊设备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
措施:
1)起吊前按照要求打好千斤,如地层疏松或泥泞 必须加垫木并进行试吊。 2)应在专人指挥下进行吊装作业,当指挥人员得 到挂吊索人员的“起吊”信号后,方可指挥吊车司机起 吊。 3)当打捆吊装零散部件时,指挥人员应指挥吊车 司机应小心起吊下放,避免夹伤。
3)起吊过程中注意绳索的张力,如发现异常则
停止起吊。
4)起吊带有锋利棱角的部件时,应采取保护措
施避免吊索具遭到损坏。
5)起吊前检查各部件的连接部位和吊耳,确保其
处于良好状态。
6)当起吊张力超过部件重量的20%时,停止起吊
并进行解冻或清理其他的连接的物品后再次试吊。
7)禁止超负荷吊装。当设备吊起来时作业者应牵
各岗位人员配合好,小绞车不得放松上提套管的钢丝绳。
7)钻杆上下钻台必须使用钻杆提蓝。不得使用棕
绳套吊钻杆,快速钻进时,严禁一次起吊两根或两根以
上单根。
8)起吊管具前,必须戴好护丝后上坡道,吊管具
至大门前必须加设拦绳,防止摆动伤人。
4、更换大绳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
1)在钻台周围设置隔离装置。 2)作业人员随时监测滚筒、死绳固定器、二 层台、天车和滑轮,避免连绳结在高处挂住。 3)取下天车锁紧销。 4)不要在连绳结穿过滑轮时停下来。 5)操作人员站位必须安全,防止被钢丝绳缠 绕于滚筒造成伤害。
4)要特别注意:不同的顶驱更换安全接头的程序
不同,例如:一些液压顶驱在更换安全接头以前,必须
卸下内防喷器牙嵌离合器和凸轮,旋出内防喷器液压缸。
5)当旋转时如顶驱停止工作,应小心释放扭矩以
防止钻柱反转。
6)在到达套管鞋之前,如系统要求定期洗井,司
钻必须接通顶驱。
3、气动小绞车操作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 1)小绞车钩子必须有闭锁,小绞车钢丝绳在井架 内处于正常位置。勤观察钢丝绳活动方向,防止钢丝绳
8)在安装井架大腿时,要使用两根吊索起吊,吊
索要挂在距部件中心两米的地方。
9)如使用两台吊车吊一件设备,应低速进行。必 须在专人指挥下进行。
10)禁止停留在吊装部件下面,禁止直接跨越吊装 部件。不允许进入吊车臂的旋转范围。
11)当吊装设备时应注意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
12)绳套挂好,吊车将绳套提紧后,挂绳套人员要
及时闪开,撤离至安全区域。
13)吊罐时须挂四个角,不得挂斜对角起吊,吊车
起吊时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吊臂下和吊车尾部旋转部
位严禁站人。
5、滚筒缠绕大绳作业时卷入、弹射、挤压、 刺伤、挂伤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
1 )操作者应格外小心,避免钢丝绳回弹伤人。 2)缠绕大绳时,刹把必须由司钻操作,用一 挡低速缓慢、间断的旋转滚筒,禁止猛合离合
挂卡。
2)起吊钻铤、钻杆、套管时,钻台上下人员应避
让,站在安全位置。
3)井口人员在上扣,紧扣时,不得起吊管具。用
小绞车吊套管上钻台时,要在钻台大门处加挡绳,以免
碰撞。
4)钻铤上钻台时必须使用提升短节,丝扣要上紧,
5)起吊管具要集中精力,操作平稳,防止在起吊 过程中挂碰、吊绳缠乱。 6)小绞车把套管吊到井口,下放游车扣吊卡时,
于100m;温度低于-40℃,禁止起放作业
3)新的或修复钻机作业,应在制造商和维
修商代表的指导下作业。
4)当起升载荷超过规定的20%时,停止起升 作业,查明原因,组织排除问题。 其它人员应撤离至安全区域。 安全区域是:井口前面70m,井架侧边15m。 6)绞车操作者应持司钻证。
5)除柴油机工、关键岗位和作业指挥人员外,
2)检查总气源压力是否在0.8~1.0MPa范围内,司
钻必须同时使用主刹车和辅助刹车。
3)刹把位置必须调整合理,调整后应使平
衡梁两端与轴承座平面的间歇相等,均等于7mm。
4)刹车块磨损量达到16 mm时,必须更换刹 车块,并进行高度调整。 5)操作必须平稳进气,防止刹把上弹伤人。
6)操作盘刹(或刹把)要平稳,严禁猛提、
二、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主要危害
1、刹把操作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 1)检查盘刹手柄活动角度与压力是否合适(或刹把 高低是否合适),刹车灵敏。注意:下放钻具,特别在
下放较重的钻具时,需要辅助刹车配合使用。以防控制
