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一例
还需同以下疾病鉴别
1.阑尾炎:患者多有发热,血象升高,典型表现为转移性下腹部疼痛,疼痛初 位于脐周,后转移至右下腹,麦氏点有固定压痛、反跳痛,患者无发热,右下 腹局部压痛,无反跳痛,考虑为老年男性,体征症状可不明显,暂时不能排除。 2.急性胰腺炎:患者多有暴饮暴食、胆道梗阻等诱因,持续性腹痛,恶心、呕 吐后疼痛无缓解,膝胸卧位可缓解疼痛,伴血尿淀粉酶常有升高,腹部CT平扫 +增强可协助诊断。 3.输尿管结石:患者多伴有血尿,可伴输尿管上段及对侧肾积水,输尿管走行 区有压痛、叩击痛,腹部平片及腹部CT可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相 关病史暂不考虑此病。 4.肠套叠:多有持续性腹痛、腹部腊肠样包块、回盲部空虚、排果酱样便,2 岁以下儿童多见,腹部彩超或CT有助于鉴别。 5.急性胃肠炎:患者多有进食不洁食物史,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 化道症状,禁食或口服抗生素后病情好转。
腹部平扫冠状位见右下腹肠壁增厚水肿,肠周 脂肪间隙模糊不清,渗出增多。
剖腹探查指证
1、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出现口渴、烦躁、脉率增快或体温 及白细胞计数上升或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 2、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 3、肠鸣音逐渐减弱、消失或腹部逐渐膨隆; 4、膈下有游离气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或出现移动性浊 音; 5、积极救治休克而情况不见好转或继续恶化; 6、消化道出血;
拟诊“急性肠梗阻”,嘱患者禁食,检测尿量,予补液 及营养支持治疗,急查三大常规,急诊生化,肿瘤标记 物,血淀粉酶,腹部立位片及胸部+全腹CT平扫 血常规07.17 09:00
WBC 8.74 90%↑ %NEUT
RBC 4.69 PLT 167 急诊生化 淀粉酶
HB
159
淀粉酶 50 血糖 8.60 电解质、尿素、肌酐均正 常
我院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直肠根治术(Dixon)+回肠暂时性造口术”,术顺。6月余前 在我院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回肠部分切除术”;
无肝炎、结核、高血压史; 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吸烟30年,每天吸烟20支左右,未戒烟,饮酒史50年,平均700克/日,未戒酒; 已婚,适龄结婚, 育3男3女,无家族类似病史及遗传病史。
剖腹探查术
考虑病变位于右下腹,遂取右腹经腹直肌切口,行剖腹探 查术,探查所见盆腔及右侧腹腔内黄色混浊脓液约200ML, 阑尾大小约为8.0X1.0cm,呈盲肠下位,充血水肿,根部穿 孔,周围肠管表面可见较多脓苔,未扪及明显粪石,探查 部分回肠无异常。 术中诊断:1.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局限性腹膜炎 2.急性肠 梗阻 3.直肠恶性肿瘤(术后 T3N0M0 IIA期) 4.糖尿病
脐至髂前上棘平面,回盲部可见环靶征,局部肠壁增厚,盲肠扩 张,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结合腹部CT平扫结果,排除胃十二指肠穿孔、胰腺炎、胆囊炎、尿 路结石等 CT示回盲部环靶征,盲肠扩张,肠壁局部增厚,符合肠套叠征象 综上所述,考虑患者为回盲部病变引起的急性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 可能由肠套叠/回盲部肿瘤/阑尾炎引起。结合患者既往病史,肠结核、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可能性小,有待肠镜进一步检查,但患者 处于疾病急性期,暂不宜行侵入性检查。
WBC %NEUT HB PLT
5.65 86.1% 145 137
患者WBC仍较低水平,而腹部体征明显,提示患者免疫反应不显著。
复查腹部CT平扫,胃十二指肠、胰腺、胆囊、双肾、输尿管同前 片,未见异常。
脐至髂前上棘平面,可见回盲部多环靶征,回盲部、升结肠及右下腹部部 分小肠壁水肿增厚,边界模糊,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较前片进展,盲肠略 扩张但较前片稍减轻。
术后予禁食、补液、营养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患 者恢复良好,12天后痊愈出院。
根据剖腹探查术中明确诊断急性阑尾炎
回顾患者病史,阑尾炎典型特点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患 者老年男性,对炎性反应较弱,且入院时腹痛已发作20 小时,可能掩盖原本症状;急性阑尾炎累及盲肠、回盲 瓣,致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机械性肠梗阻,且CT上呈现 出类似于肠套叠的“环靶征”,炎性渗出致肠周间隙模 糊不清;随后患者病情进展,阑尾坏死穿孔,渗出明显 增多,出现局限性腹膜炎体征,并且炎症导致肠麻痹, 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症状。肠管 过度扩张导致麻痹;或梗阻上端肠管坏 死穿孔,阵发性腹痛减轻,腹膜炎导致 肠麻痹,掩盖机械性肠梗阻症状。
判断梗阻部位
小肠梗阻 呕吐出现较早而频繁,水、 电解质与酸硷平衡失调严重, 腹胀不明显;低位小肠梗阻, 呕吐出现晚,一次呕吐量大, 常有粪臭味,腹胀明显。
7、腹腔穿刺抽出气体、不凝血、胆汁、胃肠内容物等;
8、直肠指诊有明显触痛。
病情进展,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
