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掉话类故障处理指导

掉话类故障处理指导

掉话类故障处理指导
掉话分类定义
在华为Probe侧对于掉话(ERAB Abnormal Release)的定义:UE没有收到Deactivate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消息,但收到RRC Release或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则表示ERAB异常释放。

标口信令
在eNodeB跟踪到的标准接口信令中,如果存在eNodeB发起的释放,即在S1接口上发往CN的S1AP_UE_CONTEXT_REL_REQ消息内携带的原因值不为“User-inactivity (20)”时,则判断为掉话。

掉话预检查方式
异常掉话通常都是由eNB发起的释放,通知MME释放上下文,因此只要查看S1口发送的S1AP_UE_CONTEXT_REL_REQ消息即可,如下图所示。

S1AP_UE_CONTEXT_REL_REQ
点击“标准接口消息类型”按消息类型进行排序,这样所有的S1AP_UE_CONTEXT_REL_REQ 都会排列在一起,如下图所示。

按消息类型排序
依次点击下一条,查看中的原因值,找出最后的原因为非02 80 的原因值。

找到异常掉话消息
根据对应的时间点,打开标准UU口的跟踪,找到对应时间点的RRC_CONN_REL消息,如下图所示。

找到对应的UU口消息
掉话率指标话统公式
在话统侧异常掉话指标的公式定义如下:
Call Drop Rate = L.E-RAB.AbnormRel / (L.E-RAB.AbnormRel + L.E-RAB.NormRel)
等同于:
Call Drop Rate = L.E-RAB.AbnormRel.QCI.N / (L.E-RAB.AbnormRel.QCI.N +
L.E-RAB.NormRel.QCI.N)
其中:
分子上表征异常释放的Counter为L.E-RAB.AbnormRel.QCI.N= L.E-RAB.AbnormRel.QCI.1+L.E-RAB.AbnormRel.QCI.2+
L.E-RAB.AbnormRel.QCI.3+L.E-RAB.AbnormRel.QCI.4+ L.E-RAB.AbnormRel.QCI.5+ L.E-RAB.AbnormRel.QCI.6+ L.E-RAB.AbnormRel.QCI.7+ L.E-RAB.AbnormRel.QCI.8+ L.E-RAB.AbnormRel.QCI.9;
而分母上是正常释放与异常释放的总和,正常释放的Counter为L.E-RAB.NormRel.QCI.N= L.E-RAB.NormRel.QCI.1+L.E-RAB.NormRel.QCI.2+
L.E-RAB.NormRel.QCI.3+L.E-RAB.NormRel.QCI.4+ L.E-RAB.NormRel.QCI.5+ L.E-RAB.NormRel.QCI.6+ L.E-RAB.NormRel.QCI.7+ L.E-RAB.NormRel.QCI.8+ L.E-RAB.NormRel.QCI.9;
常见掉话原因
邻区错/漏配
通常,网络建设初期优化过程掉话占大多数是由于邻区错/漏配导致的。

对于LTE网络内同频邻区,通常采用以下的办法来确认是否为同频邻区漏配:
方法一:如果掉话后UE马上重新接入,且UE重新接入的PCI与UE掉话时的PCI不一致,则可以怀疑是邻区错/漏配问题,可以通过测量控制进一步进行确认(从掉话位置的消息开始往前找,找到最近一条同频测量控制消息,检查该测量控制消息的邻区列表)。

方法二:在网络侧,观察eNodeB在收到UE上报的测量报告后如果没有处理,且同时X2口没有往目标小区发送HANDOVER_REQUEST,则可以怀疑是邻小区漏配。

(该方法只适用于异站切换,同站切换没有X2口交互)。

邻区漏配导致的掉话也包括异频邻区漏配和异系统邻区漏配。

异频邻区漏配的确认方法和同频几乎相同,主要是掉话发生的时候,UE没有测量或者上报异频邻区,而UE掉话后重新驻留到异频邻区上。

异系统邻区漏配表现为UE在LTE网络掉话,掉话后UE重新选网驻留到异系统网络,且从信号质量来看,异系统网络的质量很好。

定位邻小区错/漏配的方法可通过UE的Scanner功能进行扫频,观察是否有更强的的且不在邻小区列表中的小区。

邻小区错/漏配需要结合工参、电子地图等信息进行优化。

弱覆盖
这里所说的弱覆盖是超出了链路预算获得的最大路损得到的下行及上行的覆盖,由于上下行支持的最大路损不一致,通常在LTE中上行较之于下行先受限,故在这里提到的弱覆盖将分为上行弱覆盖及下行弱覆盖。

