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学原理项目化教学教案学习情境一

会计学原理项目化教学教案学习情境一

会计学原理项目化教学教案
适用课程:《初级会计学》、《会计基础与应用》、《会计学原理》学习情境一认识企业经营业务和会计
任务一认识企业经营业务
[案例引入]: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乐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

而韦陀铁面无私,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一、企业的分类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1.按出资方式不同分类
(1)个人独资企业—私人小超市、木工厂、食品加工厂
(2)合伙企业—两个人合伙办的小厂,承担连带无限责任
(3)公司制企业—XX公司和股份XX
2.按经营活动不同分类
(1)工业企业
(2)商品流通企业
(3)服务型企业
二、不同企业的经营业务
1工业企业:
筹集资金——购置没备、购进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形成财务成果并分配
2商品流通企业:
筹集资金——购进商品——销售商品——形成财务成果并分配
3服务型企业:
筹集资金——购进设备等——提供劳务——形成财务成果并分配
思考:
1、不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组织有哪些?
2、为什么工企业经营业务最为全面和复杂?
任务二认识会计
【导入新课】
上课前作一个调查,在坐的有没有做过生意的?有没有买过东西的?大家来读书,父母给的钱要不要做计划用?有没有“月光族”?班里要搞活动开晚会,去买东西花了多少钱要不要记录?怎样记录呢?
会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什么是会计呢?在接触会计前看过魔鬼词典对会计的解释:会计就是整天算计老板的钱又被老板算计的人。

学了会计之后才对会计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有人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说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就是会计;有人说会计是一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

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哪些?
一.会计的起源与发展
(1)会计的产生。

远古时期,人们通常将“结绳记事、刻木计数”作为会计的萌芽。

此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过程简单,它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2)会计的发展。

①古代会计。

主要表现为官厅会计,会计从业人员多为各级官厅、衙门服务
②近代会计
又称企业会计,标志是14、15世纪复式记账体系的形成。

③现代会计
又称预测会计、决策会计。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会计分成两个领域,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又出现了电算化会计。

我国会计的发展较为缓慢,1992年的会计改革,力求与国际会计接轨,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改革目前还在进行,与时俱进,力求与国际会计趋同。

因此,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第二,会计的发展以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为条件;第三,社会生产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二、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概述: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对经济活动具有促进、控制、考核和指导作用
三、会计的职能(会计任务):
(1)核算。

1+1等于几?
(2)监督。

(3)参与经济决策。

四、会计的对象与目的
1会计的对象: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

2会计的目的: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五、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算
7编制会计报表
8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
任务三理解会计核算的前提和质量要求及会计计量
[案例引入]东方综合加工厂是一个小型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在2008年底承包给该厂职工X斌经营,X斌在承包期2009年1-6月经营期内,根据经营所得,预交了两个季度的所得税。

由于X斌在经营过程中采取了急功近利的措施,如超强使用设备而不对其进行应有的保养,因此当后任承包者继续经营该企业时,企业发生了较大亏损,亏损额超过了2009年
1-6月净亏损,该企业全年出现净亏损。

按照税法规定,税务部门退回了该企业2009年上半年预交的所得税。

对于这笔退税款,X斌认为税款是自己承包期所交,应归其个人所有,后任承包者认为应归企业所有,发生了较大的争议。

上述退税款,应当归谁所有?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会计服务的单位,为谁核算,核算谁的企业。

会计主体可以是企业,学校、医院、机关团体,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虽然不是法人,但照样是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继续存在并完成现有的各项目标。

3会计分期——将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分割为一定的时期,建立在持续经营上,一般以年为单位
4货币计量——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并假设市值不变,只有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才能计量一切经济活动。

二、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1权责发生制
2借贷记账法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真实可靠性。

内容真实、数字准确、项目完整、资料可靠
2相关性。

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各方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3明晰性。

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选用。

4实质重于形式。

融资租赁的资产形式上不属于本业资产,实质上作为本企业资产入账。

5重要性。

反应重要交易或事项,对重要业务应单独反映。

6谨慎性。

不可高估收益和低估成本,应充分考虑风险损失。

7及时性。

会计业务处理要及时,会计信息传递要及时。

四、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企业买入一辆汽车20万元,则该辆汽车的历史成本或原始价值为20万。

如果该辆汽车可以使用10年,残值为2万元,则三年后折余价值为多少?
200000-20000=180000(元) 180000/10=18000(元) 18000*3=54000(元)
200000-54000=146000(元)这个折余价值146000元就是按照历史成本20万计算的
2重置成本。

重新购买相同设备所花费的金额,就是重置成本。

上例汽车三年后重新买过一辆新车才15万,则重置成本是15万。

XX一栋楼房倒塌后,开发商答应退回购房款,业主不同意,希望赔偿相等面积的楼房,为什么?
3可变现净值
处理一台全新的设备,按售价减去相关费用后所得的金额就是可变现净值
4现值
资金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增值,最终所得金额为终值,现投入的金额为现值。

5公允价值
双方自愿进行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任务四认识会计职业及其管理
[问题引入]小X毕业于某重点大学会计专业,专业知识学得非常扎实,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但由于她当初不想从事会计职业加上要考其他的证书等多种原因,没有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也就没有拿到会计从业XX。

小X在人才市场发现招会计员岗位的企业特别多,于是就去华为公司面试会计员,主考官是华为的财务总监,他对小X的专业知识深感佩服,认为小X是个难得的人才。

请问:小X能否从事会计工作?
一、会计职业
会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一般有三类:企业会计、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行政和事业单位会计)、注册会计师。

二、会计机构与任职资格
1会计从业XX书。

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需职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XX书。

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

会计XX书由财政部制定,由人事部和财政厅颁发和管理。

2、会计专业职务考试制度
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四种。

3会计机构与总会计师制
我国长期以来财务与会计不分设机构,只在会计机构中做适当的内部分工。

会计机构一般分设会计主管、出纳、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投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内部审计、综合分析等岗位。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1、敬业爱岗
2、熟悉法规
3、依法办事
4、客观公正
5、搞好服务
6、保守秘密
四、会计法规体系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法规体系构成:
1会计法;2企业会计准则;3企业会计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