患者病情较前进一步进展,肠鸣音减弱,出现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局部腹肌紧张,CT示右下腹渗出增多,肠壁水肿明显,考虑回盲部病 变进展导致穿孔,腹膜炎导致肠麻痹;符合剖腹探查指证,告知家属 相关情况后,家属同意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前诊断:1.麻痹性肠梗阻(?) 2.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可能性大) 3. 直肠恶性肿瘤(术后 T3N0M0 IIA期) 4.糖尿病
胃肠外科一例
病例摘要
患者男,74岁,于2015.07.17 08:50,以“下腹胀痛伴 停止排气排便20小时。”为主诉入院。 2014.09因“ 大便带血4月余”于我院诊断“直肠肿瘤”,遂在全麻
下行“腹腔镜下直肠根治术(Dixon)+回肠暂时性造口术”,术顺,术 后病理:(直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侵及肠壁全层及肠周纤维脂肪 组织。双侧切缘、环周切缘未见肿瘤。淋巴结:肠周淋巴结(0/9) 未见转移癌。诊断:直肠恶性肿瘤(T3N0M0 IIA期)
2015.01于我院在全麻下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回肠部分切除术”,
术顺。
病例摘要
2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部疼痛,约巴掌大小,呈阵发性绞痛,
无他处放射,与休息及体位无关;伴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感 恶心、无呕吐,无咳嗽、咳痰,无呕血、咯血,无胸痛、胸闷,无尿 频、尿急,无乏力、气促,无寒战、高热,无午后地热、夜间盗汗等 不适,未予诊治。 既往患有“糖尿病”3年余,未服用药物,空腹血糖控制在9.0mmol左右。9月余前于
建议剖腹探查明确病因知道治疗,家属拒绝,坚持保守治疗,遂予留 置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持续禁食,密切监测生命征,记录减压管引 流量及尿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于静脉营养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 后行内镜或消化道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次日查房,患者诉腹痛未见明显缓解,腹胀较前一日减轻,但腹
部查体提示右下腹局部腹肌紧张,右下腹出现反跳痛,麦氏点压 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减弱,约1-2次/分,直肠指诊未触及肿 物,右前壁触痛,无波动感,考虑患者肠梗阻合并肠穿孔,腹膜 炎导致肠蠕动麻痹,遂腹胀减轻,并出现反跳痛,予复查血常规 及腹部CT平扫。
结肠梗阻
结肠梗阻的特点是,腹痛常 不显著,腹胀较早出现并位 于腹周围,呕吐发生很迟,X 线检查结肠内胀气明显,且 在梗阻处突然中止,钡灌肠 可见梗阻部位。
警惕绞窄性肠梗阻
单纯性梗阻 单纯性肠梗阻则可先用非手 术治疗。
绞窄性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预后严重,必 须手术治疗。
①腹痛剧烈,发作急骤,在 阵发性疼痛间歇期,仍有持 续性腹痛; ②病程早期即出现休克,并 逐渐加重,或经抗休克治疗 后,改善不显著; ③腹膜刺激征明显,体温、 脉搏和白细胞计数在观察下 有升高趋势、红细胞计数下 降; ④呕吐出或自肛门排出血性 液体,或腹腔穿刺吸出血性 液体; ⑤腹胀不对称,腹部可触及 压痛的肠袢。
判断梗阻原因
1.粪块梗阻:患者老年男性,胃肠动力减弱,大便不畅,需注意排除因粪块梗阻引起 的肠梗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行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 2.肠道肿瘤:患者老年男性,既往直肠癌术后,不能排除由转移/复发癌导致,肠镜、 腹部CT、小肠MRI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 3.慢性缺血性肠病:患者老年男性,有糖尿病压病史,需注意该病可能,必要时可行 血管造影进一步排除。 4.肠结核:肠结核致肠管瘢痕狭窄也可导致肠梗阻,但患者无结核病接触史,无夜间盗 汗、低热等结核中毒症状,考虑该病可能性可能性小,必要时可行PPD及血抗结核抗体检 查进一步排除。 5.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尤其是克罗恩病,也可出现肠梗阻,但患者 无反复排粘液脓血便病史,考虑该病可能性小,必要时可行ANCA、ASCA及肠镜检查进一 步排除。 6.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既往有两次腹腔手术病史,故考虑该病不能排除。
根据患者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20小时,拟诊“肠 梗阻”,先需明确肠梗阻的种类、原因
机械性肠梗阻 阵发性绞痛,伴有肠鸣音亢进,可闻及 气过水声,腹部查体可见局部隆起胀大 的肠袢,腹部立位片见近端肠腔扩大、 内有液平面,远端塌陷; 持续性腹胀痛、肠鸣音消失、多有原发 病因存在,如铅中毒、急性肠炎、肠系 膜血管栓塞至肠段坏死,立位片检查见 全部小肠和结肠都均匀胀气。
体格检查
体温 36.6℃;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 mmHg 神志清醒,发育正力型,营养中等,急性面容,痛苦表情,扶行入院, 对答切题,查体欠合作。 腹部稍膨隆,下腹部正中见一约5m手术愈合瘢痕;腹式呼吸运动存在,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异常蠕动波;腹软,右下腹及麦 氏点压痛,无反跳痛,余部位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未触及 包块,墨菲氏征阴性,肝区未及叩击痛,双侧肾区未及叩痛,肝浊音 界存在,位于右锁骨中线第Ⅴ肋间,下界位于右肋缘,脾浊音界无扩 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约8次/分,未闻及振水音、气过 水音及血管杂音。肛门指诊:肛缘无肿物,肛门括约肌紧张度适中, 直肠壁尚光滑,未触及明显肿物,指套退出无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