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学原理案例分析

会计学原理案例分析

会计学原理案例
案例1
2005年10月中旬,会计一班的同学开始学习会计学原理,由于会计是一门对实务操作方面要求较高的科目,因此,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希望从理论和实践两线并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通过班级的讨论表决,同学们决定在学校附近建立一个以学生和青青年为服务对象的欧式咖啡屋,对其进行经营治理。

会计一班共有50名同学,大伙儿选举5位同学组成一个经营治理小组,并书面规定了小组的权力与义务,要求定期召开会议,如遇重要问题须通过全班讨论表决。

请同学们进行讨论,依照本章所学知识,提出咖啡店的筹资、经营和销售方面的方案。

参考答案
(1)确定所需筹集资金
经营治理小组听取大伙儿意见后总结了一份筹资报告。

报告中指出:喝咖啡品的是环境和气氛,因此决定直接租用学校附近
山脚的一户欧式不墅第一层楼作场地,同时购买中世纪风格的茶座、家具和灯具等。

并将购入咖啡豆等原材料。

估算如下:
固定资产投资 100000
预付房租 8000(每月1500,预付半年)
预购原材料 20000
合计 128000
以便今后的运营,报告认为初次筹资应为20万。

假如效益好,将接着投入资金租下不墅第二、三层楼,并预备引进新口味的咖啡。

考虑到大伙儿差不多上学生,因此预备利用财务杠杆,提出可利用学校学生创业基金进行举债经营。

初步可能向学校学生创业基金申请借入10万元(年利息率3%),余下的10万,发动全班同学每人1000元,合计5万,班长吴明讲服家人另外投入5万。

在每年年末末,经全体同学投票决定当年利润的分红事项(按投入资本比例进行分红)。

于11月1日,20万的初始投入资金将全部到位并存入咖啡屋的开户账号中。

同时,大伙儿打算在10天内全班行动购置好所需的用具和材料,即在11月11日(单身汉节),正式对外营业。

11月5日,大伙儿“精打细算”将初期投入降到了81000元,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 60000
预付房租 6000(每月1000,预付半年)
预购原材料 15000
合计 810000
(2)经营打算
在财务资金到位得基础上,经营治理小组经协商决定聘请校园的咖啡协会的会长来做厨师,试用一个月,月薪议定为3000;若受到好评,就将工资加至5000,每月最后一天发工资。

另外,为节约开支,大伙儿协定不另外聘请服务生,由小组每天安排三个同学值班作服务生,每人均会被轮到。

(3)销售预测
经对市场进行调查和讨论,得出销售预测报告。

如下:
由于季节变动等因素的阻碍,每月的销售额可能上下波动,一个咖啡屋一个月可能能够卖出1500—2000杯咖啡。

对咖啡屋的期望每月盈利水平为20000元左右。

在考虑咖啡屋预期销售情况、经营过程中所发生得原材料成本、厨师工资、房租、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和期望获得的利润,参考市场同行业价格情况下,经营治理小组将平均每杯咖啡的价格暂定为25元。

定价过程如下:
打算月平均盈利 20000
加:原材料成本 3000(每杯成本2元×1500杯)
厨师工资 3000
固定资产折旧 1000
房租 1000
打算月销售收入 36000
每杯咖啡价格=打算月销售收入36000÷1500=24元
结合市场上价格多在20—30元之间,大伙儿最后定每杯咖啡25元
案例2
高一、高二和徐山三人(是兄弟和亲戚;姓名经改动)合伙,于1988年每人投资8 000元,成立s州市万和东方时装厂,高一任厂长,高二任出纳兼保管,徐山任会计。

六年后,高一和徐山怀疑高二有经济问题(经营六年,高二差不多没正式账簿记录,只有一些不完全的备查笔记和不完全的单据,没有向厂长和会计正式报过账、结过账),他们与高二共同协商,一致同意清盘散伙。

散伙的钞票和物资如何分配?
高一、徐山认为三个人在厂里拿到的“钞票”差不多:徐山、高一两人在高二处拿钞票270 069.35元, 徐山、高一两人为高二垫款61 179.12元,高二经手向银行借款80 000.00元(此期间正是高二家里建房时期;借款利息已支付),剩余物资等不用清理归高二所有,因此,“就如此散伙,今后谁也不用找谁,银行借的钞票由高二还。


