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清单(装配生产部)
DI-QA-11-3 设备、工装夹具验
收管理规定
“固定资产处置单”经相关部门会签后,副本是否交财务存档?
6.1 新购或转移设备(含工装夹具、测试台)、检验仪器/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除正常验收外,是否有 QC、PE、ME、SF 四个部门的验收----通过新版 本验收单 UF-PD-02-12 查
6.2 大型设备搬迁时是否通知以上部门并重走验收?
6.5.2 因物料变更或产品停产等需要将物料退仓时,退仓前,是否按单据要 求正确填写“物料退仓单”呈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将单据和所退物料(必须 有良好的包装和标识)一起交质量部质检员进行检验?
5.1 有无严格按各类产品生产流程图安排生产工序? 5.2 是否以“生产订单”为依据组织生产?
5.4.1 正式生产前,是否根据不同类别的产品要求作好产前准备,包括环境 要求和个人防护要求、生产条件的确认、作业指导书的准备、材料的分配等?
审核清单(装配生产部)
审核文件
SOP-AD-005-12 员工培训程序
SOP-PD-010-15 采购控制程序
审核文件
5.2.1 部门间变更工作岗位的员工,是否负责再培训并填写新岗位“员工 培训记录表”? 5. 2. 2 部门内部变更工作岗位的员工,是否负责再培训并填写新岗位“员工 培训记录表”? 5.3.4.1 参加外部培训的员工,是否填写“外出培训申请表”报人事行 政部,经公司批准后执行。
QP-DT-004-13
探测器产品质量计划
6 是否按探测器产品质量计划要求进行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线产品生产检 查日报表 UF-DT-03-6、UF-DT-18-7、UF-ME-01-2 等)
需抽查烟箱校机房和生产线生产检查日报表的填写情况(需及时、正确) 生产线上所挂作业指导书是否与该工位的实际作业内容相符合?
5.6 生产完工后的剩余物料或因生产计划变更而产生的余料、生产过程挑 出的不合格来料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或废品,有无按《物料控制程 序》要求走评审程序,申请退仓或报废?
5.7 针对不同类型产品,有无按对应的产品质量计划要求对关键工序的生 产质量情况进行统计?是否按《生产计划及统计管理程序》要求定期向 PMC 提供统计数据?
上岗证的发放流程依据是什么?
5.3.7 仪器设备(包括自制)的入库是否凭“仪器、设备验收单 UF-PD-02-11” 开具入库单?是否入库后才通知使用部门办理领用手续? 5.3.1 检测和测量仪器的“物品采购申请”UF-PD-10-19 是否经计量负责人?
确 仪认 器后 、报设总备经、理工审具批、?自用模具的“物品采购申请”是否有经安保部和 质量控制部确认? “物品采购申请”是否经财务部审核?
5.4.3.4 产品完工后,有无填写“产品报检单”交质量控制部 FQC 作成品检 验?
5.4.3.5 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异常时,是否按《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 序》采取纠正措施和跟踪改善结果,当纠正措施涉及工程变更时按《设计与 开发工作程序》办理?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不合格品,有无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SOP-QC-036-02 ROHS 相关环境有害物质
控制程序
6.5 生产过程中是否严格按作业指导书作业?材料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产生 二次污染的风险?
4 有无按探测器产品质量计划要求作产前准备?(防静电手腕检查记录表 UF-DT-08-8 和烙铁保养卡 UF-DT-15-6,是否在生产前做?---建议抽几个手 腕和烙铁实地测量,以确认其正确性)
若拆开包装超过 24 小时未使用,是否进行烘烤后再使用?
DI-QC-80-7
八、是否每次使用前对“CO 分析仪”进行点检?点检方法是否符合《CO
量测仪器点检规程
分析仪校准操作规范》DI-ME-889-3 ?
DI-ME-889-3
生产前是否开机预热 1 小时?
CO 分析仪校准操作规 是否作校准后才能使用?
范
是否填写 CO 测试箱检测记录表 UF-ME-85-1 ?
DI-EG-45-2 装配过程标准机管理
规程
6.3 收到工程部制作的“标准机”后,是否明确管理人员和方法?
6.4 是否按要求用标准机对测试设备进行日常点检? 点检后是否填写“UF-QC-58”并判定点检结果?
管理者代表:
日期:
内审员:
日期:
生产线上的探测器产品批号是否符合本规程要求?(从线上抽产品批号与本 文件对照)
6.1.1 需要采购固定资产前,是否填写“资本支出计划申请单 UF-FN-11-3? 是否总经理批核后才实施请购?
费用管理办法
6.2 超过 10000 元人民币维护,是否填写“资本支出计划申请单”?
6.3 转移、出售或报废固定资产,是否填写“固定资产处理置单 UF-FN-12-2?
SA 产品批号定义规程
DI-FN-02-4 固定资产及长期待摊
五 4.设备报废,是否填写“固定资产处置单”UF-FN-12-2(针对固定资产) 或“设备报废申请单”UF-EG-11-5(针对非固定资产)并经设备管理 人员确认?
六 2.是否对每日生产设备的故障情况进行统计供设备管理部门对故障原因 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改善措施?
4.2.5.b 外部质量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有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2.6 管理评审会议中提出改善要求的项目,有无按时限要求进行改善?
