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精选练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精选练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精选练习题答案一、是非题1.1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

1.内力只能是力。

1.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1.截面法是分析应力的基本方法。

二、选择题1.构件的强度是指,刚度是指,稳定性是指。

A.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B.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保持其原有的平衡状态的能力C.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1.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在各点处相同。

A. 应力 B. 应变C. 材料的弹性常数D. 位移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内力是应力的代数和 B. 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 C. 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D. 内力必大于应力参考答案:1.1 √ 1.× 1.√ 1.× 1.C,A,B 1.C 1.C轴向拉压一、选择题1. 等截面直杆CD位于两块夹板之间,如图示。

杆件与夹板间的摩擦力与杆件自重保持平衡。

设杆CD两侧的摩擦力沿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且两侧摩擦力的集度均为q,杆CD的横截面面积为A,质量密度为?,试问下列结论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q??gA;杆内最大轴力FNmax?ql;杆内各横截面上的轴力FN?gAl2;杆内各横截面上的轴力FN?0。

2. 低碳钢试样拉伸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公式??FNA适用于以下哪一种情况? 只适用于?≤?p;只适用于?≤?e;3. 在A和B和点B的距离保持不变,绳索的许用拉应力为[?]取何值时,绳索的用料最省? 0; 0; 5; 0。

4. 桁架如图示,载荷F可在横梁DE为A,许用应力均为[?]。

求载荷F 的许用值。

以下四种答案中哪一种是正确的?[?]A2[?]A;;32[?]A; [?]A。

5. 一种是正确的?外径和壁厚都增大;外径和壁厚都减小;外径减小,壁厚增大;外径增大,壁厚减小。

. 三杆结构如图所示。

今欲使杆3的轴力减小,问应采取以下哪一种措施?加大杆3的横截面面积;减小杆3的横截面面积;三杆的横截面面积一起加大;增大?角。

7. 图示超静定结构中,梁AB为刚性梁。

设?l示杆1的伸长和杆2的正确答案是下列四种答案中的哪一种? ?l1sin??2?l2sin?; ?l1cos??2?l2cos?; ?l1sin 2?l2sin?; ?l1cos??2?l2cos?。

8. 图示结构,AC为刚性杆,杆1和杆2力变化可能有以下四种情况,问哪一种正确?两杆轴力均减小;两杆轴力均增大;杆1轴力减小,杆2轴力增大;杆1轴力增大,杆2轴力减小。

9. 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则:10. n-n 11. 12. 13. 14. A1是题1-14答案:1. D. D. C. B. B. B. C. C. B 10. B Fl?gl2a;11.12. ;椭圆形 13. ?gl,14. >,= EAb2E一、是非题2.1 使杆件产生轴向拉压变形的外力必须是一对沿杆件轴线的集中力。

2.轴力越大,杆件越容易被拉断,因此轴力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杆件的强度。

.内力是指物体受力后其内部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同一截面上,σ 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杆件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不为零,则各点的正应力均不为零。

.δ、 y 值越大,说明材料的塑性越大。

2.研究杆件的应力与变形时,力可按力线平移定理进行移动。

.杆件伸长后,横向会缩短,这是因为杆有横向应力存在。

.线应变 e 的单位是长度。

2.10 轴向拉伸时,横截面上正应力与纵向线应变成正比。

.11 只有静不定结构才可能有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

2.1在工程中,通常取截面上的平均剪应力作为联接件的名义剪应力。

.1剪切工程计算中,剪切强度极限是真实应力。

二、选择题2.14变形与位移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变形是绝对的,位移是相对的B. 变形是相对的,位移是绝对的C. 两者都是绝对的D. 两者都是相对的 .15轴向拉压中的平面假设适用于A. 整根杆件长度的各处B. 除杆件两端外的各处C. 距杆件加力端稍远的各处2.16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的两杆,一为钢杆,一为铝杆,在相同的拉力作用下 A. 铝?ahref=“http:///fanwen/shuoshuodaquan/”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说挠α透指讼嗤湫未笥诟指? B. 铝杆的应力和钢杆相同,而变形小于钢杆 C. 铝杆的应力和变形都大于钢杆 D. 铝杆的应力和变形都小于钢杆2.17一般情况下,剪切面与外力的关系是。

A.相互垂直 B.相互平行 C.相互成度 D.无规律2.18如图所示,在平板和受拉螺栓之间垫上一个垫圈,可以提高强度。

A.螺栓的拉伸B.螺栓的剪切 C.螺栓的挤压D.平板的挤压参考答案2.1 ×.×.√.×.×.√.×.×.×2.10 ×.11 √2.1√.1×2.1A .1C .1A .1B .1D材料的力学性能1. 工程上通常以伸长率区分材料,对于脆性材料有四种结论,哪一个是正确? d2.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s0.2表示屈服极限。

其定义有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3. 关于材料的冷作硬化现象有以下四种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由于温度降低,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由于温度降低,其弹性模量提高,泊松比减小;经过塑性变形,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经过塑性变形,其弹性模量提高,泊松比减小。

