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解说词
例:《庐山散记》从石拱桥过渡到“白鹿纲书院”时的解说 词
“像陈氏三兄弟这样的能工巧匠,大概没有进过哪个高等学 府的门,尽管在离这座石拱桥不远的地方,当时就有一所高 等学府——„白鹿纲书院’。”
第三节
1.新闻式
解说词的形式风格
电视专题新闻、电视新闻评论和具有较强新闻 性的专题片等,他们的解说词写作大多采取新闻式 风格。 与其他类解说词相比,丰富的信息量是新闻式 解说词的一大特点。这类解说词在描述、评论新闻 人物、新闻事件时,应力求准确、中肯。在语言上 必须有时代感,贴近时代。
4.表现细节
解说可以对画面信息给予逻辑重点的强调突出, 将画面中未曾强调、观众未曾留心的细节放大。 例:《半个世纪的爱》 “那油倒得也极为节省‛、‚挂在屋内彼此感到对 方行动的小风铃‛、‚助听器上一根细细的线,连 着两颗老人的心‛、走路时习惯于‚一前一后,不 远不近地拉开几步……”
5.调动想象和联想
解说词可以克服画面语言对思维不利的一面, 通过对画面审视,以画面为基础,可以广泛而自由 地联想和想象,从而拓展画面时空与画面信息。 例:《话说运河》序集《一撇一捺》
“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勘,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 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最 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
三、文学性
电视解说词虽然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需要 文学性,文学性可以使解说词更形象、生动。 1.多种比喻手法
2.对比
3.排比、反复
4.反问
四、幽默感
幽默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是一个人的宝贵财富。 当解说词中恰当地运用幽默时,可以增加无穷情趣, 使观众在欢愉中观看节目。
梦幻漓江
(同期声 教室 学生上课)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 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 入神。” (解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国南方最自然 也最富於灵性的一片山水,因为这 名句永恒地留驻在人们的心中。桂 林有两江四湖之胜景,而漓江则是 桂林山水的精华,这一丛发端於桂 林东北兴安县猫儿山一条小溪的大 河,流经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 全长437公里,其中桂林至阳朔的84 公里一段仿若青绸绿带,盘绕在万 点峰峦之间,山水相映,俨然是一 幅百宝画卷。这段漓江山水是广西 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主打项目。 我们乘筏而入。首先跳入镜头的是 漓江上鸬鹚捕鱼的生动景象,鸬鹚 在北方又叫鱼鹰,是捕鱼人的助手。
7.升华画面,深化主题
画面以形象、生动见长,可以充分给观众展示 一个个具体、逼真的影像、事件过程。解说词凭借 文字语言高度的抽象、概括、归纳能力,能够深入 到事物背后,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一部专题片主 题的深化,一个画面内涵的挖掘、升华,显然必须 由解说词来完成。
例:《藏被人家》结束时的画面是:晨光中的草原, 万物生机勃勃,远山、逆光中的草原,措达微笑着 走出帐篷,去草原牧羊,于此相对应的解说词是: ‚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一天同过去的每一天都 一样。对措达来说,昨天的太阳,今天的太阳,明 天的太阳都一模一样,牧人的生活,就像他们手中 的纺锤一样,往复循环,循环往复,永远是那样和 谐,那样宁静,那样淡远和安宁。‛
例:为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英雄名叫普罗米修斯,他冒着 被锁高加索山千年,被鹰啄食心脏的危险,反抗残暴的宙斯, 为人间盗取火种与光明。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巨人名叫夸父,他不怕路远山遥, 不怕饥渴,始终不渝地去追赶太阳。
六十多年前,有一群人,形成两万五千里,克服千难万 险,用青春和热血,在中华大地上,编制了一条正义与真理 的红色飘带。”
视觉画面语言有自己不可克服的缺陷。
视觉画面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生动、 形象、感性、直接,但正是这些优点也成为它的桎 梏。
视觉画面语言具有多义性,同时也体现为意义 的模糊性。同一画面,经不同组接,其含义截然不 同。 电视专题节目中,解说词承担着画面局限不能 完成的职责。
第二节
1.补充画面背景
3.整合画面
画面的一系列组合,如果没有解说词的整合, 使画面有较明确的指示关系,则可能使画面处于无 序状态。
例:《迎接挑战》
画面:飞快的脚步、急匆匆的赶路人、快节奏的工 业画面,各种钟表、交通口号牌、被阻塞的长长地 车队、懒散的人。
解说词:
年轻的朋友,你可曾直到世界上最平凡而又珍贵、最
容易被人忽视又最令人追悔的是什么?这就是时间,是构成 你生命的分分秒秒。当今世界高速度高节奏已成为现代化的 标志。新旧更替,斗转星移,时间观念在迅速变化。但是并 非所有人都意识到时间计量单位的变化。多么令人遗憾, ‚一慢二看三通过‛竟成了某些人时间观的绝妙写照。商品 有价,时间无价。慢吞吞的节奏断送了多少年华,视虚度为 沉稳,无异于漫步在生命的沉船上。
解说词写作首要的是将自己水乳交融地融汇在 作品整体中,总体构想,与电视诸语言元素相辅相 成。解说词总体构思是解说词创作的原则。至于布 局,由于解说词自身难以独存,它的断断续续与片 段性质,离开电视画面等其他语言来谈结构、布局 是没有意义的,与构思一样,布局也必然是整体的。
二、开头与结尾