SOP-MF-028-04 过程确认控制程序
SOP-PMC-029-10 物料控制程序
5.3.3 是否按《员工培训控制程序》规定对锡焊和点焊工序人员资格进行鉴 定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5.3.5 对这些过程有无按《感烟火灾探测器产品质量计划》要求进行监控并 填写相应的记录。? 6.2 生产线接收物料后有无在套料单上签名以示所接收之物料准确无误? 6.3.1 非生产订单物料的领用,在领用生产物料前,是否按单据要求正确填 写“物料申请单”并注明领料原因由申请部门领导和 PMC 批准之后,交仓库发料? 6.4.1 生产套料已发够但有物料报废、损耗或短缺而导致不能完成订单的, 结单时生产线是否通过 ERP 系统填写“物料报废损耗单”申请补料?
DI-ME-271-2 探测器校机电源点检
规范
4. 是否每 4 小时(对校机电源)点检一次? 6. 是否按本条要求方法对电源作点检? 7.1 点检结果是否填写电源检测记录表在 UF-ME-16-1?
DI-DT-474-10
每次调试光敏仪表的电压是否填写到“Obscuration Meter 烟箱检测记录表”
烟箱 1900 系列操作规程 UF-ME-11-1 中?
DI-DT-299-7 电烙铁电压、温度检测
规程
5、是否每天上班前 5 分钟对线上各烙铁温度和漏电压进行检测? 8.1E、8.2E 检测结果是否记录到“烙铁保养卡 UF-DT-15-6”内?
DI-EG-30-11 设备管理规定
DI-EG-28-最新
SOP-QA-032-03 3C 产品例行检验与确
认程序
5.1.4 针对 3C 认证产品,是否依据《作业指导书》在相应工位对产品进行 100% 例行检验? 检验结果是否填写“生产线产品日生产检查日报表”?
SOP-PMC-034-02
3C确认认证标确志认管检理验程序
5.2.4 是否按要求记录 3C 认证标志在产品上的使用情况并填写“3C 认证标 志使用记录表”UF-PMC-03-1?(从仓库领用的 3C 产品标签,要填写 这个表记录每天、每批的使用量及剩余数量)
3.3 SMT 车间的温度控制范围是否为 22-28℃,湿度范围是否为 30-70% ?
DI-QC-226-5
潮湿敏感器件、PCB 保存、烘烤通用指导书
8.2 对湿敏元件是否只在上线前 4 小时内拆开真空包装?若有湿度卡是否湿 度卡在 30%以内才使用?(是否有使用湿度卡显示 30%以上的材料)
8.3 若停止生产 10 小时以上,是否对湿敏元件作密封保存?
5.3.6 本部门申请的生产设备、检验和测量仪器到货后,是否组织验收并填 写“仪器、设备验收单”UF-PD-02-12?
5.7.3IT 设备、软件和服务需求是否填写“IT 设备、软件和服务采购信息采 集表”UF-SF-32-2?
5.8 固定资产的采购,是否先提出申请,经核准后才填写“物品采购申请”? 4.1.7 被判为让步接收或挑选使用的来料,是否根据标签提示或 QC 报告上 的描述对材料采取必要的挑选行动?
SOP-MF-030-05 生产管理程序
5.4.2 有无按《测量与检验设备控制程序》对检测设备作好日常维护保养? 当生产过程中设备或仪器出现异常时,有无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 UF-EG-08-5”报修? 5.4.3.2 有无依《员工培训程序》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实施岗前培训、转岗培 训和在职培训,确保每位员工的资格和能力胜任其工作内容?生产员工是否 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要求作业?
4.1.8 制程中挑出的来料不良,是否交 QC 确认并按《物料控制程序》通过 ERP 系统申请补料?
审核结果
SOP-QM-026-1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SOP-QM-027-11 纠正和预防措施
控制程序
4.1.9 经质量部 IQC 抽检合格的来料投入使用后,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来料 不合格率超出 IQC 控制标准,有无提出退库?退库前是否经 QC 确认并填写 “物料退仓单”? 4.2.1 在 IPQC 巡检过程或成品检验过程中依抽样标准判为不合格的产品, 有无按“质量异常处理单”上的处理意见处理?经处理后的产品有无送 QC 再检验? 4.2.2 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半成品、成品,是否由返修工位员工进行返修和 检测?返修后的产品有无返回对应工序做相应的检查或测试?无法返修时 是否申请报废处理? 4.2.3 若为批量不合格且无法通过全检或返修进行处理,“质量异常处理单” 评审意见为报废的产品,是否填写“物料报废损耗单”经相关人员核准后才 能实施报废? 4.2.4 制程中产生的废品,是否按《物料控制程序》定期处理?若属达不到 技术要求而拆换损坏的物料,退仓前是否经工程部相关人员确认? 4.3.2 客 户 退 回 的 不 合 格 品 , 有 无 填 写 “ 返 修 产 品 缺 陷 分 析 处 理 报 告 UF-QC-09-2? 5.2.1 当有顾客投诉时,若经调查分析属本公司责任的,有无按《顾客服务 程序》要求处理? 5.2.2.1 考察周期内,当监控结果显示某项质量目标未达成或虽然达成但有 明显下降趋势时,部门负责人有无及时分析目标未达成或下降的原因并采取 纠正或预防措施、跟踪措施效果? 5.2.2.2 当管理评审确认公司内各层次某项质量目标不适宜时,是否根据评 审结果及时调整质量目标? 5.2.4a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包括来料不良)导致不合格率高于该工 序控制指标时,有无立即报告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 QC?是否填写“质量异 常处理单 UF-QC-04-14“交 QC? 5.2.4d 生产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在半小时内无法恢复生产导致停产时,是否 填写“质量异常处理单 UF-QC-04-14“ 5.2.5.a 内部质量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有无按《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相关条 文要求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