这种处理结果,等于讲明三人(实际是两方:高一、徐山为一方,高二为一方)投资所得到的“好处”差不多。

然而,高二不情愿。

他认为:没有现金,剩余物资也不值什么钞票,向银行借的钞票是厂里用的,因此这笔钞票应由三个人共还,要他一个人还不合理。

两方都坚持己见,最后高二将高一、徐山告上法庭。

法庭进行了两次审理和判决,均判定东方时装厂向银行的借款由高二偿还。

在两次审理中,由“账本”、零星票据和三人确认的数据还有:总收入1 545 678.62元,总费用1 315 039.35元。

后来,高二抗诉——再诉。

他坚持认为:剩余物资不值什么钞票,向银行借的钞票实实在在是为厂里添设备买材料用的,他
家建房没用过此钞票。

因此这笔钞票应由三个人共还,要他一个人还不合理。

在无法证明清算时剩余物资有多少、值多少,钞票有多少,向银行借的钞票是否被高二用于建房的情况下,律师事务所所长只好找到注册会计师,请他对此案进行评审并作出鉴定(一尺多高的案卷,就只能提供上述数据)。

【案例的讨论与分析】
1、注册会计师如何证明s州市万和东方时装厂清算时剩余财产有多少?那时的财务状况如何?向银行借的钞票是否应该由高二还?他们三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如何?
2、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你有什么感想?
案例3
1999年初,小王受聘担任一家大的化工企业的销售工程师。

在与企业化学工程师的讨论中,他得知公司差不多研制出了回收利用塑料汽水瓶粉末的方法。

小王从中看到了机会,他决定创办一家企业,专门用来回收塑料汽水瓶,碾成粉末,然后把它卖给化工企业。

1999年6月,小王购买了2台旧的粉碎机,另外还
买了一台个人电脑,以备记账之用。

这些共花去50000元,用去其储蓄中60000元中大部分。

小王还找到一个位置特不优越的仓库,但需要100000元才能买下来。

为此,他讲服了他的亲友们投资于该企业,他的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各投入 30000元。

小王用其中的30000元作为仓库的首期付款,银行同意为他的仓库提供抵押贷款。

只是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一位银行人员建议他从企业建立之初就要保持良好的会计记录,因此,小王就找到他的邻居,一位注册会计师小李。

小李建议他先购买一套供中小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

为了选择合适的软件,小李要求小王列出他为企业所购买的全部东西、所承担的全部债务以及他治理企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依照小王所述,小李为小王创建文件,使小王能通过电脑来处理这些会计与非会计信息。

小李还给小王上了第一堂会计课,向他简单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性质,并要求小王编制企业建立之初的资产负债表。

现在,小王对他的事业充满了信心。

他买下了仓库作为厂房,与当地两家瓶子处理厂签订了合同,并雇用了两名粉碎机工人和一名卡车司机。

到2000年2月,这家新企业差不多向他所在的化工企业按期供货了。

讨论以下问题:
1、为了治理企业,小王需要哪些信息?请把这些信息分成会计信
息和非会计信息。

2、试着列出小王这家企业成立之时的资产和负债(你能够作一些
假定,如有必要)。

小王应该如何给企业的资产定价呢?按照你的定价,企业开办之时的所有者权益是多少?
3、现在小王的企业差不多开始有销售业务了,假如要决定企业的
“盈利或亏损”需要哪些信息?构成该企业利润或损失分析的一般项目应有哪些?小王应该多长时刻进行一次如此的分析?
案例4
1、康乐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为50,000,000
元。

股东代表大会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1)决定提取10%的税后利润作为法定盈余公积金,8%的税后利润作为任意盈余公积金。

(2)从1993年度的税后利润50,000,000元中提取8%的法定公益金。

(3)决定每10股一般股派发0.30元的现金股利,共计12,000,000元,另每10股一般股送2股红股,共计10,000,000元。

至1994年6月30日,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中的2,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