失灵,造成严重财产损坏和人身伤害事故。起下钻过程
中速度较快时,严禁操作驻车制动手柄、紧急制动按钮。
7)经常检查滚子方补心固定螺丝,防止伤
人。
6、接单根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 1)司钻操作视线要开阔,禁止挡住司钻操 作视线。 2)吊钳操作人员只能将手放在吊钳手柄上。 3)当井口操作人员脚放在卡瓦把手附近或 将要启动的转盘面上时,司钻立即纠正,否则,
禁止操作。
4)每次工具接头卸开后,首先松开下面的 吊钳,避免手指被夹在上吊钳与下部吊钳的吊臂 间。 5)钻台清洁、无杂物,并铺用适当的防滑 地垫。 6)确保随时都能使用逃生线路(门、梯子
钻杆支梁后,方可下放游车。
11)为防止误操作,应将操作台转盘控制阀起路开
关关闭。并将转盘操作手柄绑住。
10、起下钻铤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
1)游车下放时,严禁接提升短节。
2)上提钻铤时不得用高速,安全卡瓦必须卸掉,
禁止安全卡瓦随钻铤一起上拉。
3)起钻铤时三片卡瓦或多片卡瓦必须提出井口。
4)必须使用钻杆钩子,站位姿势正确,头不能伸
4)紧扣时外钳工扣好外钳,内钳工配合操作,站 位要安全。 5)入鼠洞时应用猫头或小绞车牵引,禁止人拉肩
扛。
6)下放时要平稳操作,防止蹩弯,顿开大钩。
9、起、下钻杆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
1)操作要平稳,确信内外钳工扣好吊卡后,方可
上提。
2)不得采用边起车边挂吊卡的方法进行起钻作业。
3)井口操作者不得遮挡司钻操作视线。
猛刹、猛顿。 7)起钻过程中严禁带负荷调整盘刹(或刹 把)。 8)开泵时先鸣喇叭示意后开泵运转,注意 开泵时高压循环系统附近,泄压管线附近、水龙 带下不得站人。
2、顶驱更换吊环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
1)吊卡必须上转45度左右,以避免在水龙带
边上的吊环在其下方被卡住。 2)当旋转时如顶驱停止工作,应小心释放扭 矩以防止钻柱反转。 3)注意:司钻从司钻操作台看不到吊环倾斜 臂,必须与钻工保持密切交流。
4)不允许人员和卡车在吊车的后面,吊臂下严禁 人员走动或站立。 5)禁止侧拉重物。禁止作业者用手或肩推拉吊装 物品,必须在吊装物品上绑稳绳。
6)确定好吊装物的重心,并对其进行试吊以防止
吊翻。两人以上联合作业时要密切配合,防止伤人。
7)在安装井架主体时,当起吊和翻转时,作业人
员应在其摆动范围之外。
时眼看井口。遇钻具丝扣过紧时,应先将内外钳打好,
井口人员站到安全位置后,摘掉总离合器,利用绞车转
动的惯性拉猫头,松扣。
4)不得使用打结,易断,毛刺多的棕绳作猫头绳, 猫头绳长短适宜。禁止使用钢丝绳拉猫头。
5)脚下要干净,防止猫头绳套在脚上。
6)下例情况不能拉猫头绳:
①游车大幅度摆动时;②猫头绳没排齐时;③当猫
头绳对钻工不安全时;④大钳没扣紧时;⑤当丝扣没有
对好扣时。
7)猫头绳一旦拉断,立即闪开,迅速摘下总离合
器,紧急停车,车未停稳禁止靠近。
12、下套管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 必须注意;在下列操作过程中,必须确保钻台上操作 人员的安全。
1)用小绞车吊套管卸套管护丝时,操作人员必须两
脚分开,禁止脚放在套管下方,避免钢丝绳排列不齐,打
型防喷器往井口吊送时应使用四根直径22mm长度适宜的
绳套进行作业。吊送时应在防喷器伸缩杆护罩处绑上牵
引绳,操作人员不得手扶防喷器或站在行进方向。
4)往井口送防喷器时,必须用小绞车或绷绳进行
牵引,操作时要平稳,使防喷器缓慢进入。
5)吊送防喷器和其它物体时,其物体的行进轨迹
(方向)严禁站人或通过。
6)防喷器进入圆井未停稳时,禁止操作人员靠近。
4)起钻时应打开大钩制动销,操作要平稳。
5)井口人员摘扣吊卡时,一定要将滚筒刹牢。
6)拉钻杆时必须使用钻杆钩子,头不能伸进立柱,
禁止用肩扛钻杆。
7)操作前要仔细检查气路系统及防碰天车装置。 8)操作时要集中精力,密切注视钻具出井情况。
9)冬季要经常活动各气控开关。
10)平稳下放立柱入钻杆盒,待井架工将立柱拉入
5、滚子方补心造成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
1)防止方钻杆蹩弯变形,造成滚子防补心被
卡。
2)应定期检查方钻杆直线度,若弯曲变形严 重应立即更换。 3)起钻卸方钻杆滚子方补心随之上升高度超 过2m时应立即停止起钻,确保井口操作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