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合作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这是一种切实可行而又效果明显的学前教育手段。
对家园合作方式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其内涵;通过分析当前进行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家园合作的途径和策略,以此丰富其实施内容和应用内涵,为有意进行家园合作的幼儿园提供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
关键词:家园合作问题对策
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既是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本论文将具体探讨一下家园工作中的一些的问题和策略。
一、现今家园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和家长态度消极
家园合作中,家长和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双方对各自分工责任的认识比较模糊。
不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家长幼儿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上,“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教师管”。
(二)教师和家长交流地位不平等
平等是合作的基础,缺乏了平等,教师和家长间就不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家园合作就失去了实施的基础。
例如:有些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仅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
而家长也盲目的把教师当做了权威,对自己的想法缺乏信心,不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意见;另一种表现是家长的地位高于教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定位于家长的服务者,处处避免与家长发生冲突,与家长的交流则成了“工作汇报”。
以上两种不平等倾向的出现,导致家园合作趋于表面化、形式化。
(三)幼儿缺位
家园合作的初衷是为了幼儿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而现今所出现的家园活动,则往往将幼儿排除在场,家长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待孩子的教育,完全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家园合作单纯的成为了教师和家长间的交流,没有了幼儿的参与,家园活动的成功与否完全凭借着教师和家长的主观判断,这样的判断就脱离了实际,而家园合作所能取得的成效就值得榷了。
二、进行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探索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中的施教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家长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实践还表明,现在有不少幼儿家长不仅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阅历,而且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信任、共同提高,这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基础。
(一)加强教师和家长的家园合作意识
由于传统幼儿教育理念的束缚,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对家园合作这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都有一定的排斥,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更好的开展家园合作的各种活动,调动幼儿园和家长的积极性就显的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在开展家园合作之前,必需先对教师和家长进行理论培训,加深对家园合作的了解,有条件的幼儿园甚至可以组织部分教师和家长到国外优秀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加强教师和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认同,为后续家园合作活动的开展扫清障碍。
(二)成立家长委员会有效利用家长资源
在幼儿园设立家长委员会,邀请不同身份、有一定能力和专长的家长加入到家长委员会,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中来,定期集会,发挥各家长所长,就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进行讨论。
这样,不仅加深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最大可能的避免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同时,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可以使幼儿园获得家长的社会资源的帮助,为幼儿园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助力,而群众对幼儿教育幼儿园的进步又直接促进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幼儿园的发展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步进行,实现幼儿园和家长的双赢。
(三)建立健全的幼儿园与家长沟通机制
家园合作能够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实现幼儿园和家长的沟通互动,只有建立健全的幼儿园和家长沟通机制,家园合作才能按预定的方式实现预定的效果,这也是开展家园合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沟通机制的建立,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1、幼儿园建立家长联系册,通过电话和短信与家长进行联系,及时沟通一定时期内幼儿的成长动态,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情况,为家长制定相对应的家庭教育方式。
2、幼儿园鼓励教师进行家访,通过家访,全面细致的和家长进行交流,不仅使幼儿园的工作得到家长的认同,同时促进教师对家长采取的家庭教育的了解,实现双向互动。
3、建立家长园地,给幼儿家长们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和契机,通过家长间的对比,帮助家长发现自己家庭教育的优点和不足,完善各自的家庭教育方式。
4、利用网络媒介,建立QQ群等交流平台,这也是家长园地的一个补充,借助网络媒介的隐蔽性,使各位家长在交流的过程中摒弃社会地位的差距,畅所欲言,更好的达到交流的目的。
(四)开展教师、家长和幼儿三者参与的互动活动
家园合作要求教师、家长和幼儿三者的共同参与,而家园合作的其他途径比较注重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忽略了作为主体的幼儿的作用,所以,家园合作在进行其他方式的同时也应该安排特定的活动,将教师、家长和幼儿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三者间的互动,可行的活动包括幼儿园和家庭的联谊活动、节假日以幼儿为主的汇报表演及三者共同参与的运动会等方式,通过这些集体活动方式的进行,扭转教师、家长和幼儿三者之间一定程度上的对立关系,增进他们的认同和信任。
总之,“教育是一种通过共同探索而进行的社群活动和文化分享”。
家园合作为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
家长可以分享幼儿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
教师也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得更多有关儿童的有效信息,并从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中获得帮助、成长。
开展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园和教师应真正将家园合作视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并认真思考研究家园合作的方式,努力贯彻《纲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伦信著.《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2]霍力岩.《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刘艳珍.《学前教育原理》,科学出版社,2011年.
[4]刘吉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