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测试流程

产品测试流程

拟制:审核:日期:批准:审核:日期:1 目的本流程旨在有效地规范产品测试过程,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文档管理质量,明确测试工作各阶段的任务、步骤、关键评审点和与开发流程的关系及接口,充分体现开发与测试的并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保证测试过程的规范性和继承性,快速、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更好地为产品开发服务。

2 范围本流程适用于研发系统研究、开发的所有产品,包括单板和产品新版本的开发、产品软/硬件系统升级。

开发单板、产品新版本或产品软/硬件系统升级时,根据版本开发的复杂程度和涉及的方面,在制定测试计划时对本程序规定的测试步骤进行选用。

3 流程提要3.1 测试组根据产品规格与总体技术方案拟制系统测试计划,准备和协调测试资源,安排测试进度,明确测试内容和要求,出具《系统测试计划》,作为软/硬件测试的基础。

3.2 测试组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硬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总体方案》、《硬件总体设计方案》拟制软、硬件测试计划。

评审通过后,开始进行系统测试设计,即对《系统测试计划》补充具体、可行的系统测试用例库。

3.3 测试组根据《软件详细设计》的内容和《软件测试计划》的要求,开始软件测试工具的准备、软件单元测试和软件集成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测试报告;根据《单板总体设计》的内容和《硬件测试计划》的要求,开始硬件测试工具的开发及单板软/硬件测试、单板综合测试和硬件集成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报告。

3.4 软、硬件集成测试完成后,测试组根据系统测试设计后的《系统测试计划(详细)》进行系统测试测试,完成后提交相应的《系统测试报告》。

在系统测试过程中,当全部性能指标、主要功能的测试,以及部分兼容性、可靠性的测试完成后,会有产品工程室组织进行内部鉴定,出具《内部鉴定结论报告》,随后由产品研发与行销管理委员会组织,依据《内部鉴定结论报告》和其它相关文件,对产品进行试产决策评审。

试产决策评审通过后,系统测试继续进行。

3.5 当系统测试全部结束后,由产品工程师再次组织进行内部鉴定,出具《内部鉴定详细报告》,并对试产准备阶段产生的各类文档进行评审后,决定是否启动试产加工。

3.6 对试产加工出来的产品同时开始环境实验、EMC测试和一致性测试,提交相应的报告。

3.7 准备量产决策评审所需的资料,与《试产报告》、《开实验局总结报告》一起,进入量产决策评审。

4 输入4.1 《产品规格书》4.2 《总体技术方案书》4.3 《软件需求规格书》4.4 《硬件需求规格说明书》4.5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4.6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4.7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4.8 《单板总体设计方案》4.9 《试产决策评审报告》4.10 《内部鉴定结论报告》4.11 《内部鉴定详细报告》4.12 《开实验局总结报告》4.13 《试产报告》4.14 软件源代码4.15 单板软件源代码4.16 单板原理图4.17 单板PCB图4.18 文档清单4.19 相关技术资料4.20 相关标准协议5 输出5.1 《系统测试计划》5.2 《系统测试报告》5.3 《EMC测试报告》5.4 《环境实验报告》5.5 《一致性测试报告》5.6 《软件测试计划》5.7 《软件代码审查报告》5.8 《单元测试报告》5.9 《软件测试工具使用说明》(可选)5.10 《软件集成测试计划》5.11 《软件集成测试报告》5.12 《硬件测试计划》5.13 《单板软件测试计划》5.14 《单板硬件测试计划》5.15 《单板硬件设计审查报告》5.16 《单板软件代码审查报告》5.17 《硬件测试工具使用说明》(可选)5.18 《单板综合测试计划》5.19 《单板测试报告》5.20 《硬件集成测试报告》6 职责6.1 测试组(软/硬件)6.1.1 负责拟制系统测试计划,准备和协调测试资源,安排测试进度,明确测试内容和要求;6.1.2 根据软、硬件规格说明书和总体方案的要求拟制软、硬件测试计划,开展软件代码审查、软件单元测试、软件集成测试、单板软/硬件测试、单板综合测试和硬件集成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报告;6.1.3 负责软、硬件测试工具的开发和调试;6.1.4 负责系统测试、环境实验、一致性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报告;6.1.5 负责试生产准备工作;6.1.6 参与实验局的开局工作;6.1.7 是独立于开发的职责明确的小组,客观、准确、及时地提交各类详细的测试报告,作为IRB评审时的参考。

6.2 软件项目组6.2.1 与测试人员一起进行单元测试设计;6.2.2 配合测试人员进行软件单元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报告。

6.3 总体组协助PDT对各评审点进行评审。

7 技能要求7.1 熟悉本流程文件及相应的规范和文档模板;7.2 熟悉与测试流程接口的流程文件;7.3 掌握测试原理、方法和所需的技能,了解各种标准;7.4 熟悉所测产品的组网方式、系统功能、性能指标和相应标准。

8 流程图8.1 产品测试流程。

8.2 软件测试流程9 流程说明9.1 产品测试流程01 产品规格书02 总体技术方案书03 制定系统测试计划测试组/总体组在软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硬件需求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完成后,开始拟制系统测试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测试人员、环境、设备、仪器的需求和安排,测试进度的安排,测试内容和要求的明确,测试内容的大致划分等。