. 关于材料的塑性指标有以下结论,哪个是正确的?ss和d; ss和ψ; d和ψ; ss、d和ψ。

5. 用标距50 mm和100 mm的两种拉伸试样,测得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分别为ss1、ss2,伸长率分别为d5和d10。

比较两试样的结果,则有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哪一个? ss1d10; ss1d10; ss1=ss2,d5=d10。

6. 圆柱形拉伸试样直径为d,常用的比例试样其标距长度l是或。

. 低碳钢拉伸试验进入屈服阶段以后,发生. 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上、下屈服极限分别为ss1和ss2,则其屈服极限ss为。

. 灰口铸铁在拉伸时,从很低的应力开始就不是直线,且没有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因此,在工程计算中,通常取总应变为_______%时应力-应变曲线的割线斜率来确定其弹性模量,称为割线弹性模量。

10. 混凝土的标号是根据其_________强度标定的。

11.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规定以压缩时的s-e曲线中 s12. 铸铁材料性能排序:抗拉_______抗剪_______抗压。

参考答案:1. A. C. C . C. C.d; 10d. 弹塑. ss9. 0.110. 压缩11. 0.4?b12. 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1. 图示木接头,水平杆与斜杆成?角,其挤压面积为Abs为bh ;bhtan? ;bhbh;。

cos??sin?cos?答:C2. 图示铆钉连接,铆钉的挤压应力?bsF2F;;2d?π d2F4F;。

2b?πd答:B3. 切应力互等定理是由单元体静力平衡关系导出的;物理关系导出的;强度条件导出的。

答:A4. 销钉接头如图所示。

销钉的剪切面面积为,挤压面面积。

答:2bh;bd材料力学习题第1章引论1-1 图示矩形截面直杆,右端固定,左端在杆的对称平面内作用有集中力偶,数值为M。

关于固定端处横截面A-A上的内力分布,有四种答案,根据弹性体的特点,试分析哪一种答案比较合理。

习题2-2图A-A截面上的内力分布,有四种答案,根据 1P弹性体的特点,试判断哪一种答案是合理的。

正确答案是 1-图示直杆ACB在两端A、B处固定。

关于其两端的约束力有四种答案。

试分析哪一种答案最合习题2-4图F P。

关于杆中点处截面A-A在杆变形后的位置,有四种答案,根据弹性体的特点,试判断哪一种答案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是1-图示等截面直杆在两端作用有力偶,数值为M,力偶作用面与杆的对称面一致。

关于杆中点处截面A-A在杆变形后的位置,有四种答案,试判断哪一种答案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是。

习题2-6图习题2-5图1,有四种答-等截面直杆,其支承和受力如图所示。

关于其轴线在变形后的位置案,根据弹性体的特点,试分析哪一种是合理的。

正确答案是。

第2章杆件的内力分析——2-1 平衡微分方程中的正负号由哪些因素所确定?简支梁受力及Ox坐标取向如图所示。

试分析下列平衡微分方程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dFQdMMA0,?ql2?ql?FRB1qlqll2Fy0,FRAMC?FRB1ql,11lqllql244MA?ql2|F5Q|max?ql4|M|max?ql2Fy0,FRA?ql ?MA?0,MA?ql?MD?0,ql2?ql?l?ql?l 2MDM3D2ql|FQ|max?ql|M|3max?2ql ?MB?0FRA?2l?q?3l?1qll0F5RA?4qlF3y?0,FRB?4qlMqB?0,MB?2l2M25D0,MD?32ql2Qmax?4ql|M|25max?32ql2Fy0,FRC = 0M3lC?0,?ql?2l?ql?2MCMCqlM12B0,MB?2ql ?Fy?0,FQB?ql |FQ|max?ql |M|max?ql ?M1A?0,FRB?2ql ?Fy?0,FRA?1ql2Fy0,?12ql?ql?FQB?0 FQB?12ql ?MD?0,12ql?lll2?q2?4MDM1D??8ql2M1ql∴ |F|1Qmax?2ql12ql2-试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并确定|M|max。

|M|max?解:图:?MA?0,FRB?2l?FP?l?FP?l?0 FRB?FPFy0,FAy?FP ?Fx?0,FAx?FP 弯距图如图,其中|M|max?2FPl于刚节点C截面。

图:?Fy?0,FAy?ql ?MA?0,FRB??Fx?0,FAx?1ql21ql2弯距图如图,其中|M|max?ql图:?Fx?0,FAx?ql ?MA?0 ql2?ql?FRB?lFRBl01ql1Fy0,FAy?ql2弯距图如图,其中|M|max?ql 图:?Fx?0,FAx?ql ?MA?0 lql2FRBl03FRB?ql23Fy0,FAy?ql222ql弯距图如图,其中|M|max?ql22-梁的上表面承受均匀分布的切向力作用,其集度为试导出轴力FNx、弯矩M与均匀分布切向力解:1.以自由端为x坐标原点,受力图 ?Fx?0,x?FNx?0 FNx?? ∴dFNxdxh?0MC0,M?x? M?1hxdM1h dx2方法2.?Fx?0,FNx?dFNx?dx?FNx?0 dF∴ Nx??dx—1 —MC0,M?dM?M?x?∴dM? dx2h2- |M|ma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