按照当前V100R005C00及以后版本的商用网典型配置来看,下行PDSCH导频配置的是15.2dBm(2T2R配置),上行UE最大发射功率为23dBm。

在链路预算过程中链路预算的结果和场景、链路预算的边缘吞吐率、接收机灵敏度等的配置强相关。

弱覆盖问题需要结合实际路测情况及工参进行调整优化。

切换导致的掉话
在LTE系统中,在时间轴上,可将切换分为如下3类:过早切换、过晚切换及乒乓切换。

由于重建的引入,通常过早切换能重建回原小区,故不会引发掉话,而过晚切换及乒乓切换易导致掉话。

从信号变化趋势上来看,过晚切换主要有以下现象:
拐角效应:源小区RSPR/SINR陡降,目标小区RSRP/SINR陡升(即突然出现在邻小区列表中就是很高的值);
针尖效应:源小区RSPR/SINR快速下降后一段时间后上升,目标小区出现短时间的陡升后立即陡降。

因为切换过晚时容易发生目标小区没有UE的上下文,由于eRAN2.2SPC230之前的版本尚未实现无上下文的重建,故易造成重建失败,最终导致掉话。

之后的版本在多数场景下可以无上下文重建成功,如果该现象仍有发生,需要具体问题再具体分析。

从信令流程上看,一般在掉话前UE上报了邻区的A3测量报告,eNodeB也收到了测量报告,并下发了切换命令,但是UE侧收不到,此时如果目标小区能有UE的上下文且能重建成功,可以不掉话。

乒乓切换在信号变化趋势上有如下表现:
1)主服务小区变化快:2个或者多个小区交替成为主服务小区,主服务小区具有较好的RSRP 和SINR且每个小区成为主导小区的时间很短;
2)无最优小区:存在多个小区,RSRP正常而且相互之间差别不大,每个小区的SINR都很差。

从信令流程上看,一般可以看到UE刚刚完成一次切换后就有新的测量报告上报并发起另一次切换,由于切换后还有较多的重配置消息下发(CQI上报模式、sounding等),在乒乓区域易导致这些命令超时失败引起掉话。

解决切换过晚导致的掉话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天线位置,修改切换参数或者配置CIO使目标小区能够提前发生切换;解决乒乓切换带来的掉话问题,主要通过调整天线位置改善RF,使得该区域能有一个稳定的最优小区。

对于异频切换和异系统切换,在切换前需要通过启动GAP来进行异频或者异系统频点的测量,故需要对A2参数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及时的起GAP测量,从而避免起GAP过晚导致的终端来不及测量目标侧小区的信号导致掉话,并合理的配置目标小区的门限。

干扰引起的掉话
通常干扰分为上行干扰及下行干扰,系统内干扰及外来干扰。

不论哪种类型的干扰都会导致掉话。

通常,对于下行,当服务小区的RSRP高于-90,但是SINR低于-6,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下行干扰的问题(当邻小区错/漏配或切换不及时的时候,也可能出现服务小区RSRP信号很好,但SINR很差的情况);下行的干扰通常是指导频污染,指覆盖地区存在3个以上的小区满足切换条件,由于信号的波动常常出现频繁小区重选或者乒乓切换,可能会导致掉话。

通常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上下行是平衡的,而当下行存在干扰时,会体现在下行受限,上行不受限;而存在上行干扰时,则是上行受限但下行不受限。

流程交互失败
一些需要信令交互的流程,如CQI上报周期、MIMO模式、SRS、ANR流程等,这些流程往往常常会由于无线环境的原因,eNodeB与终端侧兼容方面的原因或者UE本身的问题导致流程失败,最后导致掉话。

这类问题需要针对特定的流程进行分析,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没有一般性的处理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