具体要完成的工作内容由测试计划文档模板限定,在此阶段可以不包括详细的系统测试用例集。

04 系统测试计划(粗略)内容包括测试人员、环境、设备、仪器的需求和安排,测试进度的安排,测试内容和要求的明确,测试内容的大致划分等,但不包括详细的系统测试用例集。

05A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05B 硬件需求规格说明书06A 软件总体方案06B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07A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组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软件总体方案》,依照《系统测试计划》开始软件测试过程,具体执行依照《软件测试流程》。

07B 硬件测试硬件测试组根据《硬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硬件总体设计方案》,依照《系统测试计划》开始硬件测试过程,具体执行依照《硬件测试流程》。

07C 系统测试设计PDT/测试组测试组对《系统测试计划(粗略)》进行测试设计,补充系统测试的测试用例集,形成详细的、可操作的《系统测试计划(详细)》。

08 系统测试计划(详细)09 评审总体组由总体组组织PDT和相关专家对《系统测试计划(详细)》进行评审,确保系统测试计划在正确性、覆盖率、全面性、可行性及详细程度等方面的质量。

如果评审不通过,按照《系统测试计划评审表》的要求,由测试组进行修改;如果通过,作为系统测试的依据。

10 系统测试测试组测试组根据系统测试设计后的《系统测试计划(详细)》进行全面的系统级软/硬件性能、功能测试。

其内容包括功能、性能指标、兼容性(含互连性)、EMC测试和环境实验等,是系统功能、性能、可靠性(含满负荷)、容错能力的全面测试。

测试完成后提交相应的《系统测试报告》。

在系统测试过程中,当全部性能指标、主要功能的测试,以及部分兼容性、可靠性的测试完成后,会有产品工程室组织进行内部鉴定,出具《内部鉴定结论报告》,随后由产品研发与行销管理委员会组织,依据《内部鉴定结论报告》和其它相关文件,对产品进行试产决策评审。

试产决策评审通过后,系统测试继续进行,直到结束。

系统测试环境与开发环境相对独立。

11 内部鉴定结论报告内部鉴定由产品工程室组织,在系统测试过程当中进行,目的是确保产品的全部性能指标和主要功能符合《产品规格书》的要求,出具阶段性的《内部鉴定结论报告》,为试产决策提供依据,也是系统测试是否继续的依据。

具体执行依照《内部鉴定流程》。

12 试产决策评审报告在内部鉴定之后进行试产决策评审,如果评审通过,才继续后面的测试工作,如果不通过,根据评审决议,转回开发阶段修改、重新提交评审或者中止开发、归档后结束。

13 系统测试报告由软硬件测试组分别出具系统测试报告14 评审总体组由总体组组织PDT和相关专家对《系统测试报告》进行评审,确认系统测试按照《系统测试计划》的要求已经全面结束,测试结果、产品质量、稳定性符合标准、规格的要求。

如果评审不通过,按照《系统测试报告评审表》的要求,由测试组补做测试;评审通过则进入内部鉴定流程。

15 内部鉴定详细报告作为决定是否启动试生产加工的依据之一,由产品工程室组织鉴定。

16 等待试生产加工结果PDT后续的测试工作都是在试生产加工出来的样机上进行,因此试生产加工结果是后续测试工作的输入和条件。

17A 环境实验测试组由测试组对试生产加工出来的样机进行高低温、老化、振动等环境实验和可靠性测试,确认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及可靠性,并提交《环境实验报告》。

17B 一致性测试测试组针对小批量试生产的所有样机进行系统功能、性能指标的全面的测试,确保生产加工后在各项具体指标上的一致性,为批量生产加工提供保证,同时提交《一致性测试报告》。

17C EMC测试测试组由测试组对试生产加工出来的样机进行EMC测试,提交《EMC测试报告》。

18A 环境实验报告18B 一致性测试报告18C EMC测试报告19A 开实验局总结报告由《实验局流程》输出,作为是否量产的依据。

19B 试产报告由中试试制中心提供,作为是否量产的依据。

20 评审总体组由总体组组织,依据18A、18B、18C、19A、19B的报告,对试生产阶段的测试结果进行评审,如果不通过,则根据评审意见补测。

21 准备量产与决策评审资料测试组按量产决策评审点的要求提供测试总结报告等所需要的决策评审参考资料。

9.2 软件测试流程01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02 软件概要设计03 制定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组测试组根据总体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软件总体方案制定软件测试计划,以及检查软件规格说明书的无二义性、一致性和可测性。

软件测试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需测项目、需测功能列表;测试方法;测试应该达到的标准,测试通过的准则,测试暂停和恢复的条件;根据测试工作量,给出测试资源需求:设备、环境、人员需求,测试的进度安排。

同时,要给出测试工具的初步需求,如果需要自行开发测试工具,要给出测试工具的开发计划。

该计划是后续各具体软件测试工作的指导和依据,无测试用例集部分,所以也没有相应的测试报告。

04 软件测试计划05 评审总体组总体组组织PDT和相关专家对《软件测试计划》进行评审,主要评审内容包括:测试计划中人员、环境规划、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测试内容是否完备,测试标准是否正确,以及测试工具开发计划。

如评审未通过需对测试计划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06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软件开发流程的输出,作为软件具体测试的参考。

07 单元测试设计软件项目组/软件测试组软件组和测试组成员依据相应的详细设计进行单元测试方案的设计,用以指导具体的软件编程和单元测试,提交《单元测试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