解说词的开头与结尾和画面的开篇与终止一样 重要,在电视片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开头是脸面, 犹如人见面的第一印象,决定着观众是否继续把节 目看下去,起着商品广告的作用。比较优秀的电视 专题片一般都注重开头解说词的写作。
第四章 解说词
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是电影、电 视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因素。对电视 专题节目而言,除了同期声外,听觉 语言主要表现为解说词,解说词是专 题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画面语言的局限
由于电视的传播特性,视觉画面语言是电视最 基本的语言要素。但是,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有声 电影中就代替了无声电影,世界存在的另一半—— 有声语言必然要在表达完整世界的影视作品中占有 自己本应享有的位置。
结尾应该让观众要么感到完满地结束, 要么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 结尾要自然,是全片水到渠成的结果,不能 人为地、任意地栽上一个“尾巴”,所谓 “狗尾续貂”,即使前面再好,也可能因此 而功亏一篑。
三、注重细节描写
电视专题节目可以无情节,但必须有细节。细 节可以通过画面语言、听觉语言、视听符合语言来 表现。解说词是表达细节非常重要的手段,有画面 语言难以企及的作用。诸如过去时空、未来时空中 的细节,只能靠解说词传达。
第五节 解说词语言特色
一、时代感与生活化
任何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电视专题节目以现 实生活中真人真事为直接内容,反映时代生活,其 解说词语言应该富有时代气息。同时,电视作为最 有影响的大众媒介,解说词语言必须大众化、生活 化,明白晓畅。
二、简洁
凝练
任何文字语言作品都要求简洁、精炼,由于受 时间的严格限制,电视解说词必须在有限的字数内 传达较多的信息量,使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做 到“一字千金”、“一叶知秋”。
(同期声 记者采访渔民) 你好!今天打到鱼没有?今天有没有捉到鱼?没有啊,捉到几条小鱼吗?啊, 大鱼在这啊。 拿出来给我看看行不行?拿出来看看有多大?为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为保 护漓江环境 这种捕鱼的方式已经被禁止了,但是历史上这是漓江人的基本生存 方式。 (同期声 学者 ) 说到漓江捕鱼的话,一般都是渔民再搭上这个鸬鹚,但是现在漓江的话, 它实行环保以后,应该说是不给捕鱼的,这个捕鱼的话,估计是有某种意义上的 偷猎行为,如果是被那个鱼政部门看到的话,它不允许的。漓江它的水比较清, 我想大概它应该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桂林人对这个漓江我觉得它有种理念, 就是使漓江水要活,这个活水的话总比死水要清,这是基本道理。为什么这样说 呢?漓江的话,在它的这个上游,它有一条灵渠,这个灵渠的话是把这个珠江水 系和长江水系连起来,如果它没有这条灵渠的话,两大水系连不起来的话,它不 可能活,这个活的话,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也是大家非常认可的。秦始皇在中国 历史上的贡献,北修了长城,南修了灵渠,这是大历史学家郭沫若说的,这是一 个活。另外一个活呢就在桂林市内,市内非常重视这个水。市内的话,按桂林市 地貌说的话,桂林市的东面有漓江,西面有桃花江,东西两条河,它是通行的它 不合拢。但是桂林的人看来他是有意识的把东西两条河他要连起来,南宋诗人写 的桂林的时候就是桂林是一水抱城流,也就是说桂林的水,它是连通起来的。
解说词的作用
专题节目画面受时空局限,不能表现过去与 未来时空,因此,对事件的发生事件、地点、来 龙去脉、前因后果的交代,对人物背景知识介绍, 就有待于解说词来完成。
例:《朝阳与夕阳的对话》有一段这样的解说:
这就是雷蕾,1952年出生,属龙的雷蕾,一个在同 龄人中写出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便衣警察》主 题歌和音乐的雷蕾。年纪稍大一些的人也许还记得,8 岁时的雷蕾曾在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中扮演过小达 吉。如今,这已经是一个做了妻子和母亲的雷蕾,一个 经过高等学府教育之后,踏着音乐的阶梯,已经完全懂 得坚定地漫步人生的雷蕾。
8.揭示哲理
哲理在专题节目中出现,并不一定都是全片主 题。生活处处皆有哲理,哲理蕴藏在客观事物之中, 它的“点化”也必须依靠解说词。
例:《望长城》第三集‚这是一段悄然隐去的长城, 这是一段久违了的长城。悄然之中,我看见万里长 城没入水中,没入时间的水中,没入和平的春水之 中。‛
9.衔接与转场
画面和内容的衔接、转场的方法较多,解说词是其中很 重要的一种。如果前期拍摄中没有考虑到或者漏掉了画面的 自然过渡,解说词更是不可少的连结手段。
四、叙述角度
解说词叙述角度的差异,其传达的信息、给观众的 影响也会不一样。 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是最常见的一种。除了多方面、 全方位叙述的优点,第三人称角度还给人以客观的 印象,作者超越于被介绍对象之外。 多种人称交替出现也是很好的一种叙述方式,这种 方式灵活多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能客观介绍, 又能畅舒主观情感,兼有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的共 同优点。
6.抒情
解说词抒情重要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必 须真实、自然,否则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例:《话说长江》第25回‚走向大海‛