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余丽娟(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课堂提问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然而目前我国外语教学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本文就存在的五个问题,根据衡量提问有效性的标准分别论述了所应采取的解决办法,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关键词]英语课堂;课堂提问;提问策略[中图分类号]G 712[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5136(200502-0117-03Strategies of Teacher ’s Putting Q uestions in College E nglish ClassY u Li -juan(Changsha S ocial W ork C 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4Abstract :Putting questions in class is a important component in English teaching.The appropriate wa y of asking questions can inv ok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and creativity ,and can make the students the principle part in the English class.H owever ,we cannot neglect s ome problems of putting questions that exist in the English class.The paper p robes into the in fluences of teachers ′questioning methods on student s ′learning effect s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es.The effective way of questioning can be a main channel to open out the students ’thinking and enhance the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K ey w 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lass ;teaching methods ;art of putting questions[收稿日期]2005-03-15[作者简介]余丽娟(1978-,女,湖南长沙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教师。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讲课离不开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创造的问题情境,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渠道。

它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问的目的多种多样,具体来讲包括:为学习者提供语言和思维模式;了解学习者掌握的信息(如事实、想法、观点和意见等;检验学习者理解的程度、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把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话题上;借用好学生的回答,给全班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为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鼓励多种方式的思考(逻辑的、反思的和联想的等,以便更深入、更透彻地探讨问题;使学习者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鼓励自我表述;使学习者从教师那里得到积极的情感和认知反馈,促进语言的学习(Penny Ur ,1996。

一、衡量提问有效性的标准(一提问的种类教师提问多种多样,国内也曾有人分析过此项专题。

西方教学界根据提问的内容及其功能,一般将教师提问分成以下几种类型:i 封闭式(有惟一正确答案和开放式(有多种答案;ii 回音式(确认检查理解度和认知式(导致学生知识的习得;iii 展示式(display questions (教师本人知道答案和咨询性提问(referential questions (教师本人不知道答案。

(二提问的有效性标准在师生间的交互中,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用目的语积极参与语言材料的学习,所以有效的提第12卷第2期2005年6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sha S ocial w ork college V ol 112N o 12Jun 12005问应使学生做出迅速、准确、全面的回答,而且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动力和信心。

Penny Ur(1996总结出下列衡量提问有效性的标准:1明确性———学习者能否立即、准确地领会问题的涵义及所需回答的种类;2学习价值———问题能否引发学生对所学材料作进一步思考,以便更深入地掌握材料;3兴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觉得回答问题很有挑战性,充满乐趣;4参与性———能否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回答;是否只有少数几个成绩优秀、自信心强的学生回答;5扩展性———问题本身是否有助于扩展出多种多样的回答;6教师的反应———通过提问,学生是否确信其回答受到教师的尊重,即使回答不恰当,也不会受到轻视或嘲笑。

按照上述各条标准,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材料、内容及学生状况,预先设计课堂交互中的问题,从而引导交互活动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又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目前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目前英语课堂提问的现实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1课堂提问主要采取以yes-no为主要形式的展示性提问。

21提问后的等待时间过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31课堂提问的范围也仅仅局限于部分善于发言或坐在前排的学生。

41学生在回答提问时还普遍存在着恐惧感。

51教师控制了全部的提问权,学生只是被提问者。

可见,据以上出现的问题,切实有效地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英语课堂提问策略(一加大咨询性提问的比例咨询性提问(referential quest ions指教师不知道答案的提问。

如:What will y ou do if y ou are the man in the story?What im pressions have y ou g ot of the text?此种问题要求学生经过思考,然后认真组织自己的语言来传递信息。

它体现了语言交流的特点,也给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

Brock(1986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当经过咨询性提问培训的教师在课堂里进行咨询性提问的次数有明显增加以后,学生的应答能力也随之提高。

可见,通过咨询性提问的训练,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而与咨询性提问相比,展示性提问(display questions便显示出自身的缺点与不足。

展示性提问主要指教师知道答案的提问,其目的是为练习语言而提出。

如:Is this a book?Y es,it is1展示性提问一般属于操练性的提问,学生在课本中能找出现成固定的答案。

但展示性提问不利于学生进行实际的语言交际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堂上,除了几个重要的、关于课文难点的直观问题外,笔者认为应减少提问类似Y es or No questions和判断True or False state2 ments。

即使提问了,也要求学生进一步阐述为什么他们认为是错误的或回答是否定的。

然而,目前我国英语课堂中,教师提出的展示性问题远远多于咨询性问题,因此要求教师掌握一些课堂提问策略是大有必要的。

(二适当延长候答时间一般来说,随着问题的认知水平的提高,答案的涉及面变广,因而信息复杂,大脑皮层的暂时神经联系增多,需要的教学时间便越长。

而且心理实验表明,教师提问后,学生的思维活动常常出现一前一后两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出现在教师提出问题以后不久。

在一般的设想、答案讲完以后,学生的思维活动便进入低潮,但这时仍有不少学生在积极进行思维。

当某一个学生首先取得突破以后,又开始形成第二个高潮。

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许多是在这一阶段涌现的。

因此,适当延长候答时间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意义重大。

另外,笔者认为,延长候答时间不仅对学生有帮助,而且对教师亦有助益。

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候答时间与学生进行非言语交流;另一方面,教师可更好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判断提问的效果,而及时调整提问行为,使其更完善。

(三问题分布(distribution of questions81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大多数教师通常都认为自己对待学生是公平的。

但调查发现,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被教师提问的次数要比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多许多,而且研究人员还发现教师倾向于将提问限制在教室的某些“活跃区”(action zone,通常为教室前排。

某些貌似公平合理的问题分布,如one by one式的提问,效果也不理想。

因为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该他回答问题了,所以往往造成他忙于思考自己的问题、斟酌答案而忽视对其他问题的思考、理解。

为做到提问学生分布更加公平合理、更具科学性,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提问学生的分布一般没有规律,并对学生回答问题次数作记录,尽量使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均等,促使所有的学生课上精神集中,即使有些没有获得回答问题机会的学生表面看来不主动,实际上他们也进行了紧张的思维活动。

同时,学生的平等意识提高,学习上进心也增强了。

(四探问所谓探问,是指紧随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提出另一相关问题以刺激学生透过先前的答案进行更深入思考的一种策略。

该策略要求学生提出更多的论据,观点更加清晰、更为准确,做更加具体的说明,或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观点,以促使学生提高回答的质量。

譬如说,在学生用英文简要的回答问题后,老师继续问道:“H ow do y ou know that?”“Can y ou give us s ome evidences to support y our idea?”详细说来,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1探问可避免学生仅对问题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使学生明确应答的根据,反思先前的思维过程,增加应答的深度,提高参与质量。

21探问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或更多方面考虑问题,通过重新审视原有答案与相关信息的关系,扩展最初的回答,使回答更全面。

31探问能够挖掘出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成新旧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则可在课堂上营造出安全与自由的氛围。

(五利用学生的观点利用学生的观点是重要的理答策略。

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应。

教师在理答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利用学生提供的观点,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参与提问活动的热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